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3706|回复: 60

别拿百年西泠当跳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1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西泠印社被中国书协收编的事情在书法界闹得沸沸扬扬,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西泠的某负责人出来讲了一些前后互相矛盾的话,我用“欲盖弥彰”这个词来形容这个负责人的讲话,他似乎把天下书法爱好者都当成了傻瓜来忽悠,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和书法接的朋友们共同探讨一下这个事情。6 C5 t" A2 p) ]- c! z2 ^5 n0 c5 m+ C

' ^4 s( s  T' Q# V% k& `5 A这位负责人,从其说话的语气来看,也不必绕来绕去了,应该就是陈振濂教授。
$ a1 E' T/ l5 t+ V( B
8 @0 D# N- I3 s2 v1 ~一、关于“收编”的说法。现在的现实环境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先看看中国书协,中国书协如今已经是一个充满是非的名利场了,现在如果还有谁说中国书协在书法这个领域有多大的权威性的话,谁也不会赞同,书协,如今仿佛一个教会,教主是实际的利益既得者,而教众们,所起的作用,只是在抬高教主的地位,而如果时间倒回到十年以前,如果你说自己是中国书协会员,大家会对你刮目相看,而现在,如果你说你是中书协会员,大家会在心里打个鼓:到底会不会写字呀?而我刚刚在网上看到,中书协某专业委员会的委员韩少辉先生的一幅四尺对开的隶书,才卖了230元!这说明什么?说明中书协已在老百姓心目中没有多大的分量了,但是很多人还是喜欢往他靠近,为什么?希望当中书协的头,当头儿还有一点分量,可以哄外行,更可以哄外行领导,为自己了捞的政治资本。
5 T0 }1 k( R- X4 a/ ?  u  而西泠印社呢?现在的西泠印社,虽然前一段时间的所谓海选令它蒙上了一层耻辱,但西泠目前还在书法界有自己的学术地位,任何一个西泠印人,不可能在1000元内为您刻一方印吧(当然后来加入的年轻小伙除外),虽然这个比喻稍微简单甚至粗俗了一点,但它很能说明问题,如果真象我们的陈秘书长所预想的那样,西泠做大做强,有了千八百个社员,你那时候还想凭西泠这个招牌卖1000元一方印试试看,恐怕它会象今天的书协会员一样,买几十块钱一枚,别人还要鄙夷地瞟你几眼。- s: G$ X, a$ r
所以,中书协和西泠,在目前,一个好比乡村二流子,一个好比大户人家的绅士,如今绅士拜了二流子为干爹,网友们用“收编”一词来形容,还是属于客气的。

! \0 y% ~! H, v4 X$ s2 ]( W, X8 C- @* k' M. D; a( x. w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吴建军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西泠和中书协是合作关系吗?
7 D8 {8 |# }3 |# Z+ q4 `! |  陈先生说,西泠加入中书协,还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我倒有点搞不懂了。虽然你的编制不由中书协说了算,但明摆着的,你要在中书协的指导(按照协会的性质,主要是专业方面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中书协在专业上能够指导西泠么?傻瓜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你成为中书协的团体会员,就必须得接受它的指导。所以,西泠加入中书协,好比一个百岁老人拜一个40岁左右的壮汉为干爹,实际上,这并不是百岁老汉的意愿,只是他有一位80岁的儿子,看中了40岁壮汉的家产,借老汉之名,甘愿当壮汉的孙子,好以此为契机,在晚年时光享受一下,为了欺骗人,儿子会说,我父亲和这位壮汉是兄弟关系,可是,这壮汉会同意么?你父亲明明已拜我为干爹了呀?这世道,可真乱了套。而至于世人怎么说,是否说他是败家子,是否懂得人情世故,他是不会管的了,他所考虑的,是分到壮汉的部分家产后去吃喝玩乐。
. W- I; ^' f! |5 Q- S9 t, W  所以,西泠加入中书协,怎么看怎么怪,它们是时代的一个怪物。. X& N2 _: y  K. I1 ~)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西泠加入中书协,极大地伤害了书法人的感情。9 X4 x' g) K. P7 g! J& v6 a
    前面已经说了,中书协目前已经完全变味,这是一个没有学术品位的少数人玩弄手腕的小舞台。西泠,作为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西泠,它在陈先生的领导下,赶中书协这趟浑水,无异于把西泠推向一条毁亡之路。
% L8 u; |" I9 U/ p  P2 t   这并非危言耸听,当西泠再不具有独立的学术品位,当西泠已成为一个大众性的菜园,西泠的名称即使存在,它还是原来的西泠么?: j6 q5 S' E, ~6 B* }" n, B& z2 z
  陈先生说,西泠加入中书协,只是为了活动更加方便,西泠“精英”之社的品位不会改变。真的不会改变么?你今天把它推入了污水塘,昨天搞什么海选,你还怕它不够俗气呀?这么下去,你怎么保证西泠是精英。0 d6 n- K" _7 M
  西泠有必要搞什么海选吗?西泠有必要在全国开分社吗?……西泠在艺术界的地位,不是靠海选来建立的,应该靠学术精英来建立。再说了,全国刻印的就那么几千号人,谁刻得好,谁刻得差,很容易搞清楚,完全没有必要搞什么海选来作秀吧?沙孟老泉下有知,估计会被重新气死一回,都搞得一些什么事儿呀?!
0 q7 G/ B7 E1 U8 e: W2 [' y& b. r1 J  西泠加入中书协,伤害的是学人的学术品格,是对学人的侮辱,它极大地伤害了书法人的感情,长此以往,西泠将不再西泠!
3 a- t3 S5 r) ?+ p! z* p

