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4486|回复: 10

追踪胡抗美、王友谊、刘文华、李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8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追踪胡抗美、王友谊、刘文华、李松
7 I7 P+ }8 w2 n/ k6 M

6 V- [8 g) m; V( _. w2 a. o                                               
沈  思
书法,书法家&v)k/I&a$W)E(Z7K0q:U
& y+ [5 q1 X1 p! M3 m' d# f& P% p3 u# f' K) i0 O! }% _6 \& t
     胡抗美、王友谊、刘文华、李松这四位北京的中青年书法家,堪称真正的实力派书法家。说他们是实力派,有如下依据:
' A1 C( u- V% a" S( z8 l.c"R6Q-~4T"E"t$V0F*J" ?& l( E, ?1 A  m3 m$ ]1 B3 H- w
      都是书法科班出身,专心致志搞书法都在三十年以上;传统功力深厚、个性书风独具;分别但任中国书协的理事、评委、创作委员及教授;出版多种书籍和教学光盘、录像带,经常在媒体发表作品、文章和个人专题;屡次在国家级权威展览中获大奖;他们在近二十年的中国书坛十分活跃。书法,书法家$f z6h1`"m&Z$ {  z% V! y7 P- A

  J3 Y. k/ `6 ]3 u' u   他们四人是一个极有特色的小群体。他们往来密切私交甚笃,在一起切磋研究书艺已经有二十个年头。四人频频在一起临帖、创作与研究,活动据点多数在平谷王友谊的画室。王宅画室足有一百五十多平米,明窗巨案,书籍满橱,宣纸如山,笔墨成匣。友谊憨厚慷慨,周末闲暇邀来诸友小住几日,每聚必小酌,此四人的酒量皆在“一斤”以上。所大不相同的是,胡抗美、王友谊、刘文华每人一瓶北京二锅头,饮后无恙,秉笔作书,腕底生风。而李松只一瓶啤酒,便不知南北。" K0 B  N7 n$ b' P
    如果真正进入到胡抗美、王友谊、刘文华、李松这四位中青年书法家群体中间,发现他们的学术思想、学术理念以及做法,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书法届的同仁效仿和借鉴。书法,书法家1m f/i2o6P+J,~%k, M' T8 ~! c$ `. _5 t" N; Z# G
.B0k'_"V*Z$["A
* Y9 W+ Y) Y) L' {" K# [  ~! }. K  M一、直率而严厉的艺术批评  h0 H0 z$ F4 Q3 h7 W- z
      他们在创作上、取法用法上,经常展开学术化的讨论。对各自的作品从宏观到微观,纵横品评。刺瑕一针见血,指疵一语中地,语者无忌,闻者有心。3 K0 R* l/ w3 a' Y& w2 X6 T
【中国书法家论坛】6t;s-x+a0_9O1O4g/Z1 b" z. l8 z6 W1 S3 A+ ^5 g
      一度李松的魏碑满纸昏黑,笔僵字呆,走进了迷途。其他三位对他的字展开了专题讨论会诊。指出,魏碑核心的艺术表现力就在于它的天真烂漫,了无做作气,用笔丰富而自然,结字活泼而曼妙。如果一味强调和夸张北碑的刀意与方峻,笔必板,墨必呆,写的意味,抒情的意味就全丢掉了。这般一番“轰炸”之后,李松顿开茅塞,扎进碑板之中,日课临帖,专题强攻,逐渐笔下有灵,思悟有进。【中国书法家论坛】9}$V"f&d9R8e
7 U" E/ _& e" U$ ]
$ t7 S; f3 @1 j) Z& |' G   在他们中间类似这样的批评,可谓司空见惯。他们各自在自己艺术的道路上,始终是伴随着及时的批评,准确的批评。四位老兄老弟,互切互磋,相磨相砺,彼此把脉,相互激励,长此以往,共存共荣。正是这样严肃而真挚的批评,造就了他们,成就了他们。批评能使人警醒,更可以使人清醒。2 m- e/ S) @! D; x; E
.zgsfj.com2]2{*[9?&M
2 e$ t0 t0 D3 L, t0 `8 K; {二、走体系化的艺术道路书法,书法家+w9C1n3h#_.x A4|
2 [. _' d" O; R: H$ W# m1 l6 x% N; o
    在他们四人的艺术观念上,有着坚定的艺术理念:走体系化的艺术道路。& X# u! g4 E/ `, E! e
     大凡古代的书家,近代知名书家,几乎都是走的体系化之路。所谓体系化之路的概念,就是在书法的某个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学习研究与继承开拓,同时,还要涉及与此相关的各个领域。
/ ]- T  w& ~# _6 s2 v  ^7 j坛】0d6s;T+t!s%h:U/J+ h" w7 a2 k# @7 q) F* l
