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4127|回复: 73

【书法网首发】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改革草案::::::::::征询意见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8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 T& W( d+ q/ o7 J" N5 i5 E0 ]; U8 S% N+ i* ~
         
6 V# u+ |) ]/ V! }" O* b
       
+ n- i! o$ P( D) ?
  【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改革草案/ l+ Y3 O' x: T  b# b
      0 B2 _. D6 X9 f& e  B; c+ L( y
   ::::::::::征询意见稿::::::::::
- w3 ?- }( @5 E& @
                          
9 M' z: F% S/ x7 x9 A% Y  K0 J
               民主科技多元和谐
2 t4 W7 A. G& m  W- c

& A6 B. r8 k# u$ Z
               写在前面
) d6 y& x! j  r# g$ `. ?: _  O( f9 k) \4 G7 ^/ C& y) A
  无可讳言,当代的书法篆刻展览已成为书界的竞技场,也成了书协的核心工作,而让人无奈的是尽管书协对每次展览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其结果却总是不尽人意,展览过后往往是怨声载道,仿佛展览成了众矢之的。因此,展赛的改革已是箭在弦上,刻不容缓了!: {+ U! u( O" y9 U0 F" Z
    批之不如谏之,中书协不妨放下架子,去倾听广大书友的心声,广求良策,然后集众人智慧,推出一个让人放心、信得过的展览......在此我就自己个人所想,站在一个普通书法爱好者的角度草就此文,冒昧求教于中书协领导和广大书友,以期抛砖引玉,如能为今后的展览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价值,则吾幸甚。8 L# [* F! x1 s0 y+ A
  千言万语只缘于一个理由:我们都对书法怀着深深的爱,愿它能更加从容、健康地走向新时代......
  L0 b( @* F% s9 x7 S
: {. u. \( i5 g8 ]               大展宗旨0 k  W; O! P) k/ r  p
5 G2 v: R& E$ ^  Y% ~
          民主     科技     多元     和谐
& |; N/ S8 [( |# t                  
; c0 H& d( B& ~* Q( o' L                征稿篇
" q( A: m& t, C& W8 y* q$ n  R; s, G  o7 q7 |1 W. `
           让现代科技为书法展览开启改革的新篇章# {/ k; @& o6 }& p: J, i" B* y
3 w8 h1 j1 {2 m. l, _
一、投稿方式的改革2 w( c" w9 ~2 f! x; q) ]

: G" l3 r! |8 r8 j! w- T4 J1、初评投稿
9 H/ K! i* u1 a- r  投稿主要采用拍摄作品数码图片上传到网络空间的方法,再统一由主办方洗成12寸照片大小参与评审。
9 s5 D' {& p$ j- ~, a对于边远地区无条件上网的作者,可以自己洗成照片寄来,也可按老方法寄作品来,由主办方拍摄冲洗,不过这初评作品一律不退稿。
: g0 N& t% n3 Y. x! m$ X+ B  O* V. S* P  初评主要考察作者的书法基本功,作品尺寸限四尺内,字数不得超过二百字(使照片字迹清晰便于评审),无需落款钤印,初评每幅作品收取50元评审费,发现不合规范作品及时通知作者重发。! Z' |" ]: K% f9 G

