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06-7-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52
- 点评币
-
- 学币
-
|
原帖由 黑白山人 于 2008-7-25 09:44 发表
- k+ j. B2 h8 _, f6 x国展的格调不高 其根本还在中国书协在中国书法的导向上出了问题 说的的不客气一点 主席张海就有问题 他一登台就将其同党李刚田调往<<中国书法>>任主编 这本无可厚非 也算人之常情吧 李的能力高下暂且不论 然就是这本中国书协最具权威的书法杂志副刊上竟出现了曾翔的东西 (恕我用东西不用书法 因为他的创作不是书法) 的确令人目不忍睹 我实在搞不清是李刚田的脑髓里出了问题了 还是我的脑髓里出了问题 本来曾翔他自己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去 那是他自己的事 但把这种“鬼画符”搬上权威杂志那就是导向问题了 难道曾翔所写的这些不伦不类的东西就是中国书法的方向吗 我担心青少年都跟着曾翔这样写的后果啊 长此以往书将不书 书展格调不高还有一重要根源 就发生在现在国展评委的身上 你仔细想想 他们中间多是流行书风的代言人 多是曾翔之流的同伙 (他们的作品本身就差强人意) 你说国展的格调能高吗 ; h7 D* q5 M0 \. ?% ]
\$ Q2 D6 k4 M9 a" x/ U" m' v2 O
1 p9 `( n, {1 O5 d, t
3 H2 n8 u, P5 W- {
em4 em4 em4 肯定是你的脑髓里出了问题
* @7 _; e. o: Q8 [. y* T
# z5 Q% V' E0 {- D) Y* z5 r6 e1、既然理解是“人之常情”,又何必以此说张海“就有问题”?矛盾。4 k% q/ I! a) J6 c4 `3 R, w6 e
% g. _9 K( [+ ?7 B- F5 Z
2、发表了曾翔几幅字就存在导向问题?这帽子扣的实在太大也实在是杞人忧天。
8 R3 U9 g5 [ W! ~+ m6 X: `+ Q9 o2 @. D; S9 s/ v
3、刻甲骨的一定想不到以后的钟鼎、石鼓,铸造钟鼎的一定也想不到后来李斯会简化出小篆。 i) r* U9 S" ^ |
没人会给王羲之指出写字的方向,王羲之也万万想不到他的字会影响后代数千年。
3 k' D7 P: ?: j+ `9 M3 x; [+ s 什么是书法的方向?谁又能代表书法的方向呢?
+ ?9 l& w6 ]8 @; [, C0 x 这个存在于未来的方向,今天的曾翔代表不了,今天任何一个书法家也同样代表不了。谁也不能说谁写的那个就是“中国书法的方向”。
+ ~) ~1 R7 E; h& {4 z “方向”需要时间检验,需要实践证明。凭自己喜好认为这个是方向、那个不是方向,其结果只能是哄哄自己。
& e( J Q: r# L+ q* w( [( w( o' Y! o. i9 i6 B/ [) q+ u$ n0 w
5 j9 C, j+ N5 T& r4、所谓担心,大可不必。相信谁都有自己的喜好,更有自己的头脑。
) R& p& p1 l# w# _0 W4 B
5 o8 o5 R$ A; @' l5、现在的国展评委“中间多是流行书风的代言人 多是曾翔之流的同伙”?这种说法如果不是个人主观臆断,又有什么根据呢?即便真的如此,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流行书风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被人批判,10几年过去了,书协早已从沈鹏、刘炳森、刘正成换成张海了,但“流行书风”的代言人依然存在,其“同伙”依然占据着评委的位置,这说明什么?这不正好说明“流行书风”根深蒂固、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吗?一个被时间和实践证明批不到的东西,是不是就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呢?这种要求不正是当代书法的特征和方向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