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相斌
发表于 2011-9-3 16:10
华喦的知音、忘年交徐逢吉说华喦“一生实以诗鸣,画犹绪余耳。”清代文士陈汝霖为华喦诗才所折服,称华喦“诗成无句不风流。”客观地说,华喦画作已蜚声中外,享有盛誉,而他的诗名,与他同时代的厉鹗、郑燮、魏禧等人相比,则为逊色,何也?其中原因之一,是推介不够。《离垢集》在乾隆年间问世,道光年间有刊行本,自此之后,几无印刷商家问津,散落在民间的珍本寥寥,又兼年代久远,渐为人疏,难以广为流行。今逢盛世,地方志专家唐鉴荣苦心孤诣校注《离垢集》,上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付之重印,实乃是一件有益于抢救、保护、弘扬珍贵文化遗产的盛举,有其功焉。
通联:364200福建上杭县文化馆
毛相斌
发表于 2011-9-3 16:23
本帖最后由 毛相斌 于 2011-9-3 16:29 编辑
重步書生意氣韻並寄
琴心迤逦接雲屏,遍讀鴻文齒亦清。
渝水觀來何澹澹,竹林坐老忘營營。
借君大韻誠堪問,捨此幽懷哪得縈。
他日相逢休更惱,一詩吟罷已牽情。
毛相斌
发表于 2011-9-3 16:27
步十三不靠韻並寄
道骨仙風空養之,每因時事動繁思。
名心肯讓幽人后,史筆長嘆猛虎時。
稟性文章真跌宕,湘山浙水兩雄奇。
因君每向竹林坐,愛此清芬冷入脾。
毛相斌
发表于 2011-9-3 16:30
歲末寄柳堂用书生意气韻
湘蓮玉帛結椒屏,寄與騷人一味清。
杜法久耽騰變化,鄭琴孤抱倍脩營。
詩題葭想墨猶艷,寒潑梅花香更縈。
願得君懷長若此,不因雪落減心情。
毛相斌
发表于 2011-9-3 16:34
詠楊花
愛此春風好,河灘萬點星。
肯緣山水綠,不逐犬羊腥。
清燕朝還暮,流雲奔復停。
都來憐潔白,未許化新萍。
毛相斌
发表于 2011-9-3 17:34
悦石经典语录:
1、文气对于用指画画的画家来说摆在当前最重要的位置。
2、不要动不动就画大画,小画能画好就是本事,小画画不好大作品也值得考虑。
3、对于文人画的偏见太多,偏见多,正确认识也有局限性,好像就把过去文人茶余饭后的信笔涂抹都当成了文人画了,其实是不对的。
4、流行书风自古以来都有人这么写,它不是现在就有。
5、流行书风它也有它的优点,它是为了破以前书界的一种沉闷,想把传统的一些尘俗脱掉,这都是对。
6、装饰性毁掉了中国书画最根本的东西。
7、如何在大的社会环境下学习中国画?章太炎先生说得好,就是“国故”,在学习国故、整理国故过程中要适当接受外来的文化,这对时代有益。
8、我一直提倡的一个观点就是,学画的人一定要先把字写好。在写字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绘画的规矩,在写字的过程中要琢磨行笔,琢磨点画,如果把行笔和点画用在画上,那么画就立刻升华,这与在纸上单纯的画线感觉都是不一样的。
9、中国画线的表现启发都是从书法上来的,但是想把书法写出味道来也没那么简单,肚里没有几卷书写出来的字也是没有味道的。
10、“艺术语言”的说法用在中国书画上是不准的,因为他是舶来品,用舶来品来简单界定中国书画有一定的困难。
毛相斌
发表于 2011-9-3 17:34
悦石:在中国绘画史上,指画自古以来就有,就是没有流传,明清以来有一些流传下来,但是都不太有名,我们偶尔在拍卖市场能够见到,画的都很好,就是名气不是很大。我们看画史记载,唐代张藻“摸索卷素、以指代笔”,就是将他推为指画的鼻祖,在这之前肯定就有人在不方便的情况下就“以指代笔”,过去的笔头都短,笔毛都很硬,软硬毫与手指的发挥没有太大的区别,关键是在你的运用中要巧妙,发挥手指的特有功能,也是与用笔一样,正侧顺逆手上的部位都要用得上,都是很丰富的,并不是局限的说画细的用小拇指,大的用大拇指的简单用法。现在由于大家见到的好的指画作品少,历史上出现的人物也少,难度也大,如果对笔的掌握不是很娴熟的情况下就不能理解用指的丰富性,这是一个局限性。另外就是指画容易堕入江湖,好多指画都流于江湖,就是很俗,大家见到江湖上的指画很排斥。其实历代都这样,有些人趋于表演性,指画、舌画都搞成了江湖,这就跟中国画一样,中国画即使拿毛笔,有些人画的也是很恶俗的,但是拿笔画画就没什么人说,指画一俗的话大家就说江湖,其实都一样,不管用什么样的工具,都要雅,雅的话就有可看之处,用笔不雅的话也是一样的,所以说品评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标准就是一个,达不到这个标准,不管是指画还是用笔画的画都不入流。要想入流,就要提高修养,这样才会有可观之处。对于指画的研究和发展,历代都是很透彻的。我们看一些大名家都会对毛笔进行修饰,比如把毛笔笔毛截成一半,或者把笔毛芯拿掉,其实都是为了求笔的变化,由于普通的毛笔达不到他想达到的效果,希望把笔的运用发挥到极致,如果笔还发挥不到,用手指试试也未尝不可,所以说都是相通的,修毛笔为什么呢?就是为了改掉毛笔的好多不足的地方,其实也未必,有的人成功了都是好的,不成功的就是不好的。我们说的这几个方面,其实就是说毛笔与手指画画的内在思想是一样的,表现的方面也都有共同之处。不管是借助于什么工具,只要是不背离中国书画的基本要求都是好的。用指作画最重要的就是要文气,这对画家的要求就是高一些,文气做不到,出来的东西就是野,不入流。文气对于用指画画的画家来说摆在当前最重要的位置。
毛相斌
发表于 2011-9-3 18:26
秋风亦步冰心后, 细雨抒怀怎解忧。 酒醉方休伤恨句。 今宵秉烛夜还幽。
毛相斌
发表于 2011-9-3 18:55
1,十指梳头 60次以上
2,转动眼球 上下左右各36次以上
3,叩牙卷舌 各36次以上
4,拇指揉鼻 60次以上
5,轻揉耳廓 辅以提,拉,捂耳朵各36次以上
6,按经揉穴 主要按摩心包经以及合谷,足三里,涌泉穴
7,伸屈四肢 下蹲的同时举臂30次以上
8,轻摸肚脐 顺逆按摩各100次以上
9,收腹提肛 60次以上
10,蹬摩脚心 左右脚互摩各60次以上
毛相斌
发表于 2011-9-3 18:58
西風灞柳長安月,燕剪一簾好夢香。不羨鴛鴦仙侶伴,只揮翰墨度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