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8-5-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9858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顧愷之的遊戲人生
- ~4 ?' D5 ~9 t, \% p3 `■龔敏迪
& L Y+ m2 E* O! N6 c, r8 ]/ {! X9 Y5 D, c' [
2 S1 o- y4 ~5 r( j7 k6 Z6 ]) O4 N( U7 w; _! X: ~, ]' Y. S
歷史上留下有關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的資料並不多,但在這些很有限的資料卻不僅留下了諸如吃甘蔗「漸入佳境」等典故,還栩栩如生地展現了他好諧謔的癡與黠。 4 c5 p# G) U! g, Y& l
# G8 \3 X8 y* f 《晉書》說他「癡黠各半」的是他的上司桓溫,而他的癡,卻是癡得奇妙,不僅引人發笑還令人難忘。比如給人畫像,偏偏選擇有眼病的上司殷仲堪,殷仲堪不肯讓他畫,他說服殷仲堪道:「明府正為眼耳,若明點瞳子,飛白拂上,使如輕雲之蔽月,豈不美乎!」殷仲堪被說服了,但我們不難想像那幅畫像臉上有一道飛白的滑稽相;當時另一位大臣裴楷,以風神高邁、容儀俊爽著稱,時人稱他為「玉人」,唐人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記載:顧愷之給他畫像時,卻偏偏要在嘴上無毛的裴楷「頰上加三毛」,還一本正經地對他說:「楷俊朗有識具,此正見識具,觀者詳之,定覺神明殊勝。」 ( p+ ]/ D, w. F0 r, B7 Z# ?
8 w/ K& O) ^' q3 Z, l: @
「好矜誇」,則是他博學多才藝表現出癡的另一面,最著名的是在瓦棺寺畫維摩詰的故事,當時大家應募捐給廟裡,沒人超過十萬,而他竟然說要捐百萬!因為他「素貧」,所以「眾以為大言」,結果卻是他花功夫為廟牆上畫了幅維摩詰像,讓來觀畫的人出錢「第一日十萬,第二日五萬……」,不一會兒就得了百萬!可以說是很爽地玩了一把。不過他的「 好矜誇」也有被人戲弄的時候,義熙初年,他做官為散騎常侍,官衙與謝瞻的官衙連在一起,於是兩人常常在月下長詠,謝瞻就常常隔著屋子讚賞他,弄得顧愷之很興奮。謝瞻卻要睡了,於是就讓人代己繼續稱讚,顧愷之沒有覺察,一直興奮地吟詠了一夜!
7 {' v$ D/ P/ g. ^- F) R+ L. r( b* u- a( b! Q
桓溫是顧愷之的上司,顧愷之就躲不開與桓溫的兒子桓玄的交往,比如在一起玩玩文字遊戲,說說:「火燒平原無遺燎」、 「白布纏根樹旒旐」、「投魚深泉放飛鳥」、「矛頭淅米劍頭炊」、「百歲老翁攀枯枝」、「盲人騎瞎馬臨深池」之類是不礙的,但真要和桓玄這樣的高幹子弟一起辦事就不行了,比如他曾經把自己的精品畫,加封題後存放在桓玄處,後來桓玄從櫥後打開竊取了裡面的畫,然後又似乎原樣地歸還給顧愷之!面對這樣的無賴,已經是無理可說,就是有理也無處可說了,除了認倒霉還有什麼辦法呢?於是顧愷之只好強笑打趣說:「妙畫通靈,變化去矣!」還裝作好像真的是這樣認為的。類似的事以後還在柳公權身上發生過,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記載說:柳公權發現一箱銀酒器,被家裡的收藏人海鷗龍偷了,他只說了句「銀杯羽化耳」就「不復更言」了。雖然兩人的境地不同,但兩者的心知肚明是肯定的,只是不願意再糾纏此事罷了。 9 _# d5 P: M- K0 i e2 }
. T! `7 P+ M7 u/ O" m9 H 因為他的詼諧,當時和他接觸的人都很喜歡他,願意和他接近,這是因為這種遊戲人生的詼諧是不以過分傷害別人為前提的。但桓玄卻利用他的好詼諧、愛遊戲,又一次地傷害了顧愷之。這齣戲的開場是:桓玄拿了一片柳葉對顧愷之說:「此蟬所翳葉也,取以自蔽,人不見己。」不用說這是在開玩笑,所以顧愷之配合他演戲,作了「引葉自蔽」狀,可是桓玄卻故意裝作沒看見,對著他撒了一泡尿!遊戲玩到這個地步還有什麼好說的?面對這種不幸,顧愷之唯一的辦法只能是再一次裝傻,好像真的相信桓玄看不到自己似的,還把那片柳葉和他遊戲人生的無奈和悲哀一起藏了起來,而歷史的資料也都把這種無奈和悲哀掩蓋在了字裡行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