      胡抗美主攻帖学,致力草书的创作。整个的草书体系就是他主要研究领域和取法的法源。多年来,他专注于汉简章草、魏晋尺牍、盛唐法帖、宋元刻帖、明清卷轴等等的临摹之中。他格外注重临功,宅中四壁满满盈盈,尽是临古习作。他的观念是:“通过读帖、临帖去追求变化,去发现变化,去理解变化。发现变化的钥匙是形似,千百遍地用心临帖,慢慢就会体会到古人造型、用笔、用墨、布白的法,这就是形似。这种法的载体是字,是谋篇布局,只有达到真正的形似,变化便在其中了,法便在其中了。书法作品无论是外形还是内涵都是这样。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对书法有所了解的人,甚至是书法大家,临帖都要在形似上面下功夫。”(《中国书法》2005第7期)这段精辟的描述,道出了书法学习的秘诀。这是他的治学思想,是他自己学习书法的方法,当然,也可以是众多念书法爱好者学习的指南。沉溺于古帖,取法于古人。古之朴、之韵、之狷、之雅、之倔都是他要采撷的艺术语汇。他可以创作典雅静穆的尺牍,消散流荡的卷轴,跌宕豪放的巨幅大作品。
- j" Q' G, l- r; X    王友谊主攻篆书。他将上古刻辞、三代金文、汉唐线篆以及清代和民国诸家作品,都纳入自己的视野之内。在整个篆书体系中,纵横取法用意,纵以拓其宽,横以掘其深。王友谊临帖取古,精力超常,有拼命三郎的劲头,日临一刀纸乃为平常事,至今为止,他仍旧临帖不辍。王友谊似笔下有鬼,他可以创作出各种各样不同样式,不同味道的篆书作品。足以证明,他所走的体系之宽之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王友谊作篆书,信笔写来,古文字在他的脑子里排列非常之清晰,常用字无须查典。多年来他还一直旁及汉隶、魏碑与行草。)]*[%c"x/w9n![ f
- f& u3 h6 k5 e4 E1 d+ R    刘文华主攻隶书。他勒缰驰骋于两汉之间,驱毂于秦砖汉瓦之内,徜徉于缪篆简椟之隅。所有的汉碑无一不是他临摹的对象,执着地整合古代隶书的原始基因,分辨汉隶本真的艺术元素。刘文华临帖能惟妙惟肖,能放笔取意,临功过人,书法的艺术感觉过人。非常令人佩服的是,近几年,他的行草书有着突破性的发展。其格调,其审美的表现力,充分展示了他的艺术天赋。他虽是主攻汉碑,以隶书名,但于行草书也是高手。近些年来,他所开拓的不仅仅是隶书体系,还有行书体系。可见他的底气弥足,艺途宽广。
5 P/ e0 Y" o1 j! q" O8 b/ z     李松主攻魏碑。他潜心于北魏墓志、石刻造像和碑版摩崖一系,注重清代碑家的研究,关注当代碑学的发展。从茂密纷乱的荒山野岭间探寻朴玉。李松专攻北碑,已有二十几年,可知碑学之艰难。北碑写硬、厚、实、重易,写劲健洒脱难。专守一碑一石,无疑是一条山间小路,必然走向模式僵化的泥潭。他认为,北碑是一座富矿,不象一些人认为的那样,魏碑只是刀与石的技巧,粗头乱服的风格。它包含着书法艺术所有的审美要素。娟秀、雄强、朴茂、劲健、野逸,纵潜于魏碑体系之中,任凭学者取用。3z9c4F(C6c0?*\2}
$ r- h4 K& L: y8 Q' C# k, M$ G3 {" S3 q; t- w" \9 C8 c6 Q+ w) M
      综观中国书法历史的长河,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体系的道路,是一条长衢,它可导引书家登高徙远;单一的路子,则是短途,它会引领学者举步难行。这四位书家,之所以各个底气十足,书艺逐年有进,关键的是,他们全是走的体系化之路。书法,书法家4o/g)s0t;M*?9f2v
# D6 V4 j9 g' m3 n" h, g书法,书法家+g/c"T3D3t3]
- x$ L  W; j( _' D5 V三、个性化书风清晰1 A, [- o& Q* R2 N& y% m3 Z. I
    追求和确立个性书风,是每个有志向的书法家,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是谁也回避不了的课题,是书法艺术永恒的课题。但是,能够真正解决这一课题,谈何容易。
( V) h% C% O: [8 p9 I* A法,书法家$n,O5k1O2h/]6i"C'I2 M. Z( y8 V3 h# x' U8 g
      时下的中国坛,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书法群体。其特征是,总有一两位高手在这个群体中起领航的作用。于是便出现了一种“地方书风”、“派别书风”、“尾随书风”。追索乃师风格,模拟获奖者的味道,跟踪流行的模样等等,已呈患势。最为普遍的现象是,一个群体中的人厮磨积久,相互淘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没有进入某个群体前,还尚许有些个性的色彩,一旦进入这一群体,有如染缸中煮,“出锅”时候,都变成了同类色。) d( f0 F$ Q% K, Z0 |0 M- a/ }4 k! A
      胡抗美、王友谊、刘文华、李松这四位,在这一点上堪称典范。他们已经至交了二十几年,不但互不濡染,反而各个瓮水自汲。他们的心走的越来越近,他们各自的风格则越来越分道扬镳。
, s) x+ g+ F: Ty'a,T0{"U7e$x'k.~$l  n0 s5 Q$ z" y7 X0 \" B
      当代书坛,热闹非凡,自不代言。当我们冷静观察,其中有多点的冷寂之处。从现在的创作态势看,行书、行草书几乎占大展投稿率的百分之七八十。而篆书、隶书、楷书和草书(这里指的是纯草书,而不是夹杂行书的草书)只占三分之一弱。这种状况已然持续了十好几年。在大展上,行书、行草书每每有佳作,而篆、隶、楷、草则鲜有佳构。书法,书法家%|0|;n.M4~(~&i5G,e#E-U$z.w0 r1 {4 J2 v+ n# l0 a) b) r
8 V3 A8 o& v* X, W5 ]4 Y