  T$ \. U# ]6 x* u8 h5 A' U5 U' i4 b; R# _2 M3 J4 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西泠加入中书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8 O. t' u- L) q3 m    我斗胆猜测一下,西泠加入中书协,主要是两个人在起作用,一个是张海主席,一个是陈振濂先生。( ?/ ~& F1 u& M& b
   为什么这么说呢?2 M9 G( y0 p2 ?  E9 {$ G- M1 w9 w
   西泠加入中书协只有他们两人是既得利益获得者。西泠加入中书协,不要听陈振濂苍白的狡辩,几乎可以百分百地为了他自己,正如天生书呆子所分析的那样,他们二人,一个是为了当西泠的社长,一个是为了当中书协的副主席甚至主席。
5 W+ Q" c; u" a0 H  这是两个什么人呢?8 c; n# {) M' D8 n* |) |
  张海先生,应该是一个书法活动家吧,九届过展,花了那么多钱,办得稀巴烂,他不作认真反省,反倒以中书协的名义发了一个赞扬自己的通稿,就这样算了事了,表面上看,现在的书坛够热闹的,但张海的几个展览,把书法的基本好坏标准已经破坏殆尽,这种影响是深远的,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中国书坛才能缓过这口气来。& C/ F" g- ~) e/ b0 B
  所以,总结一下张海,我们可以这样来形容他:他是一个以书法为平台,以广大书法爱好者为阶梯,一心一意往上爬的活动者。+ a2 Y; y: A" e- r
  陈振濂何许人也?我以前说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没落文人”,有很多朋友和我争论,说他没有没落。其实现在看来,说他是文人还高抬了他。他虽然是博导,可从他80年代把研究沙孟老作为博士论文研究对象开始,他发表的文章何其多,可是有一篇有分量的么?基本上都是普及性的介绍性的文章,稍微有点样子的,应该是他的介绍日本书法史的那边所谓的专著了,可那也只是简单的一个介绍而已。博导啊,你这位仁兄,怎么对得住这个称呼?!曾经碰到陈先生的一位研究生,他是学历史的,山东人,我看了他的文章后,觉得,陈可以反过来拜他的这位学生为师了,他的学生的理论深度,是他这位老师下半辈子也难以达到的!
+ O. B* P/ c" |" J, R博导,难道仅仅因为博,就可以引导别人?哈哈哈……
$ r: H( g0 h( q  v/ o# n  所以,陈先生,我们可以这样来形容他:他是一个披着学者外衣的活动家。% O  E6 r# U" J1 @8 m, [  {

