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50
- 注册时间
- 2005-10-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634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6-6-18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继承与创新( y0 Y- Q% h* C
记得张海主席在<当代书法名家视频欣赏系--张海>中曾发过这样的感$ P" D, s" N6 S1 J% U. u
概:"目前书法的创作里面,要么是传统功底很深,但没有写出自己的性
8 {* F( m9 W$ h7 Z! K+ a情,要么是能表现自己的性情,但缺乏传统的功力".这让我想到当前国展. z! v& c1 f5 H# F" _% a/ G
赛,对参赛的年龄段没有投入过多的关注.只要是年满十八周岁至二百周* V6 o" ]2 I. g2 j9 v3 L% k
岁,都用同样的标准去品头论足.试想一下,二三十岁的书法爱好者,为了0 B/ W4 W" k# ^3 M
为尽快争取"书协"这张门票,能耐得住"苦行僧"式的书法基本功训练吗?2 I$ O: m7 p% X: c6 X
于是只有另辟蹊径,在字的形式上下下功夫,君不见很多入展的作品,不
( k: F7 l/ K" l4 k是在米芾,王铎处寻觅几根摆荡的线条,再加加粗,切切细.抑或对着几堆
( X) q4 r2 Z2 l8 [9 A& a魏朝石块,炫耀着自己的雉拙之气.真正年偏老的书法爱好者,又因为对传, h I& j( N& I; [
统入之愈深,便愈不愿出,纵观历代大书家哪个不是在年老之时才自出新
0 F3 g- ?$ ^% J6 y意,颜鲁公五十岁还是"小颜"体,黄鲁直看他四十岁以前的作品,自贬得一
) Z- L& e) K* {) m踏糊涂,米芾人到中年还是集古字......
$ ~; E1 i( y) Y1 j/ j* L6 R; M我想,书协是否在今后的赛事中,为了书法繁荣和发展,继承和创新.划出
. I! y2 R: h9 P N不同的年龄段,以即同又不同标准来对待两个年龄段的书法群体.让年轻者
. L6 p; ]) F* F- s2 a2 A1 u多一些传统的积淀,年老者多一些在传统中创新呢?(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