% ^9 s+ n! w2 T/ o" `; |2、复评投稿
1 Y' [/ Z0 B- L3 \7 C9 k% \  初评过关作者应占投稿总数的六分之一左右,如投稿3万件,剔除重复投稿的作者后,约5000名作者进入复评。
( B$ J3 a/ H  K3 z- B  然后再让初评过关作者邮寄书法新作一件参与复评,不再收取评审费,所有未入选作品一律退稿。如因主办方原因造成作品丢失者,赔偿作品损失费500元。
3 W9 ^' c* w0 q. m* s9 ~
2 G# f4 d" x6 A% j- I# w释疑
6 N; S0 _* A. _' }& W
* `$ g9 c- H; ]" e) q  用照片代替作品进行初评的好处有以下四点:
, z8 \2 ]/ r/ k+ B  1、彻底解决困扰多年的退稿难问题,复评落选的作品最后仅3000件,一人一件很清楚,退稿很方便。. d% j4 Q9 e. [# j$ p
  2用照片代替作品大大减轻了评审的工作量和体力消耗,工作效率提高数倍,使评委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到作品的质量,把好评审的质量关。7 U& n, u" b' j% [. N# W
  3、投稿分两次进行,可以引导一大批功夫尚不过关的作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书法基本功的锤炼和提高上,而不用在作品之外费尽心机捣鼓不停。精心准备几个月的作品在初评时被一秒钟枪毙很不值,应待初评过关有一定实力后也不迟。
  y- ~% G5 a2 G5 Z1 B) i/ y  4、使投稿更为方便、快捷,充分享受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 x! \5 ]" e) S) r+ o  当然,用照片代替原作的做法也有其弊端,首先看照片和原作毕竟有较大的差距,有的作品拍后效果好了,而有的作品效果差了,误差难免;另外既是投数码图片,不可避免有人会利用电脑处理图片,使作品增色,会有做、修的成分。不过初评关键是保证有水平有实力的作者不落马,好在过关数量较多,5000的名额加上科学的评审程序,可以确保高手不落马,综合来看,这些弊端也就成不了大问题,基本可以忽略不计。6 y2 K1 p! A4 n6 |. N+ [: A5 _
% B& d# f% Q  Y7 V* ^
二、 让短信施展温情的魔力
. j& p/ `+ o5 ~+ u. J2 J

8 ]3 r6 s5 B9 |$ Z7 {' J# H' Y  “亲爱的书法同道,感谢你对本次大展的支持,你的书法作品和汇款均已收到,我们将于十月一日对作品进行初评,本次评审将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邀请信得过的书家为你评审,愿你一路过关斩将,直至取得最后成功。如有问题请及时来电或发短信和在论坛留言,我们将随时为你作答,同时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和举报,举报电话。。。。。。再次感谢你的投稿!让我们为打造民主、科技、多元、和谐的权威书法大展而共同努力!”. `" L' m3 @/ C: C) `
  “恭喜你,你的书法作品经过专家鉴定,颇具功力,现已初评过关,请你在。月。日前邮寄你的书法精品一件参与最后评审,复评、终评和评奖将于。月。日进行,欢迎你莅临观察监督,在此预祝你取得最后成功,收到短信后请回复。。。。。”- q7 K3 M% @3 n. u; @6 _
    还有。。。。。。( g) S% p" ?# k( Q" h7 ?  e! D
: e: G/ u: p7 E: Z% X$ v6 \
释疑
1 y1 |/ B  c) P2 r- E  
& Y& s* |8 O) Z3 v2 K  乍一接到这些短信你一定会又惊又喜吧!# t2 m* q# K6 v. c6 a* i
  其实用短信群发,给每位投稿者都发一个的短信,是不难做到的,如能在投稿后收到如此温馨的短信,即使作品入不了展,也感觉心里暖!此举一旦实施,全国书友的牢骚最起码减少50%,如此廉价高效的感情投资不做才是傻瓜!: K4 _; ~8 W0 P3 E
纵观以前的所有大展,几乎都是一寄出作品就什么都听天由命了,不知道作品有没有被收到、不知道作品有没有拿到评委前面过眼,不知道你迟了一天交的作品有没有被扔掉,不知道作品什么时候开始评、不知道大作有无过了初评关。。。打电话基本是不通或通了没人接或接了得不到丁点消息的。即使你交了退稿费也永远不说什么时候退,你在家痴痴地等吧,等。等。等。一月、二月、三月、四月。。。还得等。。。在二十一世纪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发生这事真是匪夷所思,我猜不出问题出在哪。
( `) V/ K' Y' O3 Z1 u  “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在中国已经流行几十年了,连弱智的人也理解其真实含义,投稿者在此不就是顾客吗,遭此冷遇怎不令人心寒!
1 n9 p* U4 _% n! `/ N+ D" t4 L9 i4 l/ R4 J" }- u' m
              
