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8943|回复: 43

梦想古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6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梦想古人
* ?* p. _7 U7 m$ f
( c* {8 ?( ]: ]9 X. {# T: L$ k
        (招雀园主人), Z0 E3 Z9 t- {$ [1 [+ H7 Z

7 `- h% |5 y0 c) {) M7 ?7 u3 _: Z
% f; W; \1 j6 [: Q: k% I1 Y    今天的书法家大都想把自己的字写的“古“一些。 “今不逮古”似乎早已成为书法界思维规则。
9 {& B" \3 b/ ]有人为了“古”去做古。把自己的作品涂上浓茶、撒上盐或醋,造出作品的沧桑感,试图增加此许古味儿。$ c. B& x4 o! o! [
    有人为了“古”去临古。甲骨、石鼓,钟鼎、铭盘,取法乎上,力追久远。0 K; j2 }( F: d% C0 [$ m9 @/ D
    为了“古”去做古、临古,往往势与愿违。绞尽脑汁的做旧,就如《夜宴》里的葛优,豪华古装的外壳下,挡不住的一派现代幽默滑稽相。为了“古”而临古,也只会是古代装束与现代服饰的简单拼接,谈不上“古”与今的神交貌合。隶书里偶尔掺合一个篆书偏旁,不会增加隶书的高古气息。
: @( `: N/ X$ @3 I% Y7 C4 K- h# O    字怎样才算得上“古”?古人已经讲的很明白:“古质而今妍”。: z* h6 T! S0 b7 v4 m" t" t
    什么是质?质者,质朴也。0 [/ L4 o1 m" a' _6 [9 x
    字典里这样解释“质”:朴素,单纯。
. [; ?9 W- c+ A+ K& j    字典里这样解释“朴”:朴实,不矫饰。
9 f! @6 }" Q9 c7 [3 ~& ~; y" E    字典里这样解释“朴素”:不浓艳,不浮华。  O) i3 b7 m0 m
    古代的书法作品取材因陋就简,笔法简单纯朴,结体因字赋形,布局概出天然。无不符合“质”的特性。' ~* J. H' U% h* Q# b' r# @$ w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无规无矩、无巧无饰;峄山碑,笔状如箸,盘环曲屈,谈不上用笔技巧;石门颂拙稚天成,毫无匠心可言。但它们的古质至今仍给人以艺术的震撼。
& y8 J: H; U* s6 W/ I, c    古人书写的目的是“适以记言”,在文字的实用状态下流露出原始的审美意识。看古代的书法作品,总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
2 U0 _- k9 I$ G: A0 u; M    随着历史的发展,当人们把书法当作一种艺术来修饰雕琢,由单纯变得复杂、由自然天成变得浓艳浮华时,当人们不再满足于“适以记言”,把书法当成一种互相淘染、竟奇斗巧的炫示物的时候,书法的“古”味就离我们渐去渐远了。' u* k# B+ N6 c  T, o5 Z
    想让书法古吗?如果把临古当作描画“五官”的手段,那么做旧充其量只是一件可有可无的“衣裳”,古朴的心态才是造就“古”的思想。  N! f, s6 O0 Z0 S" l
    当今书坛,充斥着的是那种为展览而创作的浮躁:极尽奢华、求大求奇;呕心沥血、彻夜挥毫;冲刺培训、临阵磨枪;南北奔驰、求访名家。面对展览,有的只是“大敌当前”,积极备战的忙碌,还有几人有一挥而就、闲抛闲掷的心态和勇气。; q7 z6 O1 T! r
    古人那种“偶然欲书”、“天朗气清”、“无意于佳乃佳”心态下的创作冲动越来越少,创作出“古”意盎然作品的机遇也就越来越少。6 p, n2 U- d: S0 j+ w8 Y: G& Z7 S
    现在,我们似乎还能从民间老翁自书自挂的中堂里、从乡村秀才们为街坊邻居免费书写的春联里、从百姓婚丧嫁娶记录份子钱的帐簿里、从城市边缘上“娟娟发屋”一类的招牌里体会到一丝古朴心境下的书写状态。' n! l" s5 U& H* R

' \5 Y" j0 A+ }    “妍因俗易,质以代兴”,或许那种古质状态下的书法艺术已经成为一去不归的旧梦。“天然质朴,与古人交“,只是当代书法家们一厢情愿的梦呓罢了。
7 a5 e+ e7 D' Y: B9 c$ f- B& o6 q
. c. C' _) N' ~. S  |9 r4 V2 z  \                                       (2007年6月26日草于招雀园)

2 P; L; L# t# O, N! R; p) I: m! k( |
[ 本帖最后由 招雀园主人 于 2007-11-8 15:09 编辑 ]
发表于 2007-6-26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点子上了,透彻!

时下的人们只会包装,作秀;而骨子里的朴早已被深埋或丢弃,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6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开眼界了,这位的视觉堪称经典,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6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取古人之长补今人之短真正途也,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6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8 q$ g1 E3 O- c  T/ [- _em1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6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辟之论,好文章.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6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欲书,先散怀抱!今人能几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6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寥寥几言,却一针见血,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好贴!!!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6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招雀园主人 于 2007-6-26 17:11 发表 7 |7 V8 }- ~/ z5 R8 T/ i
         梦想古人(招雀园主人)
9 k* T1 u! F/ O. z# E    今天的书法家大都想把自己的字写的“古“一些。 “今不逮古”似乎早已成为书法界思维规则。
/ S0 u! I6 o: k) C# j; c  W9 B有人为了“古”去做古。把自己的作品涂上浓茶、撒上盐或醋, ...

- i' d) m5 Y" A. e5 j5 l2 ?1 b" p5 v; ~; A5 j
真是好帖子!建议各(书法类)报转载!face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7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在做表面文章。
; ^1 ^4 R# {6 f很少有人真正地在内心里趋近古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