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代昆 发表于 2007-8-5 21:50

名下无虚士,尺翰亦风流---韩国钧朋僚函札(近现代名人书札)

邓代昆 发表于 2007-8-5 21:51

黄炎培(1877--1965)
号楚南,改韧之,又改任之,笔名抱一,江苏川沙(今属上海)人。1900年入南洋公学。翌年与蔡元培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后因宣传革命被捕下狱。1903年出狱后赴日本。归国后历任川沙县视学,劝学所总董,江苏教育总会常任调查员。1905年秋加入同盟会。1916年组织职业教育研究会。1909年任江苏省咨议局议员。1911年11月任江苏都督府教育司司长。1913年后,任教育部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教育会会长。1917年5月,与蔡元培等组织中华职业教育社,创设中华职业学校。1919年2月,与陶行知主持中华新教育共进社《新教育》月刊。“五·四运动”时。以教育会负贵人身份召集上海各校校长开会声援,并发动全市罢市罢课斗争。1921年3月,被教育部聘为国立东南大学校董;7月任江苏义务教育期成会副会长;12月任中华教育改进社董事。1924年6月,任私立青岛大学董事:9月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1925年2月任太平洋国民会议中国筹备会副主任。1927年任上海申报馆设计部部长。“九·—八事变”后创办《救国通讯》杂志,宣传抗日救国。1932年1月被聘为国难会议会员。淞沪抗战后,发动上海各界上层人士组织上诲市民地方维持会,任秘书长。1933年任世界文化合作中国协会筹备委员、常务委员。1937年任国防会议参议员。1939午3月,被聘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地党政委员会委员。1941年代表职教社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任中央委员会主席。1944年9月任民盟中央常委。抗战期间,连任第一至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5午7月,为促进国共合作访问延安,回重庆后写了《延安归来》一书;12月与章乃器、胡厥文等发起组织中国民主建国会,任主任委员。1946年1月,作为民主同盟代表出席政治协商会议;同年12月任民主建国会理事长。1948年与民主建国会领导人秘密举行常务理事会,决定响应中国***的“五一”号召。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轩工业部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席等职。著有《教育考察日记》、《黄海环游记》、《中国教育史要》等。

邓代昆 发表于 2007-8-5 21:52

名下无虚士,尺翰亦风流---韩国钧朋僚函札(近现代名人书札)

邓代昆 发表于 2007-8-5 21:52

名下无虚士,尺翰亦风流---韩国钧朋僚函札(近现代名人书札)

邓代昆 发表于 2007-8-5 21:53

名下无虚士,尺翰亦风流---韩国钧朋僚函札(近现代名人书札)

邓代昆 发表于 2007-8-5 21:53

名下无虚士,尺翰亦风流---韩国钧朋僚函札(近现代名人书札)

邓代昆 发表于 2007-8-5 21:54

康有为(1858--1927)
原名祖诒,宁广厦,号长素,别号更生,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世称康南海或南海先生。自幼学习儒家思想,1879年(光绪五年)开始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文化。1882年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未取。南归时途经上海,购买大量西方书籍,吸取西方的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政治观点,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1888年再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并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1891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弟子有梁启超、陈千秋等。1893年中癸巳科举人。1895年入京会考,得知《马关条约》签订后.联合1300余应试举人联名上万言书,即“公乍上书”,要求拒签和约,变法图强。同年5月中进士,授工部主事(未到任);7月与梁启超等创办《万国公报》(后改称《中外纪闻》),旋又在北京创立强学会和《强学报》,鼓吹变法图强。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再次上节清政府要求变法维新。1898年1月,光绪皇帝令其条陈变法意见,他呈上《应诏统筹全局折》,又进呈士所著《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二书。同年4月与梁启超组织保国会,号召救国图强。6月16日。被光绪帝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任命为总理衙门章京,准其专折奏事,筹备变法事宜,史称“戊戌变法”。同年9月,由于慈禧太后干预,维新运动失败,康被迫逃往日本,其弟康广仁被杀,是为“戊戌政变”。其后康自称持有光绪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1899年赴加拿大组织保皇会。次年支持唐才常等组织自立军,进行勤王活动。1902年在印度完成《大同书》。此后几年奔走于北美、南亚和南洋各地,宣传保皇。辛亥革命发后,1912年指使其弟子在上海组织孔教会,出版《不忍》杂志,鼓吹复辟。1913年冬由日本回国,仕孔教会会长,主编《不忍》杂志,宣扬尊孔复辟。1917年支持张勋复辟,拥溥仪登基,并受命为弼德院副院长。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鼓吹复辟清十朝。1927年3月病逝于青岛。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戊戌奏稿》、《大同书》、《康南海先生诗集》、《广艺舟双楫》等。

邓代昆 发表于 2007-8-5 21:54

名下无虚士,尺翰亦风流---韩国钧朋僚函札(近现代名人书札)

邓代昆 发表于 2007-8-5 21:55

名下无虚士,尺翰亦风流---韩国钧朋僚函札(近现代名人书札)

邓代昆 发表于 2007-8-5 21:55

名下无虚士,尺翰亦风流---韩国钧朋僚函札(近现代名人书札)
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查看完整版本: 名下无虚士,尺翰亦风流---韩国钧朋僚函札(近现代名人书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