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1862|回复: 70

细节成就风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6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风格,严格的讲是个中性词,本无褒贬之意。但在艺术上因之成名且流传的名作、名家颇多,故人们大多也就以“好”给与定位了。有鲜明的风格不一定是好的作品,但无鲜明的风格就绝对不可能成为最好的作品。所以搞艺术的人就把追求风格独标作为一大目标。- p% j  L0 t7 t) h7 o) S( Z
    古往今来,作品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同样形成作品风格的成因——细节,也是多种多样的。撇开大的风格诸如欧柳颜赵、苏黄米蔡、二王北碑、写经残纸、简牍帛书……不说,就由细节形成的不同风格而言,也是丰富多彩,可圈可点的,仅举几例:( ?2 E( x# B9 D/ c9 ?" b
    工具的细节   1 M8 F6 X* o2 B/ F0 D5 ?1 i
    金农,据考证是用广东一代产的一种扁软笔作书,导致了漆书的问世。  6 A% p) ?, I! h% e
    王鏞,用最便宜的小笔作大字,最大限度的尽笔根之力而风格鲜明。7 O7 p4 s! t) T! l) q( l
    陈天然,则用超长锋软毫作书,线条如千里阵云,宏阔有力。
1 ^4 y+ m1 \/ m1 d$ d% M. Q    齐白石,画虾须时手心扣一茶碗作支点,以求线条的坚挺匀停。   c: C: Y: G/ E3 P
    点画的细节 $ G" s: L0 \( \$ c% _
          康里夔,捺的典型写法,形成其风格的标志。/ X* R' A; g0 B. `, c; T
    舒同,典型笔法是弯钩,捻笔画弧,臂力绞转,强劲有力。
5 y6 j8 o5 x  V. E    张海,其隶书的线条,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张海却集之大成形成风格。
* u5 P2 m# X4 }( ]7 l  r; S    笔法的细节   , y7 |+ w  |$ _; R3 p, ?) c
    林鹏,大角度单方向左擫右拓画弧而形成风格。
+ ~" X% G; ^% o7 J1 P    段成桂,笔法极度内擫,我行我素,专事行书笔意之楷书,独占一枝。& E' i$ [5 |9 c) L5 @2 W. z! B6 s
         刘一闻,线条简捷,不饰提按,以最简单的书写方式形成风格。
: J  O9 ~/ V. q& h    结体的细节5 @8 T, V& F: {4 |% K! K5 x
         吴昌硕,篆书之左低右高,是其标志性书法语言。
6 G, x& j$ Y4 L  N9 x4 O    启功,“一从证的黄金律,顿觉黄牛骨隙宽”,比例的美,几何的美。
) P$ ^, q/ I2 s& W/ D( f! ^    朱关田,倒三角型构字,极度从简,风格强烈。  8 v  x8 S5 ?6 L8 X- q. n
    聂成文,点画不规则的撒播,结体重构,但求篇章之和谐,而不拘小节。
- b, h$ o" Z$ t9 R9 g0 X- X- m& L/ Y    章法的细节   % D) e1 i2 }. P4 a! y. q3 [( E! i6 l3 h
    黄道周,字距极小,行距极大。  
0 k0 `4 f- G6 h) c4 @+ Z+ O$ G" W; S    杨凝式,纵横疏朗,与紧结的字法形成极大的反差。) \% E, ^3 @  ]6 r' ]: Z9 @- V% ]
    郑板桥,乱石铺街,开一书风。
/ i2 b2 k7 U" T6 K3 J1 _    卢辅圣,超大幅度的留白,计白当黑。  n& T$ p1 v% W  L
    墨法的细节
. i' c: l+ A4 C7 }7 H    所谓“浓墨宰相,淡墨探花”刘墉、王文治是也。
9 `" R+ t, h: p% f% t    贯气的细节 % j- u& l8 P8 Y
    林散之,草书贯气发力,线条似钢筋一般。. ?+ t' L- l4 j; R  B) Q9 C( i# t
    慰天池,以气驭笔,霸气十足,专以气胜。5 T+ U) O: L) Z: h! }+ p
    肢体的细节   
5 E* ~; Y5 L* q! j    王铎,行笔中身体左右摆动各20°左右,形成字的极大的俯仰欹侧。
! J$ y9 I  z  E" t    费新我,左笔作书成名家。
# Q% f1 u2 {- `! @1 Z( U8 y4 @         还有:一成不变的书写习惯,加上恒定的艺术观念,形成风格:沈鹏、欧阳中石、林岫(行书)、李刚田(楷书)......1 z9 d3 @6 \- x6 s* u
         还有:先作审美定向,再作定型书体,如于右任之标准草书……7 u' N3 z1 s1 e0 I( k
    还有:各种书体杂揉而形成风格,如郑燮之六分半体……' K( E2 H! N# U& K
    还有:诸如意味上的韵、趣、意、拙、古、秀、清、逸等真正意义上的风格……! R1 a6 u9 x7 c/ w& s6 M- Y
    细节带有定向决定性,不可逆转,否则风格就会改变。试想上述例子中,没有那些细节,或者换作别的细节,还能形成原有的风格吗?所谓兰亭体很难表现愤怒,真卿书无法表达“杨柳岸,晓风残月”也。3 `- W2 F$ i* }
    风格与个人秉性、与审美追求、甚至与时代有着天然的联系。已有的风格,可一不可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或作品才有意义,所以形成经得起考验的鲜明风格又是最难的。因此,具有鲜明原创特色的作品,对于书法的发展才最具有意义。# \: ]* N6 @: I# d) y
    发现、捕捉、创造美的细节,犹如沙里淘金。练笔中美的细节一旦发现,要善于提纯、强化,巧妙融入与之相应的书体中,坚持数年必有所成,即细节的贯穿形成作品主旋律——风格的确定 ' X- F" E/ Z4 G7 s) B& t" J
4 w+ V& R6 S7 i" |" e# J1 c3 b9 {6 |

% p$ A: X2 ]' m' d+ V. q
4 e2 b: a5 ~5 Q- ^( \6 J[ 本帖最后由 先师王禅 于 2008-1-17 22:28 编辑 ]
发表于 2008-1-16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总结 受益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7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细节是毛病

但瑕不掩玉em2 em2 em2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寒巢___寒石 的帖子

同意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7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鲜明的风格不一定是好的作品,
# F# c2 Z1 _: y* S5 }' S% q4 f7 ?' ~$ C- h
名师不一定是良师,还可能是歪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7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7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书见恩仇 于 2008-1-17 08:13 发表
2 r' x- d; U6 n$ r/ N有鲜明的风格不一定是好的作品,1 t- _# _0 V, R! Q5 u
) z0 I( b1 x, ]  Z: S
名师不一定是良师,还可能是歪师。

* T9 M: S# b! @: i4 r4 H) ^; g, \8 ~/ }( O/ Q% M4 N2 O( y
前一点我已说过,后一点我没涉及。谢谢参与讨论。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山巅壶歪 于 2008-1-17 09:33 发表 ! q* v& x$ n( Q8 z& J
em1 em1 em1 em1

, |. v; m& p, fem13 em13 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