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5-2-2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870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5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冠中炮轰美术界
■创新不能讲和谐
0 Y4 @9 h0 }/ s8 L! e/ H3 r1 I O
' q D( q/ b( W+ t3 P5 n6 H 南方周末:在创作领域,现实主义独大了几十年,有过真正的“百花齐放”吗? ) ~1 b5 H4 [! ?( {. v( n
吴冠中:没有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没有,就是现实主义一枝独放。文学、诗歌到美术都是现实主义,所以,像林风眠和我都被长期冷落。鲁迅讲过,政治与艺术是矛盾的。赵丹讲过一句,管得太具体,文艺没希望,以前骂他是放了个屁。 8 E! B6 |/ W, i, W
权力都在外行手里,他们拿了这个权力瞎搞,不是现实主义的都是洪水猛兽,统统被打倒在地。
; @: [" B8 S; H1 x 南方周末:新中国美术史基本是由“央美”和“国美”的两个派系构成,它们之间的差异在哪里? ; R: }5 G2 s, w. b+ y
吴冠中:现在艺术风格恐怕都不明显了,过去非常明显,“国美”前身国立艺专时期,林风眠彻底把巴黎美专的那套教育搬到中国,有西方古典的基础课,也有现代主义的;徐悲鸿的“央美”,完全是搞现实主义的。当时两校的教师也好,同学也好,相互不屑,门户之见很深。 ) u, e' B) J5 @. N
南方周末:但大家也承认,1980年代之后,“国美”人才辈出,“央美”基本缺席。1990年代以后,两个学院出的人都不太多。 + |8 _( a1 e& ^( n8 Z! h
吴冠中:对。“央美”一直坚持徐悲鸿的现实主义,很顽固。“国美”出人才的根源还是林风眠的教育思想开放,艺术现代性比较高。 6 d/ A) Q9 X0 u J) q, `" U1 _
现在呢,相互融合,去国外的人多了,国外的好东西都能够看到,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将来真正的画家,我觉得很可能是从民间出来的。像马蒂斯他们都不是从美术学院出来的。为什么呢?他们没有约束,有的是自由。现在学校里规矩多,搞艺术的人麻木了,把自己的感情消灭了。
" K8 ^+ b8 C; x9 I 南方周末:怎么看待过去几十年里苏联美术对中国美术的影响?
! w2 D3 b9 b7 X. ?( V9 v* b 吴冠中:苏联的音乐、文学都不错,惟有美术很奇怪。我开始以为是意识形态的缘故,西方故意贬低苏俄的美术成就。现在来看,它在美术创造上确实没有新的东西。我个人不喜欢俄罗斯的画,不是说它庸俗,就是觉得它没感情,画的都是物。
9 H& ~0 b x3 ]" D% o" Z 像以前被我们奉为大师的列宾,也是借西方的脸画俄罗斯的故事,变成俄罗斯了不起的画家。我在法国时,重要的画家我全都知道。后来回央美任教,有人问我有没有列宾的画册。列宾是谁?我不知道,可国内到处都是列宾。后来看《法兰西文艺报》,一整版介绍列宾,开头就说,“提到列宾,我们法兰西的画家,恐怕谁也不知道他是何许人”。 4 A1 [+ J% \- O$ g. O/ M$ J! r
南方周末:现实主义的影响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 M4 O+ h1 n. M9 x' [" v4 I
吴冠中:起了很坏的作用,在几十年里,美术界把现实主义提得很高很高,根本不允许百花齐放。 " X* i* y A- i \$ X4 D
我认为照相发明之后,现实主义必定要消失。我很不喜欢照相。后来看到摄影作品中有了艺术的意识,我鼓掌。看了石少华到非洲拍的照片,照得像画一样,我很喜欢。我鼓掌的意思是,现实主义该垮台了,该百花齐放了。 ) k5 f: o! W6 n0 Y
南方周末:新中国美术史上的那么多艺术争论和派别斗争,背后真正的焦点是美术观念之争,还是人事派别之争?
