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帅北酷!我都喜欢!怎么办????
演言情风雅片,我找南峻做男一号
演侠侣武打片,我选北强做男一号
如果是演武侠言情片,那就好喽!呵呵!
以上是女一号是谁?还用说吗?
哈哈!“女一号”当抱玉儿莫属哦!face13
“南峻北强”:管峻VS李强带来的思考
“南峻北强”:管峻VS李强,是在继续演绎传统与流行的概念。观管峻作品,清新典雅,中规中矩,然“有功无性”。李强虽酣畅野逸,造型新奇则“任性欺功
”。其艺术的敏感往往想比别人更早的更强烈的达到自己艺术表达。
书得华丽易,得古拙难,得小美易,得大美难!不入晋难有高雅,不入汉难
得大气!
管峻虽俊依难得大美。李强虽强却不见浑厚博大,巍峨雄强。这是我的总体
印象。(只看图片未免偏颇)
得魏晋风,先做魏晋人。知王羲之潇洒出尘,淡于功利,不滞于物。高古简
淡之雅韵当自得也。只可惜当下世风浮躁,功利当头又有谁能耐的寂寞独伴青灯
!君不见,不少在艺术上很有发展的才俊去做官、去发财、去当社会活动家....
书法便成了招牌。
俗成其风,雅成其瑞。取其自用为智者。弃常规而偏行其道,或是智或是愚
,于世事哲学理念有关。
管峻、李强应把自己放在历史的座标上去审视自己的艺术,去发现历史所赋
予天才艺术家的机遇,不役世俗之乐,但求有所作为。这也是当下持有任何艺术
观念的智者应当共同思考的,这远比讨论传统、流行更重要。
媚俗的书家和媚“前卫”的书家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艺术需要大胸怀
、大境界。排除一切与生存和名利有关的道具和布景,拒绝一切与艺术无关的热
闹和场面,才能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去解读王羲之的萧散,陶渊明的悠然,八大
山人的孤独。真正的艺术家不应该为商业性媒体所左右或压倒,更不应该在消费
社会的气氛里沾沾自喜。
书法网的这次讨论其内涵当立如此,其外延才是书法艺术及发展远景。
管峻、李强都试图找到一条于法度间彰显个性的路。却始终是一个难圆的
梦。个性风貌、性格情趣是每位书法家的追求。不于人同是衡量书法家的重要标
准。
此路有两解,一种是通过师古人、强修养自然流露得以扩展。这很漫长,
很难,很费力。
一种是受时风影响强行做作。抽取经典中的部分,把汉字残酷的肢解然后
毫无节制的拼装产生一种新的东西,装腔作势。冒充个性。
狂来轻世界,狂要有高难度技法支撑。醉里得真如,所有醉都只能是娴熟
笔法的忘我创作状态。我把他称为法度上的自动化。反之,你种下的是狂放,收
获的是狂妄、狂躁。你表现的是醉仙,出来的只能是醉鬼。试想,狂妄、狰狞、
鬼面妖气的作品会有人欣赏吗?