+ Q+ a8 h$ r. q& k+ o7 I3 i                评审篇9 `! F# K: U9 N6 P5 A1 R, ]& \
4 ]% T) K. x* U
         优化评审班子构成,导入合理的评分制度& y$ f  x5 R  z' e; y
4 B6 H; |" Q/ S0 L
一、评委库的建立和构成  ) }3 K7 o# w5 S2 F# L$ P
  评委库应由以下四类人构成:
( p$ I& a5 E+ f8 ~   1、已封刀的国展获奖专业户和一批有思想、有成就的青年书家。
/ i5 J0 [' m# H9 h9 S   2、书界公认的实力派书家、院校教授。
$ O* l. H# P8 Q5 n' c+ g   3、各种书风、流派、现象的代表人物。% n: s2 ~$ U& j0 {: f% v5 A/ ]2 Z
   4、有高度书法鉴赏能力的评论家、理论家。. W0 c9 p. H7 W0 K% v
  14的评委比例分别为4322。以年青眼快的书家为主力军,再辅以各路强豪,充分体现包容与多元的理念。            在评审时分以下四组:   0 ~1 z1 a' ]2 [, O+ O. v, y) \
   主评组:分四组,每组三人,评审的第一操刀手。  , Y# p4 y  Y/ z* K- |$ Q( y; s
   拾遗组:分四组,每组二人,对主评组淘汰出来的作品进行第二次审核。   $ v5 C6 X$ i2 x3 i5 n
   平衡组:共二人,负责协调几组之间评审的宽严尺度和作品数量的把握。    ' E2 j9 L. g$ B# F; O! H
   咬文嚼字组:共二人,专门负责把好入展获奖作品的文字关。 + X" H* R6 q- ?

: y% A1 @. K1 d7 B( v9 j3 d  释疑
: M  t6 P3 z! T0 }  
- S5 T. V( E3 K5 b( M  一班评委往往主导着一个展览的整体书风导向,因此评委的构成至关重要,记得林剑丹先生曾说过在某届中青展评审时,他和张道兴分在一组,而他俩对作品认识迥异,凡林认为好的作品,张恰恰跟其相反,十分尴尬。评审中出现这种现象这评审算是对头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多元共存,不然都一个腔调,评审的结果作品也就都如一个模出来的了。  因此在建立评委库时,就要注重吸收各种不同思想和风格流派的人参与,同时在分组时也要注意老中青搭配,保守的和求新的配,搞理论的和笔下功夫好的配。/ H% ~2 g% p5 M' m( ~6 n3 g7 H

