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红荆藤

与丁剑讨论:当代书法审美主体与审美标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0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与红荆藤论辩:能为大众所认同、能为百姓所接受的是书法的客观标准吗?
! y9 D0 w  x9 q地址
http://www.shufa.org/bbs/viewthread.php?tid=70790&fromuid=4476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0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一向喜欢丁先生的文章,但还是觉得丁先生所赞同的程风子的话有些不妥,因为程先生的话太绝对,难免有误导之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0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以上诸位网友的参与!
, n0 n8 \. E. m5 p3 x7 M
: L: J- N* V! |# H      刚才,我认真地看了每位网友的发言,对我所提的观点有赞同的,亦有反对的。琴岛兄专门开出题目与我论辩:能为大众所认同、能为百姓所接受的,是书法的客观标准吗?这很好。
$ l& v/ d2 Q3 C1 T; @/ G
7 t+ d. V% }3 A0 h; _% {% e# ?       我想,我要和丁剑版主讨论的是这样一个命题:书法审美的主体是谁,是书法精英还是大众,当代中国书法的审美标准是什么,能为大众所接受、所欣赏与不能为大众所接受、所欣赏,哪个是书法发展的方向?* _7 ^7 P& A6 o, K& Q( K- i
' B+ l4 h- z: V6 n& V
       引起思考和讨论的,是“那些你认为的很漂亮、很好看的字恰恰是很差,毫无艺术水平的字,而你认为很难看、很丑的字又恰恰是水平很高的真正的书法……”。这句话听起来挺别扭,但却是当代中国书法界的较普遍话语,有相当大的认同者。但如果我们仔细地推敲这句话,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矛盾和问题。书法精英是书法艺术的创作主体,当然,他们具有对于书法作品欣赏、品评的话语权,但如果把书法的欣赏、品评局限于书法精英,书法精英与大众审美观念不同并且截然相反,那这就无异于把书法作为书法精英自娱的工具,而使中国书法陷入迷途。/ D  Q% j5 ?7 @  g
  I! ]# \/ V1 ~+ z; O
        书法是艺术,但艺术并不神秘。中国传统美学历来强调自然、协调、中和之美。而对于美的理解和欣赏是不分贵贱的。黄山之秀美、泰山之壮美,桂林山水之柔美不因欣赏主体的差异而改变,皇帝老子看着美,平头百姓也是看着美,不能说,那平头百姓看着美的,恰恰不是真风景,而皇帝老子说美的才是真风景。“戏文作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李渔《闲情偶寄》),不能说妇人小儿所能欣赏的戏剧就一定不是真正的艺术,书法亦然。
- q8 V1 d: L# y
' x8 ~, ~. _' A, g, w      实事上,中国书法的所有经典传世作品,其审美评判是不存在书法精英与大众的审美差异的,如果把羲之所书之兰亭拿给妇人小儿看,也一定会得到赞许的,尽管他们不懂得什么笔法、章法、线条这类。但如果在这里套用那位书法精英的话,就一定得出“兰亭序是毫无艺术水平的字”的结论。这说明任何美都是相通的,创作美和欣赏美本是两回事,创作主体和欣赏主体也不是同一的,而且,创作美需要精英,而欣赏美则不需要专业训练。
5 w' m( _! X$ }2 Q0 l: n       ! d! g2 U5 S- w9 t% y3 r
      书法审美主体问题,关乎当代中国书法的前途和方向。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加上世界华人,可能得有十四、五亿。中国书法的创作精英们,如果把创作的方向定位于让华人,甚至非汉语系外国人所能欣赏和接受,那中国书法的前景一定是光明的。但可悲的是,我们的某些书法精英们,他们不懂得要把书法创作给百姓大众看,他们不想用书法为大众生活增美添彩,甚至把大众认为是“很难看,很丑的”作为“真正的书法”,呜呼,不知长此下去,中国书法会走向何方!$ Z9 a! l: C6 F% O7 Q8 ]/ W8 y

9 J) X, T) K9 g" J       关于杨再春书法与王镛书法的说法,不是我“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这两个帖子还在我们的论坛上,不妨再看一看。
6 c: U) x1 [  l) X: ^% o/ `0 \% z' G) Z4 n& \. ]8 M# I
        顺便回琴岛兄,你开列的专题我看了。我觉得,先回到书法审美主体讨论上来,主体弄清了,标准也就出来了。' p0 z1 z8 L) M9 v: y( M

