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生活在现代的书法爱好者应该是很幸福的,能够欣赏到历代经典的书法碑、帖,但是如何欣赏、学习这些碑、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非常重要。启功先生在《论书绝句》里面有这样两句诗:“透过刀锋看笔锋”、“半生师笔不师刀”。这里的“师笔”、“师刀”怎么理解?
从前没有摄影、影印,碑上、帖上的字都是刻出来、拓出来的。一个笔画,至少要上下左右四下而刻成,让人看了觉得是方块,实际上在写者只是一抹而成。近人便说古人用“方笔”,不用“圆笔”。这是用锥形毛笔画出方形笔画,这样写字,每笔描成方形,不应是运笔写字的常道: 一块碑上几千个字,如果每笔都这样画。那多么久远才能写完呢?启功先生认为古碑“笔道”刻成方块形状的字,要看笔道之间的关系、方向、斜正、距离,把它们刀刻背后的笔法看出来,它们多属一挥而成的一笔,而不是一个方块。这就是“师笔”不“师刀”的意思。书法是毛笔书写的艺术,刀刻是不得已的变通手法。
所以启功先生认为“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正确的笔法,应该在笔写的书迹中找,尽量多学书写的帖;同时看刀刻的碑刻,要透过刀法看笔法。而不要见了矫揉造作、毫不自然的刀刻效果,以力这就是古人笔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