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 I& ^+ P2 {/ Y8 [( o( v. Y
——朱中原、周继中关于书法创作的网络对话 朱中原:学者,书法批评家% c. X9 ~6 V' A$ C s8 ~
周继中:书法家,中国硬笔书道论坛网总编辑1 }, }1 t4 O5 p# z, W/ }' V# W
0 F1 k' [1 }* y, A
周继中:你发在我网上的书法作品写得好啊。: O8 E! j% D2 i
! S6 \% ^# `2 J, x( W( `' `. F: [
朱中原:我那作品还很好?我又不怎么写。练得太少了。
1 }1 n5 x0 ^/ _ E8 y周继中:有才气和感觉,就是油似乎多了点,不藏锋,属于自由主义者。# _& N: s* N& f" {/ i" |
朱中原:哈哈自由主义者,真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那就是典型的“自由主义书法”。& w9 T. f: B) }( P5 e
1 c2 ]- d& c) a" p2 w朱中原:文人写字大多喜欢这样乱来。
+ H% ~4 Q& k- r" x( F; \ r; A9 j周继中:我喜欢,别谦虚啊。写书法没有感觉那是匠人,但是靠感觉写不守法度又是自我标榜,所以你只欠一点点的法。
3 i* f$ K) I9 b0 R朱中原:说得对!给我指点一下嘛,哪些需要改进?主要是具体技法上的改进。其实我对我自己的优势和缺陷都很清楚。或许,我的这种优势恰恰是我的劣势,而我的这种劣势恰恰是我的优势。怎么说呢?就是说艺术并不是中庸的取舍,往往可能是这头多一点那头少一点,或这头少一点而那头多一点,不可能是绝对中庸的。如果我丢掉我的优势而去取“法”,那么,或许我在技法上可能勇猛精进,但也可能丢掉了我的最大优势(我对我自己的优势毫不谦虚哈哈)。这也是一位著名艺术家对我的评价。: e( y6 I0 w7 k- p- u# r7 o
$ _1 V( ~ f6 M: j# E$ w周继中:这就要看你自己对你的艺术感觉的把握了,书法创作,感觉很重要,找到了感觉,就找到了艺术的魂,当然,这个感觉不是乱感觉。确切地说,你目前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线条的质量和笔法的取舍。
7 I# W# E8 B7 G朱中原:说的是。你只要仔细看我的字,你会发现,我的几乎每个字都存在技法上的问题,这可能跟我搞理论研究多、搞创作少有关系。这也是当今书法界存在的普遍问题,很多书法学者都不怎么会写字。我有一篇文章就叫作《书法学者与学者书法——关于当下学者书法生态的文化考查》,发表在今年的《中国书画报》上,在这篇文章里,我系统地阐述了当下学者书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把好多书法学者的书法创作都批了一通,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内。& \; I6 g; Q3 S( @
0 J6 W' N" j4 A
周继中:你主要取法宋人的东西较多,宋人的东西重意趣,你只要加一点二王的,你就是纯情高手了。现在真没有多少写二王能写到家的,都是皮毛,半路就开始忽悠。你也弄点,这个其实对你来说并不难,因为你有基础,有感觉,有自身的优势,写着不累,只要加入一点机械的笔法、技法,再融和自己的才情就可以了。这样一看:绝对会有人惊呼:哇塞,有大王神韵! + K4 V3 M5 N$ G% u: V R3 b
朱中原:你也开始忽悠我了。其实我主要就是练得太少,大多数时间都写文章去了,我差不多两三个月才抓一回毛笔,啥时间想起来了就整点,没想起来就不写,所以还是老样子,没进步。 4 K7 [2 R! C% z& _) q& `
周继中:其实这样也好,随性,艺术创作讲究的就是随性,而不是将其当成一种负担、一种累赘、一种任务,这样的艺术创作是很累很别扭的。* [" q) e) P/ d- _- }4 u& h
