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匿名
发表于 2006-11-23 08:09
四、怒横眉演夫唱妇随,沽名钓誉。
! i" F M3 L$ w% V9 h* I0 t* t
+ @+ W8 `& X& v, b7 z. |* d2 v既然提到了毕业展览,不妨就此中一个小插曲来个简单的回顾。这是今年6月份的事情,学生们的毕业作品都装裱得当,置于学校附近的美术馆展览。展览馆进门处是一个简介版面,说明书法系的情况及学生作品等等。# \2 d3 c) F: Z. q' B
* _! y4 R4 u. j
因为按照传统,展览会发出多份邀请函,请一些老师、书法爱好者、书协人员、领导及他们的亲眷等前来参观,所以来欣赏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一位高雅的妇女正是该毕业班班主任H教授的夫人,H教授因为在日本交流(此事容后再细述),所以不能前来,H夫人便带着丈夫的尊严来视察学生的作品。但也许是对书法艺术的造诣不高吧,H夫人并没有倘佯在书法的魅力中,估计甚至没有看过几幅字画,就开始研究进门处的简介,看了几遍之后,忽然发现了一个让她怒火攻心的地方,她马上开始高调开骂,并遣人找到毕业班的班长,当着他的面说:你们这帮学生,怎么能这么没有良心!怎么能这么忘恩负义!怎么对得起H教授这么几年对你们的辛苦栽培!你们看,你们的简介之中,居然没有一字提到H教授的名字!H夫人义愤填膺,骂得唾沫横飞,当时在场者全部看见,真是一出漂亮的个人秀。+ T' j0 ~" _: ~9 ]
4 B- S7 U& M% I* [% x# c6 E. c- o说起来,还真是可怜了这位班长,其实这简介版面根本不是该班学生所作,是该系做的。何况,这位可敬的H教授,真的有这么辛苦的几年栽培吗?且不说上课放羊吃草,哪怕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他有培育之恩,就一定需要堂而皇之地让世人知道吗?不点缀一下他的姓名,就冒天下之大不韪了?试看大学问家钱钟书,对所有可以出名头地的邀请能拒则拒,静心研究知识,不贪图俗世浮名,这才是一个做学问的人的样子。而像H夫人这么经典的表现,忍不住令人猜测实际的H教授是否也是如此本质,一丘之貉,相互吸引,贻笑大方。( n3 a9 j$ C6 E3 e/ E
7 Y4 v$ O; S' k3 l, C( \1 L) n# S
ps.当时有一L学生在旁边调节气氛,只见他亲热腻味地称呼H夫人为“师母”,不断挤眉弄眼,讨好贵妇,连连声称是同学失误,请求宽解原谅,不要动怒。其一幅奴才屈卑相真是令人作呕,当然他还有更出色的其他作为,留待后面详解。
- W. f0 ?5 E& x9 ^1 C1 I; U0 U7 Z7 F) Q/ E2 W1 M; u! }& v
五、为赴日遂轻抛教鞭,见利忘义。
% U7 _1 ~' ^: f" A$ t0 _2 C
2 u4 R/ X3 M0 LH教授的事迹就在此处作个交代吧。该毕业班最初的班主任是Z教授,两年过后,在无人通知的情况下改弦易辙,换为H教授(此事直到换位成功后,也无人通知,真是高效的工作,足见其系办理事务的透明度),H教授之后一直负责带班,眼看要毕业,自己有幸轮到机会可以去日本交流,顿时心花怒放,快速将教鞭抛给了S博士。诸位可能有所不知,出国交流,是一个极其盈利的事情,只要在那里做上几个演讲,开几堂课,办几次展览,有名有望卖几幅字画几枚篆刻印章,金钱就会如潮水般涌来。
2 x8 h. d1 F8 g$ e n9 ]5 V " @+ j* m; b% V! a. e
如此说来,选择出国也无可厚非。可是离开也需要有离开的样子啊,总不能把烂摊子甩手不顾吧。因为之前的班务工作皆由H教授负责,S博士接手时并不能理清头绪,出了很多差错。于是,毕业生的毕业论文依旧交给H带到日本批阅,20几份作业,H只用了个把星期就全数遣回,基本上的论文没有丝毫点评,也许他根本就没有过目吧!赚钱赚到麻木不仁,真是无耻之极!* u0 Z8 z! ?* D2 _ O