* b. `* T9 u6 A6 i% c( k  张海与陈振濂,实际是两个天马行空的活动家,他们根本无心艺术!更惶论学术!% N; Y7 I$ e2 s' Q
  当张海遭遇陈振濂,两人应该是心照不宣,于是怀着各自的目的,上演了一盘西泠加入中书协的艺坛闹剧!
) N0 N6 P  D! E+ K) r2 K2 ]+ t$ W9 B- C3 K$ j5 `8 x7 P
  张海先生不服么?行,您当全国书友的面表一个态:我张某人决不当西泠的社长。人贵有自知之明,您如果真当了西泠的社长,西泠会因为您而蒙羞。' S) h+ }+ m* u$ _

3 ?* V/ A; w! W  陈先生不服气么?行,您当着天下书人的面表一个态:我陈振濂是做学问的,从现在开始,我潜心学问,准备写几篇象样的文章出来,给自己的学生做表率,我不再担任中书协等等一些社会虚职。量你老陈没有这个勇气,因为你本身就不是做学问的人。
  \0 B( ~5 ?$ d4 \3 e8 m
2 [2 G1 K# ?. x说得也够损的了。之所以这么说得这么重,是不希望我们的书法爱好者们被一两个伪君子所玩弄,也希望这当头棒喝能帮助居中人醒一醒。
% L3 }" i) J2 c. ]# O
5 o$ O3 X6 B5 f% d
) }3 g6 }, F8 Z1 G9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1 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泠印社成爲中國書協團體會員?——專訪西泠印社負責人》   0 J* Z! C% M$ |2 M
http://www.shufa.org/bbs/redirect.php?tid=87035&goto=lastpost#lastpost
7 J8 `! w7 @- F: X$ U) V. ^* ~
( Q1 S6 @+ e+ b# T+ }% u9 K[ 本帖最后由 貺齋 于 2008-3-11 07:1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1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陽底下並無新事
( J3 o- U4 u  Q- O# m& v4 D* V               ——西泠事件之我見
( A: f9 Z7 Y( X
■周斯澄

6 q- A- }+ c3 _: P+ Q; k) u
6 Q  l, _# G: f9 ^% V
  v4 e" S7 D# U; h4 i$ d! i) K5 \6 ?8 }. k' i3 |8 ^' d5 J
      西泠印社成爲中國書法家協會團體會員,看似偶然,實則社會、利益、藝術諸多因素導致之必然,正所謂太陽底下並無新事是也,斯澄不才,試簡析如下:
3 U+ w+ }3 Z; K      一、重大決策的話語權過分集中,西泠印社是否應該加入中國書協,並非群策群議的結果,而是關鍵幾人乃至一二人突發奇想即可,理事會、主席團僅僅是花瓶,即便事後補救,再商再議,可惜木已成舟,徒喚奈何?
; ^" M5 h# q* G- j      二、有句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堪稱經典。陳振濂先生雖然左右逢源、威風八面、名聞遐邇,職稱、單位不凡,諸位請仔細閱其簡介,他確乎掌控西泠印社,但是名分為副職,轉正似乎遙遙無期;他於浙江書壇舉足輕重,然而在省書協之位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在中國書協缺乏人脈良多,更上一層樓來日方長也。諸多現實,情何以堪?而西泠印社成爲中國書協團體會員,其中必有利益交換,後續發展,我等拭目以待矣。
" c) w: V; [9 C      三、目下藝術逐漸邊緣化、泡沫化,相關社團逐漸功利化、庸俗化,大勢所趨,陳振濂先生一人豈有回天之力?任何事物的發生、發展皆有從量變到質變之過程,西泠百年基業,由盛而衰,早已有端倪可尋,細心書友不妨回顧西泠發展歷程,抑或點滴在心頭也。中國現狀重知識,輕文化,在經濟的滾滾大潮之中,哪裏還有書畫篆刻安身立命的淨土所在?0 Q/ o+ X9 ?4 L
       西泠印社歸屬中國書法家協會,今日不發生,明日必發生,太陽底下並無新事也!
2 j9 G' c9 T- R* D7 v  g- i/ ?7 d/ S6 K
[ 本帖最后由 貺齋 于 2008-3-14 18:1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1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泠”不再是西泠!艺术已经是权术!em3 em3 em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1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蒋圣琥 的帖子

说得好啊 中书协的状况就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1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em6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1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em3 em3 em3 em3 em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