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7-2-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800896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7-10-25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生书呆子《***九届国展》
: X, X% J1 Z c2 [: f1 T再出手一次:***九届国展
; m; x8 [- ]& S( o- B" g' c' l0 m8 \2 J6 \
2004年11月,我在书法江湖发出了第一篇对书坛人物和书坛现象的评论《好友梦见了刘炳森》,至今已经三年了,回顾这三年,内心无限感慨,天气转凉了,我的批评热情也在消减,有一种厌倦的感觉,准备刀枪如库、马放南山了,对九届国展本不想多说话。8 L% s, ^" j+ P( U* ~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最近接到方方面面的很多电话,希望我再批批九届国展,不管他们出于什么目的,但电话中都很恳切、很迫切,看来呆子还是有价值的,一时半会儿还是不太容易被取代被忘却的,呵呵,有点成就感。盛情难却,我就再批一回。; o0 z4 G7 @) I: m7 y
5 ~' Z. J- S: Y# N
- T7 v R3 V6 m! \5 x+ ~3 Q" O ] ]$ i2 z s2 Z0 W4 A6 c* J
评论一、九届国展是“评选最差的国展”、“史无前例的糟糕”么?
" L- e0 D4 `8 C ~( X: f0 U! Q& z5 P3 W
现在看这恐怕已经不是个问题了,看看下面这几个帖子,就知道九届国展失败到什么程度,你见到以前哪个展览被骂的这么狠?, A: h& \( y2 V4 I
5 a$ a/ z, @0 P& e# Q' G" ^& a/ G
网友1:2 Q& Z- s3 |& @1 N; f2 n$ c% M/ I, S
史 无 前 例 的 糟 糕
9 v: B; ]' Z1 L9 t( P/ \3 D% L对 书 法 尊 严 与 神 圣 的 摧 毁.' Q6 a" N$ h% b& @
对 中 华 传 统 文化 的 扫 荡
9 V ^2 W1 ^, u6 e对 中 国 书 法 人 的 一 次 污 辱4 s4 z4 C$ v. ?! o! ]) G; ~6 X8 z
对 书 法 信 仰 的 一 次 巅 复
7 [4 s9 p! u+ [对 党 和 人 民 信 任 的 一 次 背 叛' p/ c. ~2 H# Z6 b: J. B/ L. u0 K
看 了 楷 书 和 隶 书 获 奖 作 品, 气 的 吐 血, 先 生 们 你 们 要 把 中 国 书 法 引 向 何 处? 这 就 是 十 三亿 人 选 出 的 最 高 写 手? 这 就 是 中 国= 十 多 年 来, 书 法 取 得 的 最 高 成 就? 人 人 都 长 着 一 双 眼 睛, 天 上 也 有 一 双 眼 睛. 世 不 可 欺!2 h" d8 G- j9 R" U L; v# P1 A/ ~
这 些 先 生 平 日 里 的 挡 箭 牌 就 是" 你 不 懂". 好 了, 这 回 经 过 "九 届 " 的 教 育, 我 们 突 然 得 道, 全 懂 了. 在 你 们的 货 摊 上, 书 法 成 了 没 理 可 讲 的 玩 意. # K5 P |5 M3 x: R1 p+ r
9 v9 F1 p+ a, C网友2:9 c. y3 O. b( P, F
5 x* J6 i0 M6 | }5 Z# r7 Z
网上公布的楷书作品是我省的作者,以前他的作品省展都很难进,可没想到这次竞获全国奖?出人意外?(我们暂时不评论评委有没有受贿问题?),但至少说明几个问题:1 F2 \4 `4 ?) T) B
一、 为什么说张海还不如刘炳森时期,刘炳森是很讲究法度的,他在主持全国展时,故一些没功底的作品粗糙烂造的作品根本没有生存空间。像这位楷书作者根本没有机会入选.但到张海领导的九届国展时,很多粗糙烂造,没功夫的作品都进入评委的视野.这种作品获奖给国人造成很大的危害和误导:
2 v; H9 x3 r$ i. f (一)、使大部分年轻人今后不想临贴,就直接模仿这些粗糙之作或这些评委的作品,来的出名早,见效快.
* u9 Y3 K1 ?7 x0 T% [' J 二是给今后学书者,包括已学书十几年甚至二十几、三十几年的书法爱好者无所适从,不知今取法走往何处,到底什么是传统、什么精妙的用笔,高古的结体,和谐的章法布局?
1 g h$ X0 h% u. [9 x4 m- p, a 失败的九届国展!