. L' S A$ g4 I6 ]3 N% K, q
六、勤私活视学生无形,但求我安。4 h1 b, P) ~8 G' z0 S y& D, x, a
差点忘了该系的学办。呵呵,这个以学生事务为己任的地方,居然也是人浮于事,散漫放任。不仅做不好大部分的日常工作,而且甚至坑害学生利益。用例子说明:' \: f' Q1 E( R! W) j, P& g* L& L
先解释一下,学办的主任为D老师,其实只是个秘书;这个秘书还配备了另一个助手,Y老师,且称之为秘书的秘书。" R4 B6 k, L; a9 ^, u
D是个30多的男人,油头粉脸,不学无术,其能混进美院是抓住了多年前的一次机会,当时书法系正需要处理行政工作者,此人常混迹于那些书法家周围,自己又附庸风雅,会写几个字,因此登堂入室,顺利进驻学办;Y是个近30的女人,乃是该校另一个老师Z的老婆,Z当年在学校里投机取巧,拍马逢迎,毕业留校后混了个行政工作,Z的兄弟开厂经商,是一方巨富,Z在认识Y后就动用一切手段,将Y弄进学校,成了秘书的秘书。1 ?5 O- U! h& h. j* F; J- S
按理说两个人的学办,已经是机构精简的良好表现了。可惜,D平时不管不顾,所有事情尽交Y处理,Y此人毫无责任感,随意遗漏、拖延、甚至隐瞒实情,导致众多不平事,临近毕业时尤甚:/ z3 [4 d0 N2 W2 z, D6 W
(一)、美院的毕业生遣派工作是5月底结束的,在此之后即使签订协议,学校也不再处理档案派遣,而需要走转派的方式。这个政策应该是要提前通知给各位同学的,可是Y只在橱窗随意一贴,没作任何解释。等到6月份有同学签订协议,跑到学生处询问,学生处的相关人眉眼一横,道时间已过,具体问之,则不耐烦道:你们学办难道没有通知?告其确实没有通知,该人立马作气愤状:不要冤枉你们Y老师啊,你们Y老师可是很敬业的!――人以群分,果然如此。
. @* U6 B8 `6 T- m& I(二)、美院所有的系毕业生都有一份装裱费,因为毕业展览时需要花钱装帧作品。该装裱费为每人400元。以书法系而论,二十余人则大概在8、9000左右。所有其他系的同学都收到费用之后,独书法系尚未拿到。还是在其他同学的提醒之下,该班班长跑去询问,D作惘然状:没有,没有此事。学生回来验证,发现确实都有,又反复前去核对,如此十来次,最后D遣Y以打电话的样子询问校方,一会儿施施然回到:校方确说有此钱,过后发到你们手中。试问,如果没有这番努力,是否该办公室人员不会提及学生的应得装裱补偿?
! V# i* [6 }7 @% ]# F0 H1 Y(三)、Y工作中对学生极不耐烦,有一Z学生家境贫寒,靠贷学款以敷学费,但对相关政策甚不明晰,转而询问Y。Y含混解释,后推说不知,令其自己查找,学生只好委托一个教师代问,教师跑到学办,Y不在,转问D,D淡然回道Y事务繁多,无暇顾及,让该老师自己跑学校部门询问,经过好一番周折,才最后弄清。各位请看,D和Y二人真以为自己是日理万机的大忙人了!! P# o2 Q0 U) F( Y
(四)、临近毕业时,常有一些招聘单位电话前来咨询是否有合适学生提供。Y接到电话后,非但不马上告知学生,反而隐匿莫深,唯恐他人知道。这一事情,若非偶然有学生听到,真是沉冤不洗了,现在想来,莫非她将这些差事都交付给自己熟识的人去做了?又或者干脆自己来个兼职,赚它个盆满钵满?被学生听到后,还干脆推脱道:该信息网上早有,你们如何不去查看的?丑恶嘴脸,一览无遗。5 d# k; S; p5 u+ D. G
(五)、Y身在学办,心在国外。其丈夫的兄弟产业雄厚,常需要处理票务问题,Y一手包揽,经常在办公室里明目张胆地做私活,赚取额外经费。Y曾不止一次对一些学生流露到国外去的想法:待我赚够钱,马上去办移民。真是:关云长身在曹营心在汉,传为千古佳话;Y秘书人处学办思飞外,只怕万年遗臭。 }% t; `) U2 @: K3 G/ V
