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放假七日—兼论《书法网》书法评论这事( x+ _3 \3 D; \/ U9 K% g
9 d% u1 {& r3 j5 d) b+ y
2 F2 M/ Z* U, x) S4 o% H" X
文/黔墨(黄仁龙)
. h5 y+ v n' f1 M) E4 K
6 A1 N/ h( z+ y# K7 e) V! I- a4 ]& ?* Z
( W( B2 Z# j2 p; ^8 P) V 年前就想写一篇文章问候【当代书坛、印坛评批】+【书论印论争鸣】上的各位网友、朋友。祝大家新春快乐,也谢谢大家一年来对我的关心和关注。 现在春节放假七日才得以完成心愿。
* T% O) v+ g* }7 ]7 T; {8 V7 Y: u# V$ Q& [5 C( g
以前我是在电视台专业写新闻稿的,发表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帮八股”式的新闻稿为主。发表得太多了自己也就越觉无味了。% R( V& W5 x) C8 {5 O7 |
( s2 r+ p+ j, E/ p
多年前我曾和书法评论家、教授姜澄清先生聊天,问他为什么原因写书法评论的?他笑着说,二、三十年前没有人写书法评论,太少。所以他写,乱写,乱评,别人都当着范本和教科书去学习。写得多了,出版的书法评论集多了,自己也就是“书法评论家”了。
9 F: O. M) @; n7 ] H; q' W# o1 x6 @; b" E/ `
我很赞同。
. S8 G* E" S) c+ k
7 w) V( ~" s7 a$ Y% K' |( r9 b 我这两年来,觉得快乐的事情就是打开电脑,登录上《书法网》的【当代书坛、印坛评批】+【书论印论争鸣】上看看朋友们发表的贴子,特别是天生书呆子、招雀园主人、一鸟、柳青凯、宫恩武o、抱朴散人、丁剑、虫甬等先生的书法评论文章,心情也随着他们文章高兴而兴奋、随他们的忧虑而发愁。自己也糊乱的、试着写一些心得体会、感想一类文章刊发上来。嘿,还真有哪么几篇被【当代书坛、印坛评批】+【书论印论争鸣】给置顶了,哪高兴的心情啊不低于自己书法作品入选国展。我自己最有“名”的一篇文章是《写给石开先生的信》,引起书友们的极高关注,跟贴者众多,当时还真耽心石开那老头子生气啊。5 l8 z' b6 y$ l2 _' G
3 S2 x8 n/ r4 C" S1 H+ j
年轻时,总想成个什么家,如小说家、画家。但什么也没成。
7 c8 ?* d0 i5 I- p, S0 P
4 v8 Q6 ~4 L }" X/ {: V 《书法网》的书法评论家,当然也未必一定要能写成文章才能成其为家,然而,要成为一个什么家,都必不可少了要有广泛而深刻的思考。事实上,执笔为文,又正是思考的一种好方式好方法。在书法评论的过程中,想了、做了、写了,无疑就是在消化自己的创作过程中,营养了自己的艺术性灵和身心。以后回望起来,恐怕还会为自己好些发现惊喜,从来获得新的启迪。# h# F t* `8 J$ i) u/ }, D
# L# j u v" A8 R+ L, U P
《书法网》的书法评论家,我最大的感悟是没有作家及画家写作和画画的横来负担,所以写起文章来,大多都是由衷的。又因为真的由衷,甚至是心血来潮的冲动中写的,才有了所谓写作的乐趣,也才杜绝了做作的恶心和悲哀。自然,也才会出现些令人读起来悦目赏心的好评论来。——起码《书法网》的书法评论家是这样的。. A" C4 q1 j& e% [# e; G
2 B3 t2 E% L3 w3 w0 I6 I
5 Y. a; A2 e0 l/ o T$ O
现在春节放假七日,我想的也就是这么一个事,写成文章刊发上来。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书法网》的书法评论家们在研究自己、研究他人、研究历史和现实,以至在研究时代和国际中,会有更多的好文章来,成为中国书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 d3 o6 c/ I7 z( p9 P& W
" M. T9 C. s9 r+ W7 h$ F
+ }! d- [$ w* r$ p" n) e2006年2月19日黔墨于都匀清风堂
" w! |+ H3 L- \) n, d' r
) t3 b- g0 ~5 c" ~. ? e6 U 4 s' b/ G6 s6 b o'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