/ {' K0 x+ k  _# e( r二、具体评审细节的改革) _2 n, D7 }2 Y
1  初评
5 Z. H0 C5 S, v  所有作品不分省份、不分书体(复评也然),由年轻眼快、体力好的青年书家为主组成评委,对其进行几轮筛选(参考复评方案),确保有实力作品不落马,选出5000左右作者进入复评,初评评委不再参加复评。
3 I9 G1 x4 P7 f& F6 o: N0 V2  复评
5 E( j# n# o) U8 F. b+ {/ h/ x; C0 q4 L  A、第一轮! w2 w: d. T& o  s0 P5 R# @
  由主评组将作品分为上(入围)中(待定)下(淘汰)三个档次,即上、中、下三品。
" F2 O0 P( K% {' w$ W' p8 X         主评组三人均同意为上品,         
* D9 N4 |. l* i7 X1 n  N8 h# R         二人和一人同意均为中品,        , D5 Y0 W9 u* x. ~/ j4 ?# s0 F2 z
         三人均不同意为下品,  
% O, ]0 v- ?9 v  n: I  接着由拾遗组将下品作品过一遍,拣出一部分优秀者升为中品。: U6 |9 u' S. z
8 v& o8 L5 x- c+ L. e2 h
  B、第二轮   - G  R. Z( X9 h+ N, H: {( `4 n: z
  将第一轮产生的四组中品互相交换评选:    " `; V) j% N: L0 M8 s
        主评组三人或二人同意即升为上品,    
( R) i0 k' W: b0 m) [) |& |        一人同意仍为中品,    
/ w  p4 K+ z4 Q5 r. l        三人均不同意降为下品。  
+ Z8 Q. x, `" ~, _5 m( D' E3 [  接着拾遗组再将中品过一遍,挑中品中的最优秀者提为上品。  1 y3 |9 Y# b/ h# b8 @" N
  再次产生的中品,最后全部集中到平衡组统一定夺上或下(二人同意者上)。 4 J+ W$ s9 E5 j7 v
  这样产生上品(即入围作品)约1500件进入终评,保证每件落选作品至少有5 位评委过眼。& k2 C7 i6 m8 n/ ]5 E9 M7 p
4 J1 z8 d" M# h3 I, ?
3、终评  
2 ~: T  d. X+ R  将所有入围作品张挂出来,由所有评委打分,采用3分制打分法:
, C1 z+ Z. H: \: `       你认为全场最优秀的10件作品              3( |/ N# _  c) j( c$ l/ D+ g( G
              你认为能达到获奖水准的50件作品         2  
# H7 d  |2 {* C$ ~            你认为属于入展中的精品的200件作品     1  3 @: ?/ T/ v( k0 ?* v
              剩下的均为0  
' H0 t( ]+ c% C  然后将所有作者得分相加取前800名为入展作品,中间400名为入选作品,   最后300名淘汰。
* F1 @  O. V" m% c: ~7 a  F! o4 G/ ^( ^* C
4、评奖  5 S9 w1 u! p: t5 X
  将所有得过3分的作品挑出(没出现在前800的就不要了),由所有评委用2分制打分:# |/ I; h* y5 p' ]8 \0 r! D4 o3 Q
             你认为这里边最优秀的5件作品            2  
" @- c% L# r6 N* x          你认为达到获奖水准的30件作品         1 3 ~4 j! A/ D  b/ \) k; l( _
          剩下的均为0    2 o; G. c, ^& ]( d4 _! N0 B
  再将作者得分相加取前60名作为获全国奖作品。
7 m; C- w* l* D% G( e7 Y. {, i. `9 V( B3 `
释疑; O( t- P) E9 H- f& e
. p5 r( M! \1 \% t, G& q
  以前的投票制度,其实为1分制,我认为评书法和选人大代表是不同的,选人大代表同意-不同意只能采用1分制,评书法却是有明显高低档次在内的,1分制显然是太过简单、粗暴、武断,也不能很好地体现评委的意愿;如采用10分制,则太过细化,中上水平、风格不强烈的作品会占便宜,这两种评选方式都容易产生所有评委都对评选结果不满意的现象。而这里的3分制介于两者之间,既简洁明了,又能很好的体现评委意愿,应该更为准确、合理9 N6 l$ v0 [4 O. o/ G1 [. M0 ~
  由专人负责把好获奖和入展作品的文字关,可以使其他评委无需顾虑文字方面的问题,放心地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性的评价上,有利于评审质量的提升.
* b. S7 J4 a. Q! J8 }- n" m# g' T8 `. y' Y' p) S  R

  x, f; o! \% R" g               细则篇 ( W6 K; d" d" {0 x1 Y4 h5 L; A
 
! H3 d4 N( v1 B2 M             让阳光洒遍每一个角落    4 |, c$ L1 Q' A' |
     0 a$ m, K* k) V/ ]$ j
 一、  让“潜规则”变成“明规则”
+ S6 t6 m# s, b9 T8 m$ O% e$ n% s9 x% k9 k* N8 E& N- |0 J
  根据多年的展览下来,国展中可能还是存在所谓的潜规则的,比如让人说烂了的东道主现象,既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也就没必要遮遮掩掩不敢见阳光了,不如让他成为明规则:在评审之前就公开宣布,东道主有在评审结果的基础上再享受N个名额的优惠权利。 还有如要扶持一下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也尽可在评审前公开,可有N个名额优惠,当然这些优惠不能以拿下其它省份的名额为代价,原先的评选结果应该是雷打不动的,只能在上面光明正大地增而不能暗地改与减。另外,评选时千万不要按省份来分,不然又一潜规则可能仍会阴魂不散。6 A( w7 D+ R3 u( O3 a. U
 . G- e' Q+ T: H0 o  C8 E
 二、  进一步深化媒体监审制度 8 S, d+ y" |( W  n8 s) o# ]! A
   