朱中原:你说的我完全赞同。我的一个画家朋友,北京大学的徐寒先生,他和我是同乡,是个非常有才情的高人。我就跟他说,我是三个月才抓一回毛笔,这样怎么能写得好字呢?他却叮嘱我说:“中原,你就要这样!你绝对不能像那些为参展、获奖的书家一样天天练天天写,将艺术创作当成了一种机械的工程,这恰恰是违背艺术规律的。有些人天天写,到老也不一定能找得到感觉。”我理解他的话的意思,他并不是说搞书法就不要练习,而是说不能机械地被动地联系。我觉得他不是在恭维我,但我觉得很多书法家未必能理解他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6 R3 v4 A4 }0 J9 t
周继中:这就是个性,这就是艺术,这个艺术是你的艺术,这个艺术是属于你的个性的艺术。没有个性的艺术是死的艺术,那不叫艺术。你的艺术个性只能属于你。古人的东西哪怕是大师的可以临摹,但决不可模仿和照搬。 ( ?) ~/ g5 e# }0 n$ P( ~
朱中原:我倒没有这个想法和野心,但我绝对认同你的观点。艺术个性是融入到了一个人的艺术才情里面的,它本身即是艺术才情的体现。一个没有艺术才情的人,他可能也会说他的艺术是有个性的,但这种个性不是真正的艺术个性,而是自我,是任笔为体,胡涂乱抹。, Y9 p5 ]5 S( @* X% C2 X
* u" r& q4 n5 e7 j7 r% J( x这又自然牵涉到另一个问题:性情。艺术个性其实就是创作主体性情的自然体现和流露。在我看来,书法创作绝对不会像写文章尤其是学术文章那样累,它是感性的,非常轻松的,是个人性情的自然流露,当然,练习书法的过程可能会是很累很艰苦的,为了获奖去创作可能会特别累,特别劳神费力。 $ _: v. l; T i7 A& B* O8 |/ w/ ?
周继中:是啊,我就是累,老想获奖,主要是为了那钱,也是为了生活嘛,借口也好,现实也好,都是真实的,这也是当今一些中青年书法家所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5 k) k# s& c" C9 a! h- H M
朱中原:我能理解你所说的话。你可是个获奖专业户了,其实你那是在进行艺术探索的时候累,这个又是另一回事了。还有就是人活于世,谁都难以摆脱世俗的或者是现实生活的困扰,人都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艺术家也同样如此。正因为这样,就有应酬,有应酬存在,就有为了应酬而创作的时候,不单是今天,就是在古代,比如傅山、王铎、石涛等一些大书画家,也有经常为应酬而创作的时候,应酬的作品就难免差强人意。这个时候脑子里所想的就很多很多,比如如何去赢得别人的喜欢,如何去赢得评委的亲睐,如何去赢得市场的审美需求等等。
( l2 @. B7 N& d当然在谈到应酬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注意,文人之间的应酬又另当别论,因为文人之间的应酬基本不存在任何的功利因素,这个时候他创作的状态和心境都是非常自由、自在和自然的。其实怎么说呢?也不能单纯地说书法创作就是很轻松。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了。我觉得书法创作,累与轻松并不是矛盾的,二者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艺术创作,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工程和技术工程;但从另一个程度上讲,它又是一个体现自我性情、情感自然流露的很轻松的活儿。所以我经常有一句话:不要把书法看得太高,但也别把书法看得太低。想玩书法没有那么容易,不是谁都会玩的。9 N: [* @5 j% v# n; ^( G2 L
周继中:赞同!45万的安徽含山人,能玩转书法的也就10来人。 * u# v: A! r; H* Z+ R( f
朱中原:已经够多的了,你就是这10来人中的领军人物。另外,我觉得国内书法界搞理论的没有几个会写字的。刘恒的字总体还是有进步,但还是少了点才情。
' g1 i6 e0 k1 o& c. a' w Y0 X
]+ Y- r% \4 ]# j周继中:技法可以进步,但才情很难进步,这需要顿悟。毕竟,创作和理论还不是一回事。 ! |8 e+ ]. W3 e3 g, T ]: }1 _: E! U
