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49 老乐 的帖子
中午我喜欢老乐的.....呵呵em22 em22 南峻北强,好概念!南峻有清俊娟丽之风,得江南灵秀之气。
北强有吞吐写意之魄,得东北冰雪之魂。 向二位老师学习!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原帖由 残荷听雨 于 2007-10-28 11:58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一个是帖派,一个是碑派,其实没有什么可比性。现在我来评论一下管峻老师的书法作品。说实话,管峻老师之所以能够在近几年很抢眼,并不全是因为他的书法水平有多么高。管峻的书法写的最好的是他的小楷,他的隶书只能说一般,行书则还没有入门。我现在只评论他的小楷,管峻的小楷用笔爽利,结构严谨,但是缺乏变化,当然也不是象刘砖匠一样毫无变化,应该说管峻只是具备了很好的写小楷的基本功,但是当代能写管峻这样的小楷的大有人在,天赋好一点的青年书家,用不着几年的功夫即可,即是在管峻的母校南京艺术学院,这样的人也很多,我见过南艺的一个叫朱圭铭的人写的小楷,说实话,确实不比管峻的差,甚至还有超过的地方。所以管峻的成功还有环境的因素,一是当代书法的整体水平并不高,甚至有误区。不说普通老百姓,就连启功等人也一直奉行结字为上的理念,书协的许多副主席、理事都是结字为上派;加之管峻的用笔也很到位,使得管峻得以成名。另外,管峻缺乏艺术家必须具有的自信,一个写书法的人,没有必要向余秋雨那样的外行献媚讨好,在书法上,余秋雨什么也不是。
基本赞同此帖的观点,评批得也相当到位。
两位都是当今知名的青年书家,我也关注有年。
通过PK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是更加提升两位的知名度(有人称之所谓的“炒作”)?
还是通过对两位的比较、分析、思考,形成理性的认知,从而,对与会者,有借鉴、启发、互补的作用与意义?
我想主要还是后者吧?
由于两位取法的不同及其对待书法“何以才能成为艺术”的判断不同,所形成的面貌是有很大差异的。
有必要提出这样的疑问:
所谓书法,是否只要把“字”写的“美观”、“漂亮”了,也就艺术了?
书法的艺术个性与创作高度,表现在作品的哪些方面?
诸如此类的问题未搞清,又怎能凭感觉和各自的喜好往下“高手”的结论?
即使只在两位中PK,是否应由高低的差别?
暂说这些。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10-29 14:58 编辑 ] 南峻北强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是有其现实意义的,作为一种传统的记录方式,我们觉得应当继续下去,这是对文化的一种回归和继承的努力,其次作为正在成长的青年书家,管峻和李强具有表率作用,我觉得他们不仅是书法本体的表率,更是个人努力奋斗的成功典范,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勤奋、拼搏、自强、自立,正是我们时代优秀青年的特征,是榜样,这一点同样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南峻北强是时代是特征!
南峻北强是书坛青年一代的表率!朝气!自信!自强!可以说未来无限风光!
[ 本帖最后由 丁剑 于 2007-10-29 15:06 编辑 ] 雅者,书法之“隐”,以章法墨法笔法求之,则人人观而知之,是为小雅;如管峻者是。
李强,以雄强之风,文儒雅之气,看似张扬,实则内敛,可称大雅。
所以我支持李强! 谢谢em13 em13 em13 em13 各有千秋! 原帖由 残荷听雨 于 2007-10-28 11:58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一个是帖派,一个是碑派,其实没有什么可比性。现在我来评论一下管峻老师的书法作品。说实话,管峻老师之所以能够在近几年很抢眼,并不全是因为他的书法水平有多么高。管峻的书法写的最好的是他的小楷,他的隶书只能说一般,行书则还没有入门。我现在只评论他的小楷,管峻的小楷用笔爽利,结构严谨,但是缺乏变化,当然也不是象刘砖匠一样毫无变化,应该说管峻只是具备了很好的写小楷的基本功,但是当代能写管峻这样的小楷的大有人在,天赋好一点的青年书家,用不着几年的功夫即可,即是在管峻的母校南京艺术学院,这样的人也很多,我见过南艺的一个叫朱圭铭的人写的小楷,说实话,确实不比管峻的差,甚至还有超过的地方。所以管峻的成功还有环境的因素,一是当代书法的整体水平并不高,甚至有误区。不说普通老百姓,就连启功等人也一直奉行结字为上的理念,书协的许多副主席、理事都是结字为上派;加之管峻的用笔也很到位,使得管峻得以成名。另外,管峻缺乏艺术家必须具有的自信,一个写书法的人,没有必要向余秋雨那样的外行献媚讨好,在书法上,余秋雨什么也不是。
基本赞同此帖的观点,评批得也相当到位。
两位都是当今知名的青年书家,我也关注有年。
通过PK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是更加提升两位的知名度(有人称之所谓的“炒作”)?
还是通过对两位的比较、分析、思考,形成理性的认知,从而,对与会者,有借鉴、启发、互补的作用与意义?
我想主要还是后者吧?
由于两位取法的不同及其对待书法“何以才能成为艺术”的判断不同,所形成的面貌是有很大差异的。
有必要提出这样的疑问:
所谓书法,是否只要把“字”写得“美观”、“漂亮”了,也就艺术了?
书法的艺术个性与创作高度,表现在作品的哪些方面?
诸如此类的问题未搞清,又怎能凭感觉和各自的喜好妄下“高手”的结论?
即使只在两位中PK,是否应有高低的差别?
暂说这些。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10-29 15:04 编辑 ]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