5 x( n( J+ k6 h+ E4 G9 M$ I  去年行、草书展的媒体监审引来一片好评,而在兰亭展时却不进反退了,这太没道理,应该坚持在行、草书展的基础上继续走向深化,更阳光、透明,向更多的人开放(齐玉新说的在现场设100个摄像头向外部开放的意见可供参考),分监审和观察两个层次,比如不妨邀请以书坛观察员自居的天生书呆子式人物为民意观察员,放开让他大写批评文章,看他的嗅觉到底能捕捉到哪些有价值的批评题材。+ r/ G6 e9 U; z- Z: t( Y/ c+ ?4 y( v
     . X+ ]# U: m1 G) k3 z. b
 三、  加强评审纪律管理) n. o2 {! i4 C% |
 6 X! S  O% j# P' {
 初评评委在评审开始前要按作品顺序检查好所有参赛作品,确保所有作品无一遗漏,然后打散作品的次序,随机分组评审。6 u8 [- W; {4 v& L
复评期间要收回评委的所有通讯工具,从复评到评奖在一天之内完成,每个评委发一打分卡,终评和评奖的打分卡在打好分后及时贴到公示栏公开,最后存档,随时备查。
" [& O$ K. ~8 G2 O$ j* } ! o; O- e8 a9 j. M- S
 四、  完善评选等次构成
& F1 @9 g) ?0 f$ ]6 R( V$ {4 @- x
; R+ P  ?5 ~3 R6 @: @: U: s2 P" ?  评选等次应分为获奖、入展、入选三个层次,取消获奖提名,理由有三:一是二十多个评委是不能保证每人都能慧眼识珠做到精而准的,既使眼力再高者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这一提就获奖了这给评委的压力也太大了,也容易给人落下话柄,比如出现的获奖提名作品还不如落选作品等情况,这玩笑就开大了。二是容易授人以隙,不排除某些评委出现点私心专提他自己的人。三是这名称太尴尬,获这称号的人也尴尬,你说获奖吧,没获奖,你说没获奖吧,他获奖了,不知怎么向外人解释。不如增加几个获奖名额好。
0 }( N+ {; a5 @* u  入选作品进入作品集不进入展厅,发作品集不发收藏费,三次入选相当于一次入展的待遇,这给有一定实力但没能入展的人一个缓和点,不致心灰意冷,给他一个拿着作品集向外人吹的机会,有利于和谐。 : O. H# E+ D( ?: v3 B

; o& T9 Y+ t% ^ 五、  充分发挥网站的作用 
. _# b6 f. n3 z: \0 o 
0 T8 j9 x8 [: j6 h; N6 w  网站首先及时下载参赛作品,作好登记,每件作品作者信息汇款等校对无误后,给一个唯一的标号(要让作者知道自己的标号),初评后要在网络上公布初评入选的作品标号。      9 n  `& l' f5 U" A9 f7 c
     论坛开辟大展公告栏和答疑栏,所有有关大展的各类信息、图片都发在此发布,及时回复作者关注的所有疑难问题。
; g6 D4 U( F3 i# L* k( B" v  |  @+ J& d/ p+ C, e
 六、  做好大展的一系列善后工作
4 p0 l; \  F, P+ s
8 p  a( E, _+ y  评审当晚公示评选结果名单,在网络上公示一周,让人校对有无差错、重复,让人举报有无枪手代写等作弊现象,严重作弊现象经查有实据者,取消入展资格,并取消其三年内的参赛资格。一周后公布正式的获奖、入展、入选名单。6 g. s3 Q; T8 H8 v
  作品集和获奖入展奖金在作品展览期间发放,未来领取者在一个月内邮到作者手中。复评落选作品一律在评审后一个月内退稿。  展览结束后,每位参与评审工作的评委、监审、观察员、评论员等都要写一篇对评审和展览的反思文章,总结改革经验,反思存在问题,评析作品得失,然后陆续在各大媒体发表。3 w) j8 c" ]$ H# j8 g
 5 A& I5 n& B# ~2 D
 、保障投稿作者的合法权益5 L( t. T: \+ |8 \: ?  X, E* s
 