朱中原:黄惇的字是硬笔字,自我感觉很良好,笔画看起来很流转熟练,其实是俗书,熟而俗。曹宝麟似乎要好得多。 N* O+ t* \! F" [$ I
周继中:黄的很差。邱振中搞理论还不错,写字也有一些想法,但总体来说一般。 0 H* ]# I1 u+ S
朱中原:很多人还比较佩服黄,我觉得他搞书法史还是不错的,但基本上不会写字。邱振中我是比较佩服的,他的原理比较多,视野比较广,是一个真正的艺术理论家,这次在绍兴的“兰亭论坛”上,也让我真正见识了他的水平。
% b0 _) e3 u2 Q/ n& R3 I! }+ q周继中:丛文俊、陈振濂都还可以。- {8 F& b! o& s2 {2 M" t
朱中原:丛文俊、陈振濂是我比较佩服的学者。陈是个很有才情的学者,但他这两年提的有些学术观点却让人大跌眼镜,他的书法很有文气,但早年的字,笔法乱套,跟我差不多呵呵,后来进步很大。丛文俊诸体都会写,也有文气,但总体感觉还是弱了些,属于典型的学者书法。
1 I; t6 X5 V; }! B) [% }' n: S! C$ N2 F: _$ [- i+ K W& H; y
周继中:陕西的钟明善也是博士生导师,他的字简直是不忍卒读。
4 T+ v. p% h2 |% }朱中原:钟的就不用谈了。刘正成的很不错。 ) x8 A+ ~; a# n3 @8 W
周继中: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才情。写出了四川人那种典型的张扬与闲散的情趣。
! `& Z, @. X$ M7 V0 s4 W4 n2 d* U朱中原:四川的书家大都受刘孟伉的影响比较多。刘正成的字虽然在具体的笔法上没有刘孟伉的痕迹,但在才情、意趣和感觉上都有刘孟伉的影子,他可真称得上当今书坛一枝笔!但有才的人往往都容易被人整,说话做事写文章多了嘛,难免得罪人,我都不知道得罪了哪些人。% k4 f5 ]0 M4 |) _! G) p/ z
周继中:刘的确是当今书坛一个异类!他的书法很大气霸气,但似乎张扬有余,内敛不足。 - ?/ a5 \* {* E
朱中原:这跟四川人的性格有关,我的就是露峰多嘛(笑)。
9 [5 C5 i+ n$ T8 h( g
6 e G/ P% @; m: n4 V* {1 F周继中:你是内秀的女子喜欢水性了。0 S+ Q0 l$ J, E( }" @
7 q. d4 P- k. I' l2 Q) s# J8 \朱中原:哈哈,我的不霸道吧?也霸道不起来,无权无势的。
2 s& F: j( e9 j
- D! i6 |4 v+ ]% Z2 X# a周继中:你的作品很让人喜欢,就像我把你当文气的情人,可是你又表现得像潘金莲。 R" `9 j1 }* g2 Y5 D4 Z- O6 X
朱中原:你觉得我走入了偏路没有?在取法和格调上有没有需要纠正的?- L) T: u* ~4 n2 k$ c! x
周继中:这是你内在的散漫个性和孤傲的情怀所致,是好事情,千万不要改,否则不好玩。 # l& Q [" e- a* B1 V
朱中原:那以后如果我写不好就怪你了(笑)。
" y9 P# e7 G) E0 B% r' L周继中:关键是怎么去挖点古的东西补进去,就好象你要像刘正成那样穿件唐装一样。 你的东西我看过两次,一次在北京写了送我朋友的,一次是网上。 2 h# ]) ^3 p; [ T$ @1 ^
朱中原:反正从那时到现在都没有进步哈哈。. _' m- Q9 a+ K, v2 }
0 K3 G, z; U P. _& J% P. P
周继中:你的字米、苏、黄的东西都有点。7 l3 q' ]- e* _+ l0 h( ]% N
朱中原:但不够。“露点”太多了,收不住,有些还有败笔。
4 t: k1 w/ [% A' j9 Q
" L& L0 j5 x' O( d( w! ?周继中:败笔到及至的时候就是经典书风。你的书法是典型的苏风。
6 \7 `1 n5 J. q朱中原:其实我是看苏轼的东西多,但临的米的东西多,或许我受苏轼人格、性情的影响更大一些。我感觉可能真正还要加点二王的甚至是北魏碑刻进去。其实你的东西对我也有一些启发,尤其是那种情趣上的。
4 g$ r, N! b8 o, T/ d% x3 ]周继中:你把步子放慢点,加点收和藏就可以了,然后造型过关。险正平奇都不错,整体处理也好,就是注意字的大小衔接协调好。
) x: Z6 M7 F5 F/ c+ ~! K4 I朱中原:加点雄强的气势是不是更好呢?