- t5 w- A3 [ B6 F: T 吴冠中:我觉得人事派别之争是主要的,艺术之争是表面的。这些争论、斗争导致了几十年里中国美术实际上没有什么发展和创见,美术成了政治的工具。
! m2 o: Y/ J1 K4 s, L 比如我讲“笔墨等于零”这个问题,学国画的人,只能是手艺,只能搞摹样。现在钢筋水泥,不要你摹样了,他得保住饭碗,最后就变成了派别之争。我觉得悲哀的就是这个地方,这些人全是站在自己的饭碗上讲话。
, O0 q0 X: I8 }, _. S 南方周末:但您也提过“创新是斗争,不能和谐”。为什么? 1 W- D. {5 Y- c* l3 N# u$ o
吴冠中:毛泽东讲过,推陈出新。陈旧的,阻碍美术发展的东西一定要拆,你不拆,它不倒。政治上是这样,艺术上也是这样。凡是创新,都是斗争出来的。 7 G' _6 x2 F+ \3 m6 g: I r) z7 w
我搞了一辈子美术,没有搞斗争。作为艺术家,我自己尽量搞我的作品,走我自己的路。我现在从我的人生经验和艺术经验出发,凭良心讲话,但还是有限,不能敞开了讲。 + P) ] Q1 K3 d5 `: s/ v
■价格是个心电图 $ ^8 R) }; ^0 k) T" X9 b! j
南方周末:中国艺术品市场这几年非常火热,美术作品屡屡爆出高价,你怎么看待?
& @" g& Z2 S7 ?5 ]; n 吴冠中:我觉得很多是泡沫,有些人可能有钱了,就投资艺术品,但他不懂艺术。画家就利用这个机会拼命炒作,抬高自己的身价。 & _+ B7 l- V: h1 x( Y. i0 c
我相信历史是公正的,过一段时间很多东西将被淘汰,很多沙子将会沉下去。最有趣的是,现在有的美协主席,他在位时作品就贵,他一下台马上就跌了。
o+ M$ b# K: S 南方周末:这个市场也给了您好处,您成为在世的画家中画价最高的一位。 ( a! E6 c6 Y4 l+ T# X o
吴冠中:还是市场炒出来的,很多收藏者为了盈利、套现,联合拍卖行、买家一起炒,有的还联合画家、媒体一起炒。这个价格跟我关系不大,因为那些收益归他们。 $ d: V' y8 f6 [, p9 ?
有一个拍卖会,把我的作品拍得价格很高,大概几千万吧,有个记者打电话给我说,你的一张画到了几千万了,我说这个是心电图,不准确。我一点没有高兴的感觉,这个钱不属于我。而且我的那些画是不是真正的好东西,还没经过历史考验。坏处倒是来了,现在市场上我的假画越来越多了,我也管不了。
5 i z8 K9 D: }1 Z 南方周末:怎么看待市场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8 k3 O) o- y9 Q
吴冠中:市场也有一些好处,它让画家能够离开体制生存,坏处在于市场会把画家定型,专门画好卖的。西方的画廊也是这样,我包你的,你不许改变风格,你一变我就卖不掉了。相当多的画家为了卖钱,炒作越来越厉害。 9 ]. I# G, ?& x" D
南方周末:所以有人说,现在对画家来说,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1 V6 {. `( E* x6 F* A
吴冠中:对。你画得好,市场可以承认你;你画得不好,你可以选择进入体制混一辈子。有的人左右逢源,既在体制内拥有权力,又享受市场的好处。但在这样一个泥沙俱下、垃圾箱式的环境里,艺术家泛滥,空头美术家、流氓美术家很多,好的艺术却出不来了。 8 ^" ` z+ b# q4 B' P
像我吧,现在画画就是出于热爱,钱对我没有意义,我不需要。 " x+ y% g5 W# U6 R6 `0 { j1 h
1 `( v2 D7 G& L/ T" b- N; N1 b
■他们是玫瑰,我是腊梅& p0 V7 m# }' N$ g. u9 p4 C! p
: \1 S) V5 J; [ 南方周末:您一直强调生活和艺术的关系,但美在生活中并不多见,美术并没有走进大众生活。
* z4 A# @4 S! A& _% |" |7 v5 _* ` 吴冠中:不但是民众,甚至高级知识分子对美也不理解。我有一些亲戚朋友,他们专业知识很强,可家里的工艺品、陈设布置等等,非常庸俗,不可理解。 1 G1 L3 ~& G7 I3 A2 [. L
最直观的就是,中国人家里电视都放在客厅,但在美国和欧洲,很多人家电视机放在卧室里,客厅里挂画,摆雕塑,这就是区别。
: q5 y7 o6 u9 ]0 z+ E/ n 中国的艺术教育功能,一直藏在大学里边,没有跟社会生活发生关系。中国美协和画院这些官办机构,他们没有拉近普通人的生活与艺术的距离。
$ ]: l5 F) P) T$ S Y* K 我们生活中的美感也很少,我们的建筑大部分都很难看,北京修了那么多高楼大厦,偶尔也有单个建筑很美,但整个街区环境却很差。
$ V J! r# O0 p, @ 南方周末:国外民众离开学校之后,通过哪些途径与艺术发生关系?