    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们各自在攀陟着自己的山头,每个人都几乎占领了一个当今书坛的至高点。然而,这至高之点,恰恰都是当今最薄弱的方位。可知,他们每个人所选择的都是一条至艰至险之路,需要有足够勇气,足够才智,足够马力,才能攀登之路。书法,书法家2C-Z-r g6O6D-N
. |" x3 i+ `; y- t
- v; A* u9 P8 k2 o9 B* z    胡抗美采魏晋之华滋,颠张之狂狷,王铎、付山等之放逸。形成了自己狂而寓雅,放旷而含蓄的艺术风格。
, v( f& j, ^: p% s3 o法家!U9A'o3H#X4M
% Y, ~# N' \1 x3 ~" n      王友谊拟甲骨之高古,金文之朴茂,《石鼓》之雄强,走出了一条笔墨雄肆,古韵丰足的个性艺术之路。.S!s.T&_+@5t9`
. ~, B" D7 \6 m5 q2 v. i; o! D8 v, j; C
     刘文华拓《张迁》、《西狭》、《鲜于璜》之恢宏,《石们颂》、《封龙山》之朴茂,《礼器》之峻朗,《曹全》、《乙瑛》之娟秀,尽融笔下。确立了自己浑朴倔强的个性书风。书法,书法家4m,](h!@*W; l' i" J& r2 q% J% i5 b1 P

# j' p; v& W: h) `0 j    李松掘墓志之率真,造像之奇古,碑版之峻朗,化“墓”“暮”之腐朽为健朗,形成了自己潇洒劲健的一路魏楷。书法,书法家/P#W1g2h!E#g!t0{0i2W-T
: D3 }0 j4 C2 s, S*t p/c/U6@;w9c#t#@+v;|3P
7 H8 @) H/ w' i2 j0 P1 q      由于他们走的是体系化之路,作品的内涵丰富,颇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已然得到当代书界的认可。2 M* p1 U! ^. z# d3 t
四、频频入选大展,屡屡荣膺大奖* F9 y! l4 V% }0 S! R
     众所周知,当今书坛,从事书法者可达数千万,在芸芸众生中能杀出一条血路,谈何容易!莫论大奖,就是入得国展,已是高手。但看他们每个人的艺术简历,各个都是“获奖专业户”。他们始终站在当代书坛的潮头,站在各自艺术领域的了潮头,执着地追求自己的艺术目标和艺术境界,起到了一个真正艺术家的典范作用。8 J5 ~  X; m0 e, i' s+ G! `
     他们还执鞭教学,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青年书家。% b0 Z; k' Q' V0 F  @
&Q
$ R; U) T$ N; ?) I" S4 r      值得一提的是,胡抗美、王友谊、刘文华、李松这四位真正实力派的书家,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们自知,书法艺术是毕生的事业,必须以一颗虔诚之心,执着之心来从事这项事业。
0 _6 f0 v$ i4 @# U+ P; Pm1U7v'x(b7y
' g9 |  }  ^0 p4 e! x; B2 t- U      他们一致认为,自己的艺术,只是漫漫人生长路中的一个阶段,仰之弥高,望之弥远的艺术境界,对他们仍是遥遥无期的,梦寐以求的。: n. u' \" ?" S* X6 U) x2 H
发表于 2007-8-28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em2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8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追踪”二字用得不好,用“广告”二字更为妥当。face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8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上代表作品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9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9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羡慕这样的艺术小沙龙~em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4 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8 在这里我想看到这些实力派书法家的的作品,特别是刘文华老师临的<<曹全碑>>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5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em2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8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em2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8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