2 Y* |2 X8 u) e4 D8 y周继中:你不适合写大字,你的书法感觉是文人类的。 0 b @' K; b* t8 ?; S6 K
朱中原:是吗?刘正成过生日的时候,我送了他一幅大字对联,很多人说那幅写得气势很不错,但我没感觉出来好在哪里。可惜这幅作品见不到了。我觉得我可能更适合写手札之类的文人小品。
( m5 ^/ |' J& Q' {* Z3 o" j
- M5 l* i; i3 t+ W" h8 e周继中:案头手札是你的最好选择。 2 J1 {. ?5 [$ I# N2 F' U
朱中原:胡传海似乎也很少写大字,他写文人手札很不错,有书卷气。# y V3 d) M9 z4 v4 w
3 q' C' o& _6 C$ ^+ v
周继中:一谈朱中原,文章好啊,再看书法,也不错。其实你应该高兴。一谈阿中啊,书法不错,也会写点豆腐块,我也高兴哈哈。 2 q% e) {6 o0 }/ o" q4 ?
朱中原:你的文章虽小,但有性情。9 c. C9 Q0 l# @6 ]
P2 s7 U: z( e( n* E4 u& L* o Y周继中:我的文章没有逻辑,不成体系。
' R! t* x8 \: R' T' @- O
6 p& e9 D3 x' A& s% p& A1 d朱中原:你那又不是学术论文,逻辑不是最主要的。文无定法,谁说写文章非得要八股文、学术文呢?古今中外,真正大家的精品,都是嘻笑怒骂皆成文,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本身就是一部优美的散文随笔,然而,谁也不能否认它是一部最为经典的美学学术著作,马克思的《资本论》里面,处处是文字优美的比喻手法,然而谁也不能否认它是一部影响古今的伟大学术著作。我过去的学术文章也是比较八股,现在我要对我作深刻检讨了呵呵。说实话,我天天接触的都是些学者,其实我最反感他们的文风了,我称他们为现代八股文。当然学术规范又是另外一回事,但学术八股确实是很让人讨厌的东西。9 i$ X F$ k1 z( `
* i4 D7 | b6 l! d/ a% U& u0 ]
周继中:胡传海的《书法》杂志卷首语我很喜欢看,好玩,有灵气。
* q5 ], M" Z! Z' h+ I8 \+ S9 l朱中原:胡传海的文章还是比较有文人气的,他兼有文人和商人的气质。如果学者的文章都没有文气和灵气,这是莫大的悲哀。这是现代学术体制造成的。学院的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专职的学者,但是也产生了大量的学术垃圾和学术八股。
! }, S9 _6 U8 @ b6 f* V4 I周继中:无论是在为文还是为艺上,我都比较“野”,我就喜欢看野史杂记。 % n& \0 r! S/ H) N( E
朱中原:所以我说你是野逸派嘛。
6 s% q9 f) |) D4 Y1 t! Z+ Y
/ B+ Q. e! s* V) S; M& y5 a7 U注:因是网络对话,所以比较随意简单,难免有疏漏之处,文中所谈,只对事不对人,若有不当之处,尚望批评指正。文章经双方审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