-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7-2-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800896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7-6-24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ou_客龙 于 2007-6-24 17:16 发表 ***和红楼梦,所以为经典文学作品,因为它们揭示人性的各个层面,正如鲁迅所说---一部红楼梦,道学家看到淫,经学家看到易;才子看到缠绵;革命者看到排满....它在人性上具有普遍性,在读者审美(体验)上,不同的读者又能获得不同(独特)的感受!正如沙氏的戏曲..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品中揭示人性的共性(普遍性)的同时有给观众不同的个性(审美)体验!但是,书法艺术作品,能否象文学,戏剧那样具有同样的社会功能,艺术功能,审美功能???书法能做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吗?还是书法,仅是脱离共性的,属于某个精英阶层的专利?
! M3 l* X. C, m# k
( f8 ?: m: d( S/ D' n, ?, h- l5 K4 U7 @* s5 r
6 `; |; ?) }. S* A! O3 P客龙兄将此问题具体化了。
3 V" R1 N* w8 d! m5 d 7 P- t5 A; J2 R5 t
“创者”与“受者”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不容混淆!8 ]& h* Q% R: u
7 h. K" f t9 I8 [ l“文学”与“艺术”有通连之处,但也有截然不同之处。& o* @3 [9 b9 W9 o9 ^# E2 D8 l
5 b& b) a/ G% X. m6 Y$ N书法作为艺术更有其独特性。
# `' ], ]& y6 L2 z) \1 r0 ^2 L j. n% a0 I6 ^: F
其实“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才是哲学的基础理论命题。
3 u& U/ |+ F9 J$ ]4 A. ?1 z$ O2 z 5 Y( S, Z+ _6 w# `9 F$ ~0 d, o
我曾经讲过“白马非马”、“苹果非果”的道理。' w$ C; t# Y1 z! c; O5 J" d. a
/ E3 {, R3 ? ?; y而以“个性寓于共性之中”的“伪命题”来论事物,其结论永远是“伪”的!+ Z# m2 V# x5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