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40
- 注册时间
- 2006-11-2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936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按:此文为著名美术批评家郑志刚为《书画世界》“书画网评”专栏而作,石破天惊地首次提出艺术家的“天才密度”问题,识见高卓,不可不读。1 F7 o1 v: |1 J6 G
v1 A1 X9 r h1 {9 s4 X- N5 k& T& I0 E X
傅抱石的“天才密度”) m0 @6 R. E& t
郑志刚
/ j/ Z9 j5 R3 H6 E" X6 p' v, m0 Q4 I& s6 t6 L
据中国美术家协会网、中国网、东方书画网、中国文物网等多家网媒报道,由中国民生银行、炎黄艺术馆、南京博物院共同主办的“现代中国画开拓者——傅抱石大型艺术展”于2011年9月6日在炎黄艺术馆开幕。展出由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等机构提供的139件作品,包括傅抱石各个时期、多种题材的绘画作品99幅,篆刻作品40件。展览同时展出傅抱石生平照片、傅抱石年表、傅抱石出版著作等珍贵文献,为广大观众呈现了傅抱石全面而丰富的艺术生涯及艺术成就。0 {; e% [% w. `, q; H6 P6 k7 C
8 i/ H. w% j1 Z m4 i, O% ^ 傅抱石是毋庸置疑的大师级艺术家。没办法,大师基本上都是天生的,足够的天才加足够的勤奋,就是大师。天分不足,再努力、再争取都没有用。大师几乎都是通才,只擅长一项,甚至两项、三项,再多些内容就眼花缭乱招呼不过来的人,也与大师无缘。拿傅抱石来说,国画(山水、人物)、书法、篆刻、美术史论,无一不能,无一不精。大师的另一评判标准,是其作品能否令观者持久激动。傅抱石的作品甫入眼帘,即以汹涌大美将人瞬间裹挟,那奔涌的诗情、宏阔的意象、娴熟的技法、苍润的笔墨、高华的气质,莫不“蛊惑”眼目于俄顷。心跳怦怦、双眸痴痴,久看不厌,常读常新,斯即大匠之作。* C- G" |, L% K! Q7 D
0 E0 G4 I$ V2 l# k+ p
可惜傅抱石只有62岁的寿龄。我在考索了诸多大师级艺术家的年谱之后,得出了“天才密度”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窃以为,对于大师级艺术家而言,天才密度与生理寿程恰成反比。前者越高,后者越短,反之,前者越低,后者越长。我们常常庆幸齐白石、黄宾虹得享鹤算,怅叹赵之谦(55岁)、徐悲鸿(58岁)英年早逝,却不晓得他们其实只是“天才密度”不同而已,根本不必为之额手或扼腕。, n1 o% s4 Y5 _+ N
# E4 h: w% d1 d7 c
21岁写出《国画源流概述》;25岁写出《中国绘画变迁史纲》;31岁在日本东京举办个人画展;《七律•长征诗意》、《沁园春•雪词意》、《清平乐•六盘山词意》等系列作品,开毛泽东诗意画创作先河;1957年5月,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美术家代表团的团长,赴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写生作画、举行画展;1959年6月,9天时间完成《韶山组画》和《韶山全景》,成为第一位来到毛主席故乡写生的画家;同年8月,与关山月一起为人民大会堂创作《江山如此多娇》;1960年9月,率领“江苏国画工作团”进行23000里旅行写生,等等,都是傅抱石一生中“天才密度”所撒布出的具体“节点”。
) E( S5 N7 r7 G l1 }4 m$ O
- {) L N' R L8 I. ~+ l 傅抱石打动我的另一点是,他每每使用小篆书写画题(譬如《虎踞龙盘今胜昔》《沁园春•长沙词意》《井冈山》《龙井道上》《西泠暮韵》《黄河清》等),篆法娴熟,笔力苍劲,见出成就一个大画家所必须的书法及古文字修养。我甚至偏执地认为,一名杰出的国画家,如果对篆书、篆刻没有深入把握,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在齐白石、吴昌硕、潘天寿、黄宾虹身上,这一点都无例外地得到了佐证。3 @, {6 R C3 b" M X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