) A2 b; I1 |% h 吴冠中:他能够从城市建筑、设计、日常细节上感受到艺术之美。另外他可以去博物馆、美术馆……就连商店的橱窗摆设都很有美感。他的生活无时不与艺术发生关系。中国的情况呢,商店里主要的橱窗都是尽量摆放最贵的商品。 1 ^& Q- x& x/ p# m% s9 F
以前,我和国内的一些作家参加国外笔会,有个活动,参观博物馆,外国作家看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就某个物品进行讨论,我们的作家一窍不通,无聊地转来转去。 8 ]& f# a( R+ X6 K- o! C
这几年,中国的美术馆、博物馆越建越多,硬件越来越好,但你收藏了很多垃圾,许多东西是走后门凭关系送进去的。现在一些国外美术馆,经常有中国人主动送画,回来就宣传炒作自己。
7 O& Y, q/ _5 U# k
* G3 |5 X0 l3 ~# x! B 所以说起来,现在的问题,不光是艺术教育,还有艺术场馆、大赛评奖、市场,全方位都有问题,而问题的背后,其实就是一个体制问题。
: @5 ]6 ]& B5 h& k- s+ G7 j 南方周末:您还有一个论断也比较让人吃惊,中国美术比非洲还要落后,为什么?
% q0 f1 Y" R' k! r+ B2 q' F 吴冠中:我们以为非洲艺术很落后,后来我到非洲一看,他们吸收了很多西方现代艺术,反而比我们现代很多。我们的人为障碍使我们落后了。 , X' l; ^! s/ ]' ]7 F7 V
南方周末:您谈到艺术里技术是基础,境界最重要,可以诠释一下吗?
" q3 v3 I8 ^2 [& Y. A6 h2 O 吴冠中:这个境界就是感情的真实。技术只是一个手段,学技术比较容易。情怀是多年的人格,多方面因缘修来的结果,这个是最重要的。 - `, A ~$ D% h( e/ R6 N0 z: I" }
南方周末:您和朱德群、赵无极,三位同学都是法兰西学院院士,您怎么看待你们的差异和人生选择? : r0 @4 t; c4 J# t9 t
吴冠中:院士之类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也不羡慕这个院士。后来法国人选择我当了院士,我很意外。我和他们是同学,是很好的朋友,他们在国外发展得很好,我替他们高兴,他们在法国自由地开花,是法国花园里的玫瑰花。我回到祖国,面朝黄土背朝天,是鲁迅作品里写到的腊梅花。 2 l" i0 `6 |' A& s
我是这么一步步苦出来的,这样的经验也只有我有,生活和命运造就了我的作品。
) T7 P& F. C. N, ?6 C9 r 南方周末:您老讲艺术格调,这个格调是什么?
/ ~ i3 ~: U6 A D 吴冠中:艺术就是真性情。% ]' d6 l% n4 Z2 j+ ^
) N. I# L2 G- ~& I9 q2 x" _[ 本帖最后由 朱中原 于 2008-1-15 17:0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