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墨 发表于 2007-6-6 21:35

原帖由 柳青凯 于 2007-6-6 12:47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刘正成是书坛响当当的人物,他为当代书法所作的贡献必将载入当代书法史.
纵然刘正成有是有非,但一个"伪"字,用的是没有根据的.

不论今后如何评价刘正成先生,在下认为王文是有些过头了。他的这个“伪”字用得有问题。

黔墨 发表于 2007-6-6 21:36

原帖由 冯印强 于 2007-6-6 20:34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所谓批评,应该是指客观公允的评判。它需要批评者针对具体的批评对象,以事实为依据。我没订《青少年书法报》,但从黔墨转载的内容来看,王宏昌缺乏的正是针对性和事实依据,因此结果只能是理屈词穷。
看来, ...

说得精彩!水平高。em1

喜鹊登录 发表于 2007-6-6 21:37

原帖由 朱中原 于 2007-6-2 16:17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王宏昌的批评纯属无端的人身攻击,黔默先生的回应很及时、正确、客观。我们应该有历史观,面对历史,我们应该诚实。不能直面历史的人,也不能直面现实。
从黔墨所引王宏昌那段话中,我怎么也读不出来“人身攻击”的味道。具有历史观,就应该象黔墨先生那样有理有据的反驳质疑,而不是草率地给人扣帽子。

[ 本帖最后由 喜鹊登录 于 2007-6-6 21:52 编辑 ]

喜鹊登录 发表于 2007-6-6 21:50

原帖由 黔墨 于 2007-6-6 11:53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刘正成先生在《中国书法在线》论坛上的回复:
       “还是黔墨先生的文章就事论事,深合我心。我与黔墨网友遥隔万里,素昧平生,但又真像一位老友对我了解透彻无遗。事为天下人做,而且都做在阳光 ...
听刘正成先生口气,大有深意,似含冤屈满腹之味儿。
刘先生的经历和当年乒坛女将何智丽负气出走日本何其相类。
何智丽连中国名字都改成了日本式小山智丽,在和中国对手角斗中畅快地大喊“约西”,显然刘先生还没有堕落到这种地步,不满之际,也只是私下牢骚一句:“中国人不奖我而惩我,韩国人奖我,聊胜于无,其奈我何!哈哈!”。
谁要为小山智丽叫屈,恐怕会招徕一片骂声。
为刘正成先生辩护,我举双手赞成,刘先生必竟尚存热爱祖国、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士人气节。

[ 本帖最后由 喜鹊登录 于 2007-6-6 22:12 编辑 ]

喜鹊登录 发表于 2007-6-6 22:05

原帖由 冯印强 于 2007-6-6 20:34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所谓批评,应该是指客观公允的评判。它需要批评者针对具体的批评对象,以事实为依据。我没订《青少年书法报》,但从黔墨转载的内容来看,王宏昌缺乏的正是针对性和事实依据,因此结果只能是理屈词穷。
看来, ...
又是一位有失公允的批评。
“王宏昌缺乏的正是针对性和事实依据,因此结果只能是理屈词穷”,冯先生这句话很令人费解。
原来您也没读过王的全文,那么最后一句话“王宏昌显然缺乏这种素养”是不是有点攻击人身的嫌疑呀?

[ 本帖最后由 喜鹊登录 于 2007-6-6 22:06 编辑 ]

dou_客龙 发表于 2007-6-6 22:25

原帖由 喜鹊登录 于 2007-6-6 21:50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听刘正成先生口气,大有深意,似含冤屈满腹之味儿。
刘先生的经历和当年乒坛女将何智丽负气出走日本何其相类。
何智丽连中国名字都改成了日本式小山智丽,在和中国对手角斗中畅快地大喊“约西”,显然刘先生 ...
刘更具韧性,和使命感!值得敬重的学者.书家!

丛中笑 发表于 2007-6-6 23:58

原帖由 招雀园主人 于 2007-6-6 16:10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同意琴岛兄的见解。em1 em1 em1
王宏昌对书坛媚洋现象提出严厉抨击,这是他的权利。
黔墨兄对王文提出质疑(进行逻辑和事实的拷问),也无可厚非。

只是一些网友回帖对王宏昌及发表其文章的媒体的过激言 ...
其实黔、招两位版主的批评观点是一致的,招主张不涉及人身攻击的批评,这是一个批评者应具备的品质。而楼主的文章就事论事,以理服人,而且很有风度,并未调转矛头搞人身攻击。

冯印强 发表于 2007-6-8 11:03

原帖由 喜鹊登录 于 2007-6-6 22:05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又是一位有失公允的批评。
“王宏昌缺乏的正是针对性和事实依据,因此结果只能是理屈词穷”,冯先生这句话很令人费解。
原来您也没读过王的全文,那么最后一句话“王宏昌显然缺乏这种素养”是不是有点攻击人 ...
第一,王没有针对性的直指刘先生,
第二,王缺乏事实真相的了解
怎么能够服人?
批评应该有针对性和以事实为依据,在这一前提下,任何事件、流派、人物、作品等都可以纳入批评范围。我说王缺乏这样的素养,原因就在这里。还有,王文的“伪”字用的实在有人身攻击的意味,属于批评大嫉。如此文章被采用,《青少年书法报》也有责任。

喜鹊登录 发表于 2007-6-8 15:07

原帖由 冯印强 于 2007-6-8 11:03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第一,王没有针对性的直指刘先生,
第二,王缺乏事实真相的了解
怎么能够服人?
批评应该有针对性和以事实为依据,在这一前提下,任何事件、流派、人物、作品等都可以纳入批评范围。我说王缺乏这样的素养, ...
你说“王没有针对性地直指刘先生”这句话自相矛盾,又让人费解。

就刘正成先生的所作所为看,说刘先生“授洋衔,获洋奖,炒洋名”事实依据已经足够了,如果让王宏昌再进一步了解事实依据背后的真相,对一个批评者来说实在苛刻。国际书协主席一职是不是洋衔?韩国人颁发的书法奖是不是洋奖?到处宣传自己在国外的书法活动是不是炒洋名?王文中一没揭露刘先生的生理缺陷,二没诬蔑刘先生的人格,三没指名道姓符合批评准则,单凭一个“伪”字就斥之人身攻击,实在有点牵强。

周作仁出任日伪政府要职,就这一点事实来说,定其为汉奸一点不为过。至于他自己表白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被强迫任职的,自己仍怀有一腔爱国情怀,都是白扯。(这只是个比喻,不要和刘正成先生相联系)

如果有人认为刘正成“授洋衔,获洋奖,炒洋名”实在另有隐情,批其为“伪”实在冤枉,完全可以象黔墨那样摆事实讲道理,逐渐去“伪”存“真”,让更多的人认识刘先生的道德和高尚。才是批评的正途。

我就是看了黔墨的商榷文章,才对刘正成先生有了一个综合的认识的。

[ 本帖最后由 喜鹊登录 于 2007-6-8 15:18 编辑 ]

黔墨 发表于 2007-6-8 18:52

原帖由 喜鹊登录 于 2007-6-8 15:07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周作仁出任日伪政府要职,就这一点事实来说,定其为汉奸一点不为过。至于他自己表白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被强迫任职的,自己仍怀有一腔爱国情怀,都是白扯。 (这只是个比喻,不要和刘正成先生相联系)

      感谢喜鹊先生的回帖,但兄的这个比喻放在这里不好,的确是要让人和刘正成先生相联想在一起的。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这样批评刘正成先生,不好也不公! ——兼与王宏昌先生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