0 e! u+ }0 U, E3 Z' V7 |, }, h8 W$ j( u七、信偏执闻一家之言,同流合污。5 r9 c- N) m7 ^2 G& u9 p: T4 W% J& P
该是上面提到的L学生粉墨登场的时候了。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真是精辟论断。2 @* \. E4 l9 s/ c
L据说是本地学生,家境一般,单亲抚养,长得还算清秀,是标准的书生样貌。或许是一心要改变其出生贫寒的缘故,L涉世不深却老成世故,圆滑精明而手段独到。4年本科对专业知识一知半解,对如何勾心斗角和拉拢关系却颇多用功。当然L的目标非常明确,他要拉拢的是领导、教师而不是对他前程没有利害关系的同学,几年下来,学生对他印象恶劣而领导对他青睐有加,可见其人品质。我试着从L的几个事例中总结些他的伎俩出来,供诸君欣赏:
2 K5 q/ i I( p4 }+ R(一)、恬不知耻当面恭维。美院书法系有一浙大C教授任职,该C位高权重,不仅在书法界远近闻名,而且在政界担任高官角色,估计能与其攀上关系者,前途无可限量。C来美院上课不多,因此L见缝插针,一有机会即全力拍马。有次上课临近结束,C在课堂上询问学生是否有问题要问,左右没有动静,L忽地站起来,说:我有问题,不过不是关于专业方面。正当大家纳闷之时,L满脸谄媚状地说道:C教授,昨晚我在电视上看到您与其他领导一起出席某会议,四个人站在一起,唯独您出类拔萃,器宇不凡,这是书法文化的底蕴体现啊。当时几乎所有人呕吐,即便C被恭维,也甚觉尴尬,真不知L的脸皮怎么能锻炼到这等厚度!, G2 v% ^4 |$ S3 p1 u* W6 B. \
(二)、“损私肥公”博取好感。为利用一切机会亲近当权者,L勤跑系办公室,创造机会与学生管理者和大师们见面。众所周知,Y秘书是个极不耐烦,又无责任心的人,逮住机会总愿意推卸任务,L的出现,正好满足其需求。因此L不辞辛劳,稳当解决了许多原本属于Y的繁琐工作,使Y对其心生信任,也让他在系办公室颇有知名度。此后,D或者其他系教授等有事找Y,Y或间接使唤L,或者干脆推荐L,好事孬事多轮到其头上,有时L狠心花费自己的金钱为领导办事,唯求放长线钓大鱼。以致时间一久,那些领导说到书法系,总先提起L;有好差事时比如带些考试学生(来美院考试的学生一般都会先找里面的高年级生学习),也全便宜了L;甚至了解该班同学的情况,也一律以他的说辞为准,几乎成为“形象代言人”。
0 o+ h6 n2 w4 p0 o3 K7 H2 y(三)、暗赚高分黑霸名额。书法并不是一门量化的学科,不像数学理化,也不像医药电脑,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书法有巨大的弹性批评空间,考核者的个人好恶占据重要地位,因此L对读书不甚用心,对巴结各课教师则不遗余力,反映到成果上,就是L的期末成绩总能达到优秀——当然也不乏听不得溜须拍马的老师,遇上他们,L就只能俯首听命,乖乖落到中等平庸的队伍里去。毕业论文评定中,L又不出意外地拿了个最高分,可是等到系要推荐优秀论文时,老师心知此人文章一般,假意找人来推荐,有人调侃道:那就取最高分者的作品啊!一语戳破假相,系办公室的Y尴尬地大度表示:分数不是一切哦。最后选了班中另一人的作品。
( F+ Q4 n0 x+ Z: m8 l1 gL处心积虑地提高成绩,自然不是仅仅为了虚荣心理,美院书法系设有硕士点,有自己的保送名额,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大四时,为考取研究生,众生拼力争取,独L潇洒自若,早早放出风声:我不考研的。当时班中另有一人成绩更好(即最后选送优秀论文者),得到的奖学金奖项远多且高于L,但最终放榜时结果毫无悬念,L成功保研。! Z0 y' Q% o2 X7 D }9 u