: ~0 H3 h, W3 E5 ?$ ?. [; E2 ~% Z0 @9 h9 Y8 ?% T; R' Y) ]3 m
网友3:0 y0 Y2 p( k8 F ?; g7 e
) {: d# v/ Q! u) e
这是一次评选最差的国展!! l6 [3 z, U; p1 C4 P" ^
% h& G6 k4 S6 N+ n可惜了广东人民的千万资金,可惜了全国书法票友的满腔热情,可惜了创作者苦心竭率虑的追求,可惜了中国的传统瑰宝,可惜了让道边写春联水平的评委把好东西糟践了,可惜了那些比评委写的好的书家,可惜了辜负了全国人民的期望,可惜了没给17大献上一份文化大餐的好礼物!!!!!!!!!!!!!!!!!!调定高了,其实一个展览而已!
3 E$ x; |5 l$ {
7 d9 Q+ n! K% i9 ?1 P我在以前的帖子里谈过,凡是人办的展览都会有不公正、都有猫腻、都有失误,现实地说,衡量展览是否成功,不是看有没有猫腻、不公正、失误,而是看这些猫腻、不公正、失误有没有曝光,也就是有没有“出事儿”,有没有出丑闻。0 P" B4 D6 ~' ]$ U) M
( F" {# R# e) B- _+ ?八届国展如果没有蔡树农的揭露,在不明真相的多数人心中恐怕还是好展览;去年的第二届兰亭奖如果不是安美老板被双规而导致缺乏资金进而产生退稿等连锁风波、媒体被红线阻隔不能进入评审现场而引发的舆论质疑,兰亭奖恐怕也是好展览。直到今天,尽管多数人都坚信这两个展览有严重的猫腻和黑暗,尽管坊间流传着这样那样的故事,但没有人能拿出真凭实据,所以说这两个展览不好,很大程度在于这两个展览出了事儿,有了丑闻。# F- w4 p( i0 \4 v6 }* x# u' Z; @
8 o1 e/ N- w% P0 s* w: \& k" i+ D我为什么把是否“出事儿”当作评判展览成败的标准,而不是把评审结果作为标准呢?这是因为,作为展览的结果,入选的、获奖的是否够格、落选的、没获奖的是否冤枉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没有固定的标准,很难说的清楚。应该获奖的落选、应该获一等奖的获了二等奖,你难以说那就是不公正。/ C$ }9 I9 `- ?! H# t2 E# `
% Z9 N+ L& ^. h现在看来拿是否“出事儿”来判断九届国展的成败,好象不太合适,几天过去了,至少在网络上,我还没看到明显的、轰动的“出事儿”,而骂声却铺天盖地了!九届国展入选、获奖作品水平之差、之滥不需要高明的眼光就能看出来,这已不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我这么说当然不是对全部入选、获奖作品的否定,只能说烂和差太多了,太明显了,让人难以置信,难以容忍。我想这一点恐怕用不着我对作品进一步评判了,滔滔的骂声说明了一切。
# u, i. B e( L ^& M$ v& N5 W8 @% e# `( v! q2 s
每一届展览之后,网络上和现实中都会有骂声,但是这几天九届国展获得的骂声好象超过了我记忆中的任何一届!不要以为网友只知道骂,不要以为骂人的都是不是好人,都是酸葡萄心理,上次行草展也是张海赵长青办的,那时网上骂的很少,好评如潮,我还在书法报上发文赞扬行草展,还是那句老话,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 e, B. h, {& \3 Y: w. y# K' u' |% E, a$ k# Z
骂声说明问题,齐玉新、傅志伟、一痴等亲临过评审现场的网络媒体主持们的态度也值得玩味,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看到这几位对九届国展的正面的积极的评价,要是九届国展办的好,他们是不会吝惜他们的赞美的。你看,老齐是这么说的:“我没有对展览、对书协批评的意思,我只是想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想让展览更加完善,让展览真正推动中国书法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应该是所有关心、热爱书法的每一个人的理想目标。”“我希望大家和我一起理性的分析、看待国展深层的问题,怨天尤人对于我们的书法创作与提高没有意义。”能听出弦外之音吧!, {$ \ k! A+ x- K; Z O$ y( b
9 g. d D; A/ S7 a9 \- P
[ 本帖最后由 天生书呆子 于 2007-10-24 15:34 编辑 ]
3 A7 |2 J! I Q5 l |
1 k& a3 h+ ~2 M7 x& {2 M" `
n8 y3 p8 Q2 j" Y[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10-25 15:1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