2 \( A& C7 z# n7 D  315到了,大展的维权问题不得不提上议事日程。- b1 f% W2 A) P/ D5 ]6 \
  本次大展设立权益保障委员会,开通维权、举报电话,切实保障投稿作者的权益不受侵害。& u1 W+ S7 d3 I( _
  大展还将骋请法律顾问,主办方书协要和承办方订一个详细的合同,并对本次大展的各项细则进行公证,任何一方未能履行承诺的将负法律责任。
) R; \# e( Q! T6 J3 P- o9 [  每次大展总是善后工作做得不够完美的原因就在这里,作者是投诉无门,所以在网上张海赔钱的话都出来了。如果书协能拿起法律的武器和作者站在一条战壕里,督促承办方及时做好善后工作、兑现承诺,还有什么事办不好!
  d; s( F. E+ P5 M5 H) {7 b" b. s1 }: E! U$ F9 m2 x6 U. w
  
/ [1 Z- x8 T( \5 T) r   这次大展,我知道:我的稿件被收到了,我作品被拿到评委手里了,我的作品初评过关  了。。。。。。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该收到的都如期收到了,如此展赛,我们还有什么牢骚好发!1 q9 Y  c: `( C4 O* W0 i& o
 如此大展,你还不参加吗?" d. q8 g/ c/ Y' c0 Y
! J, K. O+ D: u% q
0 t: {+ u: Z- c" g) V
3 _0 ~# T8 Y" q8 V7 c  `5 [

& Q. O" `' d1 o# P2 b  i8 ^
3 ?% C4 J: H( V
+ K0 f& [  F0 H4 R

, B, D4 g$ h( f5 q3 r" B

+ V, k1 `. L- M4 f
3 t( n7 O$ O. [9 Q' x$ _2 b  b, j8 \' L

: a% Y5 x) v8 Y7 f8 z( M

7 i( U7 i2 G5 \% \# ~. Y+ V
" B2 T+ T% y2 G6 @0 J/ w[ 本帖最后由 抱朴散人 于 2007-3-11 15:25 编辑 ]
匿名
匿名  发表于 2007-3-9 08:53
有些意思啊!em13 em13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9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时俱进!自主创新!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9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发展!和谐社会!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9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9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各位高人多多发表见解!
* a8 m( j2 Q4 D( e0 K: B4 V' K) Tem14 em14 em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9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落款不盖印的确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唐朝科举考试时就开始采用了,虽然有些迟,但毕竟来了,来了比不来好,好就好在可以避免一些说不清的关系网,但复评希望也这样不要落款钤印,只有这样才来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9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支持!与时俱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9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3-9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戒和尚 于 2007-3-9 11:04 发表. r: f- u- u! [. n' h+ v$ P( K* S
不落款不盖印的确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唐朝科举考试时就开始采用了,虽然有些迟,但毕竟来了,来了比不来好,好就好在可以避免一些说不清的关系网,但复评希望也这样不要落款钤印,只有这样才来尽可能做到 ...

8 J3 L8 S* o! k0 o  u4 R1 e3 o* p . @6 O' P3 R. _: [
" ]/ w5 z/ p0 |0 y
说得极是,我是一直支持不落款的,% a1 R0 b% f: e9 j( O
只是复评如不落款不钤印,还是不完整的作品,
0 X8 [. ], E! h3 \1 t+ `% D3 y另外还牵涉到展出的问题,有点不太好办,目前还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d) {) v+ t5 i6 C, S
所以还是慢慢来吧,一步一步来解决,- d( v" W$ Y; \3 t
总有一天会走到这一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