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好古
发表于 2012-12-29 15:24
本帖最后由 韩好古 于 2013-1-2 13:44 编辑
28.李木教
李木教、蒋平畴、柯云瀚总是出现在一起,他们可以说是目前福建书坛入展国展次数较多的人员,说实在的,福建那里的书画家除了潘主兰、沈觐寿、郑乃珖等人耳熟能详外,其余的人是没多大的影响了,与清朝统治者实行的爵位累降制度相类似,当今书坛书艺累降的状况也是非常明显,福建不能例外,广东亦是其一,谁能说广东省目前书法创作的水平超越了上一代的容庚、商承祚、秦噩生、麦华三、吴子复等人的创作水平了呢?李木教的字,“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
韩好古
发表于 2012-12-29 15:29
29.刘京闻
刘京闻的字和王厚祥的有点相像,或许都是出于古诗四贴的缘故吧,但刘京闻的字比王厚祥的字少了许多缠绕和飞白,总体来说他写的不算好,也不怎么差,只能说气息尚可,可能是火候不到或者是格调不高的缘故,他的作品丝毫没有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书字虽工拙在人,要须年高手硬,心意闲澹,乃人微耳,下一步该怎么走,就看造化和努力的程度了。
韩好古
发表于 2012-12-29 16:01
30.陈加林
陈加林是贵州的,刚差点记成广东的了,抱歉抱歉,这也是一个以己为法的书法家,有书无法、率意而为是他草书的一大特点,此可谓下笔“枯涩拘挛、苦迫蹇钝、终无佳境”是也,“夫任笔成形,聚墨为势,漫作偏欹之相,妄呈险放之姿,疏纵无归,轻浮鲜著,风斯下矣,复何齿哉”!
闵庐
发表于 2012-12-29 21:15
回复 33# 韩好古
评价的精彩!!!卓见的的!!
韩好古
发表于 2012-12-30 16:41
31.陈大中
陈大中的位置好,但是字儿写的却一般,为什么目前中国美院的这些博导、教授们目前的书写水平(学问先不说)就赶不上或者超越他们的老师潘天寿、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等人呢?目前的这些教授们是不是也“书艺累降”了呢?“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一代人可以说是弟子必不如师的典型,在这两幅“一半印屏、一半书法”的书法作品中,作者似乎在追求一种高古浑穆的气息,但一字一印的轮番镶嵌却将作品的格调降到了冰点,书法创作欲天然自工,笔圆韵胜,实不易也。
韩好古
发表于 2012-12-30 16:50
32.陈扶军
陈扶军的字,和前面提到的好多选手类似,故作苍茫,大大咧咧,好像和李强的字有点像呢,是不?“作书当有馀地,无馀墨;当有馀情,无馀形”。此类矫情做作之作,应展览需要夺人耳目而已。
韩好古
发表于 2012-12-30 16:56
33.陈忠康
这是一个说多了会惹人的主,这里说的只是个人狭隘的看法,说他是当代帖学的代表人物或者是巅峰和经典,似乎还为时过早,20世纪以学帖为主进行书法创作的人除了沈尹默、白蕉、潘伯鹰、吴玉如、启功等人之外,谁还会载入史册呢,陈忠康的作品以学陆柬之、赵孟頫等人为主,“攻一帖为当家,若不能生发,流而为绣工描样。集众美为大家,若不能取裁,流而为乡愿媚世。一为浅俗,一为时俗,俗等耳。”
http://bbs.shufa.org/images/default/attachimg.gif
韩好古
发表于 2012-12-30 17:03
34.戴 跃
戴跃和郭际都是四川的,不看这次的展览,真不知道他的字是什么样的,如果说这个横幅上的20多个印章我们可以作为印屏来欣赏的话,条幅上的错别字则是目前书法创作中众多人士挥之不去的梦魇,抄古人诗词而错误百出的人何止戴跃一个人呢!这样的字不说也罢。
韩好古
发表于 2012-12-30 17:10
35.洪厚甜
张景岳、洪厚甜、刘新德等人都是四川书坛的中坚力量联盟,洪厚甜的书法以楷书居多,这次参展亦不例外,与平常见到的洪厚甜的书作不同,这次他还有个草书横幅参展,这幅字好像有点徐渭的味道,是吗?仔细看一下,没什么可观之处,聚墨成形、粗头乱服、设使强而至于“古穆”者多矣,要在草书创作上有所发展,洪厚甜要走的路或许还很长很长。瞌睡了,不写了。
韩好古
发表于 2012-12-31 12:11
36.嵇小军
嵇小军的艺名叫苑珍是吗,记不清楚了,好像有这么回事,他的书法创作以行草书为主,这次参展的草书作品横幅有黄山谷的影子,当代学黄山谷草书的人,周慧珺临摹的不错,陈新亚运用的不错,嵇小军的字里好像还欠缺点什么,或许正如他说的那样是“惊诧的视觉效果不完全符合书法艺术表现”的缘故吧,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感情的流露可能是一种浅薄”,怎么样才能使书写的作品显得厚重呢?愿大家一起思考。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