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05-10-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6015
- 点评币
-
- 学币
-
|
"假如一个省有30个初评名额,最终在终评时只上了不到10件,那么这个省的书协脸上也无光。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省书协为了推出更多的新人,也为了展示新人培养的成果,起码绝大多数会选择高水平的新人作品进终评。"- @. s; r4 P5 H% B* e. W$ r
# ^1 Z6 ] O7 |$ I- B
}; E7 D1 ?1 G# w! T* h老王看来是个很单纯的人,话说得很冷静,
; ^6 C2 V$ A( p不过上面这段话看着很有道理,但想问题还是太简单了,
8 T6 @2 b, t8 J你忽视了几点:
& F0 Y& ~# U; Y" x5 j# k中国人的复杂性,
. ?0 Y! c! {5 @ s0 A3 G中国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5 C( Z# p3 Q; g中国书法评审的复杂性.
0 q! M K5 H, b3 _6 L8 x3 `
: \) q }- c7 m, j0 f# L2 E; @单说评审,6 R7 p: T4 b+ |; U) }8 }, s S+ k
每次国展都有初评落选作品比获奖作品好的,& v7 |" ]& K; K3 l4 B `+ |5 I. Q
所以审美这东西是很难说的,
8 h0 G/ o) N/ b( {一是评审的尺度不同\二是评审方法上的差异.三现在作者水平都很接近.
/ ^4 f/ {# t# r j! m每个因素都能导致评审结果的迥然不同," T( S6 C% j8 b
有人说上与下就象遭遇地震,有的人死了,有的人活着,决定生死的不完全是你的本事; V" s, ~- m$ Q! A0 F1 e5 Q5 X
省里就算将大家一致认为最好的推到全国, h4 p: \% [0 X0 ? {2 [
但到了全国统评时很可能完全是另一套不同的审美.这是不可避免的.) k$ P0 }- U: G# Q
这些道理省里的评委们都不是傻瓜,都很清楚的:谁认真谁傻!
! B8 m* G9 a/ t$ H1 U6 A, }因此你上面的这一段话仅仅作为一种理想存在,现实是不可能的.
4 k) D2 ~% n; k- L
7 A1 C& i' Y; M; ]( c2 g, T2 `总之在我看来,
5 j! e+ m: ?2 |6 e中书协将这初评分到各省去看似权力下放了,6 e d2 \! o: g7 f
给人的态度就是:这拉杂事我不管了,让省里折腾去,( \0 Z% y/ j# u3 d
其实质是对广大书作者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
1 F. \; L6 E# ?- r2 Z8 O3 _
7 y' U+ P+ w/ e* _$ }/ b( ]2 z+ Z* ^) X: e# n; U* Y. {0 ]- ^
em13 em13 em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