“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是一条曲折、艰难而又漫长的路!!! 二者都高~em1 em1 em1
但是相比之下我喜欢管峻
大概南方人的特点吧~ 文\走失的猪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书法界也开始流行PK这个词。有点罚点球的意思,好象就是要分一个胜负。
但大多时候,书法的PK常常是不了了之。除了制造出一点时尚的噱头外,好像什么都没有,连实质上的比拼都没有,往往只是排出一个阵形,这边我的作品,那边你的,怎么P?怎么K?无非是众网友在下面跟着嚷嚷一气,你支持你的,我支持我的,有时候甚至演变一场口水战,直到最后不了了之。就象去年有人设擂台,今年有人挑战评委,说到底都是一个好的策划,一场好的创意,与书法,似乎没有多大干系。
这一回,轮到了管峻和李强。
这算是一次比较正式的较量,从作者的个人风采,到人气到作品的慢慢展现,显示出了策划者的良苦用心。但就书法来说,我觉得主要还是一次风格上的比较,论实力,两人都在全国展上披荆斩棘;论名气,两人正当盛年,知名度正一步步看高;论才华,各有所长,半斤八两……所以,剩下的,就是婉约古典的文人风格和粗犷张扬的民间书意的比较。这两种风格的比较由来已久,这一次就象是流行书风与二王一脉争吵下
的一次极端个案,是一次具体到个人艺术信息上的寻找与取舍。
照片上的管峻四平八稳,有着中国人留影的良好的惯:在某处风物前站定,由某位握着傻瓜机的朋友“咔嚓”一声,定格成一个四平八稳的图象,也许有的还尴尬地微笑着。作品也是四平八稳,精致的小楷,有着唐朝时代的严谨和庙堂之气,却少有魏晋的自由和高古风度。隶书到是让人看到了作者的挣扎,加入了很多秦汉的东西,比如小篆,比如一些改良后规矩的简帛点画,线条虽然沉实,但那些平行的线条和严谨的矩
阵,却宛如一个个秦始皇地宫下的兵马俑,老老实实方方正正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成了一种循规蹈矩的改良汉简。虽然增加了不少文人气息,却也损失了许多率真性情。
而李强飞舞的长发照片显然是出于专业人士之手,这或许是一种刻意的形象定位和包装?那些飞散开的长发,与李强张扬不羁的书风暗合,也预示出这是一个寂寞独行的歌者。
我比较偏爱喜欢李强的隶篆。特别是隶书,张迁的笔法加上好大王的夸张结体,恣意纵横的空间构成形成了极具侵略性的视觉效果,有种一种原始的美感。但也正是如此,李强的隶书表现手法相对单一,正式作品中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对联!这是一种聪明却又无可奈何的选择!我不知道李强的隶书换成其它的程式会是怎样?还能不能带给人这种原始的召唤和冲动?而篆书对联构成和线条则比以前更加从容温润,看上去得心应手。另外,李强一直是书法形式的践行者。从十几年前报纸,英文等拼帖手法的运用,到如今空间和印章的构想,李强的形式感一直是其作品震憾人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这次行书斗方的割裂拼帖,可以说,李强的形式比如今流行的低级色彩拼接高出N倍,这是许多书家望尘莫及的。
还有后面的现代作品,前面几件似乎不完整且有美术化倾向。中间几件宿墨作品冲击力强,构成好,但并没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最后两件彩墨,是如今流行的创作程式,从现代的意义来说,先锋精神早已在人们不断的复制中丧失……
至于画,我不懂,我不说。
罗嗦半天,不过是站在我的立场上说些“不腰疼”看法,不一定公正,却绝对用心,两位的水平如何,早已无须多言。而我对于此次PK的答案,早已在字里行间泄露出来。
[ 本帖最后由 走失的猪 于 2007-10-31 00:59 编辑 ]
回复 #252 走失的猪 的帖子
好!拜读。 em1 em1 em1 face13 em1 em1 em1 真精彩!正如婉约与豪放的碰撞,值得品味的地方有很多、很多...... 愚人拙见:管、李二位方家代表的不是南北问题!而是一个深层次学术流派的问题!乍一看真是不相上下难分高低。其实不然!
先说李,先生的书风个性化很强,有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崎岖荒诞之气象,格调上不让古人!实为当代书坛叱诧风云的一员猛将,真是难能可贵!
再说管,先不谈书风,且谈先生在日课临习和理论修养上能与媲美者甚微!个人书风上先生还是略逊一筹,处于积淀和锻造阶段,愚不敢妄为评论!
从二位方家之间稍作对比不难看出:二位不属于一个流派!走的也不是一路,难下结论!但愚以为,从二位之间能看出中国书坛的两大流派,即:传统派和流行派,李无疑是流行书风的一员健将,崇尚打破传统,注重个性的张扬,以结构崎岖、飞动线条来表现自己的性情,属于宣扬感情至上!这是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个性宣扬崇尚流行时代下的产物!而管则是崇尚传统,把民族文化的传承性看作为书法发展兴盛的第一要务,注重传统文化的积淀,讲究以文养书,现抑制个性的张扬扎实苦练基本功,从传统中来到传统中去,深信继承是创新的前提!这无疑管是传统派。属于传承至上!两家书风各有千秋可互利互弊相互补充,在当代这一时期也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高低之论可先置之一旁,且关注其当今书法的发展和渊源流变之路。
因而,愚以为今借南峻北强这一话题当代书坛应该进行一下深层次反思!从历史的角度寻找书法得出路!em23 em23 em23 em23 em23 em23 em14 em14 em14 em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