5 A: `+ }6 V! _7 b* B( P[ 本帖最后由 红荆藤 于 2007-6-21 02: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1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草书、篆书,大多数人是认不了的。想要普及这个历来都难。这个是个特殊点。
+ p1 f) n: _* H% m
( D" l; N9 P5 a/ c5 y  v( i, k实用性和艺术性,兰亭序统一的很好。
# w  ~# |2 W" a( d- c) P- _/ e2 j
5 p, T% N8 m4 P8 l! h" A# x因此,我以为书法家想要影响大众的审美观念,实用和艺术性皆备的更容易让人接受,远离实用性的部分还是更多的在内行(书法爱好者、书法鉴赏者、书法创作者、书法收藏者等)之间交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1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uzhi 于 2007-6-20 20:02 发表
6 ]# M! K" [6 [9 V" n- t6 ]虽然我一向喜欢丁先生的文章,但还是觉得丁先生所赞同的程风子的话有些不妥,因为程先生的话太绝对,难免有误导之嫌!!
" i/ \3 l3 J. U8 D3 I3 p
谢谢yuzhi 兄的一贯关注,希望常来指导,记得我上网之初经常看到兄在网上发言。今天又看到,感觉很亲切。$ e& U8 s* |8 Y2 V, l- L
关于程风子先生的话,也许是我表达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程先生说话的场合和对象,就当下一般书法审美的媚俗倾向,程先生这样的说法,我觉得很有启发好和提示的意义。即当面对一件艺术品时,表象的判断不一定很正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1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与红先生的几点商榷.李杜诗如果不是精英的肯定,妇孺皆知到哪去皆知,你认为她们读了,就真懂李杜了吗.红楼梦如你说小学文化就能欣赏和读懂,那红学家们研究终生,岂不很蠢.你说任何艺术都能被大众接受还欣赏.那还曲高和寡什么.我老婆除楷书外一律认为不美,按你说的那个著名诗人,老婆说不好,就别谈艺术了.我岂不是从此别玩书法了.真正的艺术是为表达自身的情感而服务,至于能引起什么人的共鸣,要看这些人有什么样的水准.就象一个书法初学者的作品,却幻想能引起精英的肯定一样可笑.书法审美主体就是精英,标准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将自己融入其中.方向就是坚持自身的原则,提高大众的欣赏水平,并告诉他们怎么来欣赏他.这些本就很简单.你可能还不肯定.程风子的话是针对他老婆欣赏水平太差,而大致说的,你离开他老婆的接受能力,去看这句话,就容易糊涂了.我也常常这样教老婆.书法本就是精英自娱的工具,也从未因此而迷失自己.你对书法再了解深些,就会自动放弃以上的观点了,丁剑他们书读得比我多,告诉了别人观点,对方往往一下还不理解,我只会说大白话,所以不小心常得罪人,刚好今早无事,闲来说了几句,如有失言,红先生多担代,你不必和我一般见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江西心得 的帖子

很高兴能看到江西心得参与讨论!只要围绕主题展开讨论,说深说浅都没有关系的!从心得出现在网上,我就关注了,看得出,君亦性情中人!就丁剑引用程风子的这段话,确实有当时的条件和背景,但如果它成为书界较普遍认可的话语,那就值得商榷了……1 O# z. B! c1 _$ F1 g
2 x2 M5 |8 d& U! E/ w
把书法作为书法精英“自娱”的工具,是我所担心的,但先生却这么肯定,“书法本就是精英自娱的工具”!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所在。5 Y. i& |" V5 Z
) `8 H  Y. ?$ W6 v
即是讨论,也许你能改变我,也许我能改变你,交换思想我们都不会失去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1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红荆藤 于 2007-6-20 23:47 发表 % J5 ^! L( r$ j3 s' H# x
      书法审美的主体是谁,是书法精英还是大众,当代中国书法的审美标准是什么,能为大众所接受、所欣赏与不能为大众所接受、所欣赏,哪个是书法发展的方向?" r. ^7 ^3 P7 ^) \3 m& l
...
( m4 P* ]1 ~. g  r0 R8 h
我 对红兄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书法审美的主体通常的一个独立的个体.你的意思的书法审美的受众主体是谁?这个问题就需要认真来思考一下了 ,不能匆忙说话。为什么呢?
% g5 z+ b( [7 i; T5 n说是大众当然没有错,其实你 所说的 大众显然是指全部的人也包括了精英,
' U  g1 s' Q2 L7 G. w/ L7 V但能接触书法作品的人群实际情况是怎样呢?相对来说多是专业的书法家、爱好者、书法学生、相关艺术工作者,真正的大众介入现在越来越少了,因此可以说是大众参与书法审美的实际大部分仍然是精英,也就是说,你的这句话最准确的表述是:书法审美“权”的主体是大众,但一般大众基本很少用这个权利。. N% \6 P( H3 ~; i
. W' a  T4 g# U& W3 O6 ~( g& N( z
[ 本帖最后由 丁剑 于 2007-6-21 10: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1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中国书法的审美标准是什么?
; k) i4 ~$ \* n' N) M
如果硬要谈标准的话,标准就是在你之前的你认为的经典,就社会层面来说就是以往的经典。
" g' Y6 G( D: P9 N
2 d) K1 ]8 B0 K0 V* A
能为大众所接受、所欣赏与不能为大众所接受、所欣赏,哪个是书法发展的方向?

" w- {6 ?! K$ U# O& C当然是前者,但其实只是大众中一 艺术审美能力和机会的人接受,
0 F! }' [' U9 O( T. _2 A这个问题就好像问,哪一颗原子弹为大众所接受?大众在这方面是 茫然的,大众的判断多是仅从外观上,而军事专家则是从功能适用及针对性上来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9 丁剑 的帖子

我认为书法受众(大众)是多层次的。审美是及其复杂的哲学现象,它受世界观和民族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同时,客观世界之美(包括书法)是相通的。也正因为此,才有我们的书法先哲通过“屋漏痕”、“锥画沙”、“夏云多奇峰”、“担夫争路”、“惊蛇入草”等来发现、发展书法真美,也才有书法精英向民众书法中汲取营养的历史现象。我们的某些“精英”总是怀疑受众的审美水平,片面的认为,只有书法专门家才有资格来品评书法之美,其实,这正是问题的要害。我认为,任何对国学、哲学、建筑、舞蹈、体育、绘画、民间艺术等门类有研究的,都有资格对书法美做出评判。在我看来,当前,就书法审美而言,不是书法“精英”的审美水平高于受众,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适应社会审美需要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