A( M! t6 J7 L# r, e这就是美院书法系的残酷现状,现在的学生进入该系,也许会早早地体会到一句话:进入美院,即意味着提前进入社会。诚不虚言!* W- r% @; Y) H" V4 ?# p8 R3 d
+ R ]! W; |' U! w
八、当面人而转面狰狞,党同伐异。
9 J+ n' w' f3 J Z6 q$ @; f美院的书法专业并非一开始就像现在这般唯利是图被千夫所指的,曾经的大师们一度将书法系搞得有声有色,人才辈出,包括现今活跃在中国尤其是杭州书坛的很多大家,均源出于此。& k5 n9 Q' A" _- D: W
可惜自从书法从国画专业独立出来,某些人独掌大权后,流派划分越来越严重,私人圈子越来越明显,利益集团越来越膨胀,鸿沟横跨,恩怨分明,系风每况愈下。最突出的一点当然就是党派之争,早先在美院毕业的书坛领军人物如W教授、C教授、Z教授等书者相轻,互不理睬,独尊己派,导致所教的学生也各自为阵,勾心斗角。书坛的浮躁之风越刮越烈,只想着自己能创造一些前人或别人未曾涉足的领域,而不管所谓的新东西是如何的不伦不类,吹捧者一味拔高,贬低者一味棒喝,舆论失去理性的判断,于是形成现在泾渭分明的书法阵营。
8 h$ f: I A. w/ }$ j0 v在美院,比如之前提到的外聘J老师和内部教师,或者内部任职的C教授和B老师,对立的立场一望而知,不加保留,反映到学生的作品去,则常常是一个交口称赞,一个无情批判。虽然平时见面还是一如既往地会打招呼,作和平相处的同事,可是对书法名声和行政地位的争抢引发的排挤倾轧,难道对教学和学生会是一件好事?! o# ]. \8 ~6 _, Q, }; _. P# k
这种氛围调教出来的L学生,也早早学会了此一生存之道。当初J老师透露要为同学们出书的时候,L忙不迭地将消息传达到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尽早准备作品;可是等系里反对意见一出,学生抱怨L早传了虚假消息时,L竟无耻地高声叫嚷:我什么时候说过J要给我们出书了!!
3 ]# ?4 P# T) R! H6 d+ z明争暗斗,彰显不同;“言传身教”,遗祸无穷。" z9 A* Q" T+ A3 J4 J1 i
8 p8 @2 i/ c$ L1 |, W, N
* u: c' g6 h) v9 c本文并未写尽中国美院书法系的黑暗之处,可是已能看得让人颇为心寒。在美院读过书的看客也许会有其他美好的回忆,但文中所述,千真万确。笔者开始只整理了提纲,可是成文过程中越写越长,竟感叹若能借得如椽大笔,真可以续它一本《三刻拍案惊奇》了。结尾处歪化一首《红楼梦》中的判词,供诸君一笑: C9 I, [0 B" L: o& c4 `( T
, `; g( A6 K( s1 O) U2 b( \# D
可叹锥骨志,
7 Q4 T6 o0 N$ `5 Z7 A! x堪怜凿壁心;* k4 P0 J- C6 \6 g ?
无花真美院,
9 Q5 S$ r; m% D4 x9 S+ B0 M7 a假书唱虚情。
) V3 x/ l! T7 O$ J) k2 ]
a7 H- q" {/ `8 {" H
* y4 c- A6 x I1 X8 Q
+ j$ W m0 B# M3 {9 K9 C" C" I
* H, F+ s3 W/ E: `! [( @
$ C( L6 d l( G. @: ]/ _5 e
9 M4 j( N2 L7 |& J: K0 F% A3 N6 s 丙戌年夏于杭州
! T! {+ y; ?; C) F( ?- @$ c" ~4 F, Y9 M8 O1 _+ M
删除回复转发这不是垃圾邮件移动...
" n3 c6 `9 A, b9 q& a0 H# t- @7 t Q9 z3 m
[ 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06-11-23 08:1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