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174|回复: 0

马遂林烩面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6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马遂林烩面印象
文=薛明辉
- o4 m; t+ G7 }
9 N5 ^3 _0 o3 {3 l0 Y烩面在河南的小吃中一直占着主导地位,就那么简单的手扯面,在羊肉汤里煮熟,放上羊肉、香菜、海带,愣是风靡了几十年。究其原因,是因为简单的烩面中,包括了菜、肉、面、汤,一碗下去,什么都有了,所以能经久不衰。
$ B% H) E4 a8 @+ g8 U# ]8 g+ G0 P: c
马遂林烩面是登封的老字号烩面了。大概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马遂林烩面就在老街图书馆隔壁开业,当时用的水是街边的水井,水井就在烩面馆的前面。有时去吃烩面,会见到店主马遂林穿了蓝色的大褂,在井边汲水。. x5 y1 t; v* S! S
! I8 G5 D! I+ ^4 R9 O( [
当时的烩面还属于高层次的消费,那时去的人都是有固定收入的人。烩面大概是六毛一碗,吃得一碗,要回味多时。马遂林烩面的特点是,面白而筋,羊肉切为丁,汤浓为乳白,里面放海带、粉条、芫荽,上桌时浇小磨香油,羊肉的香味和麻油的香味交织着芫荽的香味,未曾入口,便已馋涎欲滴了。
* Z) v& L8 K" _) L$ X" n, f8 P9 g& W& W& F, }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老城改造,马遂林烩面也迁了新址。在今天的崇高路与少室路交叉口处。今天看来,此处人声鼎沸的,那时却感觉远的很,骑个自行车跑老半天才到,就在马遂林的院子里吃,条件很简陋,可阻挡不住人们的热情,照样小院子里面是坐的满满的,去的晚了,对不起,就要等位置了。' b0 I6 N# h- g: w

2 ]* W- Z  {' c) }! l- P9 w& e' G店主马遂林个子不高,戴了个穆斯林帽子,瘦瘦的,不爱言语。去的时候,老是见他在干活,甚至是干和煤这样的粗活,虽然那时候店里已经雇了许多人了。马遂林喝酒,据说酒量很大,每天干活歇息时候,都要拿着劣质的白酒灌一通,每天要喝一斤以上吧。/ Y) h0 }0 o6 N+ |  ?" K8 s/ q- c

5 p& O! {0 c+ M% f0 G% m& s90年代,是一个转型期,小城里的餐饮也在雨后春笋般的开了许多,小城的餐饮也有模有样的开始全面发展,但马遂林一直还处于烩面的霸主地位。有一段时间,我不愿意去吃马遂林烩面。原因很简单,就是那里的烩面还像刚开始那样,自己去厨房的窗口去端烩面。刚出锅的烩面汤汤水水的,热的很,以前吃烩面是高层次消费,自己去端饭,好像是计划经济时代都那样的。可现在,谁还愿意自己端饭,反正,我是不愿意自己去端。顾客是上帝嘛!
+ ^' s' E1 r+ i' R$ Q1 H8 h( k0 Z: C* n1 X3 F" J
后来可能像我这样的主顾意见多了,马遂林烩面馆终于有了服务员给顾客端饭了。进入新世纪,马遂林烩面的生意依然红火,并且开始扩张,把隔壁邻居的住房花了不少银子也买了过来,一并使用,店大了,可人照样多。正饭点的时候去,还是需要等。
7 I+ @7 ]& ]/ q9 L1 m3 f- m+ g  j5 n1 `
马遂林的酒瘾越来越大,据说晚上小解,也要喝些酒再睡。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酒。这样的喝法,肯定是要出问题的,果然,大概是1998年左右吧,马遂林因为喝酒导致的肝病去世了。死的时候,还不到60岁。我的一个朋友说,老天爷是看他做烩面做得好,把他给收走了,专门去天国服务老天爷去了。
# T+ M& j  c; v  D2 t+ O# k$ N- X9 c4 S
马遂林死后,他的儿子马孬接受了他的衣钵。马孬是个年轻人,不知道出于什么想法,把马遂林烩面馆的招牌摘掉了,改为“马记烩面馆”。岂知,这样一来,生意每况愈下,半年后就萧条起来。马孬找了高人指点,人家说,马遂林只有一个,马记只要姓马都可以称为马记。马孬如梦方醒,过了一段时间,又把马遂林烩面馆的招牌挂了起来,生意这才又逐渐好了起来。/ ~6 l+ v: \/ H+ p+ I$ J5 ^$ g/ _

) U3 D2 M1 j5 w% F4 ?: Z4 Y现在的马遂林烩面馆,生意依然火爆。饭店的装修根本谈不上,只是白墙,普通的桌椅,好一点是有了空调。外面的饭店是先吃饭后算账,这里却依然是先付费再吃饭。烩面是先买了票,送到窗口,然后等待服务员叫号。叫到谁的号,谁应一声,然后服务员咚的一声把烩面重重放在桌子上完事。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去吃,朋友饭量小,我正在瘦身,便商量做一大碗分开了吃。把想法说给服务员,服务员大声呵斥,给你们碗,自己分!我咽了口唾沫,没说什么。哎,谁让人家是老店呢!
' d7 p; U% `+ ^# }; P3 K" |* c
( m  O0 z2 `3 U  F' f) L马遂林的烩面生意做的很稳当,无论外面的烩面怎么变,这里烩面一直保持着那种你第一次吃的那种感觉。肉还是丁,没有多,也没有少;面还是筋道,汤还是鲜美。在大谈文化传承的今天,这无疑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这正是马遂林烩面独到的地方,人们往往吃着吃着,就会感慨当年的往事来......

0 K; B8 ]  s5 m+ O1 E0 D3 `  M+ K0 H2 p: @$ o: D. O/ o
[ 本帖最后由 薛明辉 于 2008-7-26 14:31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