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naifan

现成的书法与可能的书法[批王镛李刚田石开陈振濂韩天衡刘正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6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叫真正的书法批评.书法大家的成长道路:创作-----理论----批评----修正---提高----修养----底蕴----书法大家-----创新----汲取-----提升----大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6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aifan 于 2007-7-5 12:05 发表
) d& z% ]% W5 m& m       书坛,让人感觉很不可思议。书者仅仅靠些许***(有些根本没有***)和 简单的技法写字,批评家(理论家)则将术语阐发和盲目煽惑当成批评的目的。相互的翻版和传抄,叫人厌倦和不耐烦。
* B: b) K6 _6 }9 |: R" i       王 ...
" ~$ m1 `1 X7 _3 y+ U- v

7 z: ]( v# J1 B' F2 s
* x# w& b  D+ @) w2 T: Z, q  
“简单的技法写字”
7 e' }' B8 }8 m! n) S& a5 I           ——我看八大、弘一等人用的就是这种技法,也没叫人“厌倦和不耐烦”啊!# D/ l/ U0 n' u0 N

. l. \! m( _0 j8 G' }
1 u1 g0 H, A1 Q% X  B3 \  a0 j8 T% r# o
         “领袖”人物们都存在于简单的技术和浮躁的炒作层面。王镛以删繁就简的大勇,凭并不扎实的基本功,将“率意”定格为自己的书法语言风格,称他的作品为投机取巧的直接产物,一点也不过分;石开是技术高超的炒手,他将自己伪劣的五谷杂粮在众目睽睽之下堂而皇之地送进皇宫,而当大家正对其小炒羡慕不已时,他却正美滋滋地享受皇宫里的真正上品;陈正濂是书坛典型的“博士生卖猪肉”者,从当研究生到带研究生,他喋喋不休所作的工作,都是只具备中学水平的人就可以完成的,他的文章多为简单的介绍性的,鲜见其有自己观点、稍见深度的研究性作品问世;韩天衡和李刚田则是两位苦行僧式的刻者,他们用自己的勤奋拼命劳作,惜资质平平,总难以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李刚田甚至在当自己的刻者身份得到世人肯定时,竟昏昏然地拿出自己呆板的隶书和不伦不类的行书作品现世,昏昏然地以为自己是高明的书者,其行为令明眼者捧腹;过时的刘正成则是一位不打折扣的商人......
6 Y0 V4 G! _% [7 F1 o       ——这条总结性的语言是下了一定的语文功夫的。但遗憾的是说服力不强!一些贬意词用得不好,会让人怀疑你的动机。不扣帽子、不打捧子,岂不善哉?和谐社会更应如此。8 ]4 L) g" n5 `% l2 y' d+ o

/ ^5 J( D& S: }; ~$ q. z$ K, x/ ?* E1 q+ \
     
0 |: p3 [3 r" H" f/ t        对这些书者的尊敬代替不了对他们冷静而尖刻的批判,个人的炒作更不能成为科学的批判的参照材料。2 r; G  a1 k' S4 n
  ——批判一个人,要从全方位来看,从历史上来看,这样的批判才会有理性和你说的“参照”性。你的批判也太简单了和独断了一点。
; F: H( B2 B5 Z( R; r5 ^8 E. G1 A; ~) m* p" _
     ' n3 h% @! q4 `, F
       我愿意读沈鹏(草书) )、张海(隶书)、孙晓云(行书)、孙伯翔(早期)、李刚田(篆书)、张旭光(行书) 等人的作品(尽管我不喜欢其中某些过于理性的部分)。, Q! r8 x4 x2 f9 i2 O
  ——他们的书法我也喜欢。也不能因为你喜欢谁而去否决谁。" V# G: Q3 r! d) b4 z! j3 s4 k* [
  某单位领导喜欢文艺,单位年年一活动就是文艺演出;某单位领导喜欢羽毛球,单位年年一活动就是羽毛球比赛;某单位领导喜欢赌博,单位年年一活动就是斗地主比赛。这些领导们都是很独断的,很多群众皆有意见。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能以自己的好恶而为之。
) e8 w+ a0 U- E% ?9 V
5 N8 y4 c/ R3 y  ^/ W! e# t! H, N! L; O1 q3 z# ^
  歌德所说,只是成就真正“名手”的途径,而要成为大家,抑或大师,则必须综合各学科包含政治、经济、文学等等之大成才行,这囿于书法这一国粹艺术的特殊性,它与西方各种形式艺术有着本质的不同。9 J+ f3 j, q; B$ a" q  q- z
        在我们这个时代,当一个真正的名手,足矣。

6 O! U- b5 j3 Q( S8 s  ——这条评语太高深了,就不反驳了。不过用来当你文章结尾有点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歌德所说就一定对吗? 

" K8 P/ C8 e) ~6 ^+ {0 g4 ^) s7 F  K
  8 E' D& p4 s( e3 c3 G% t1 J
  
以上为黔墨的读后感。个人看法。 
- [/ t, z- y3 X+ L( @8 Z6 w
# l7 e+ T; h' N+ ^6 x. I6 k: C
[ 本帖最后由 黔墨 于 2007-7-6 18: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6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不是谁怎么写      而在与自己怎么对待      他怎么写都没错    因为他有他的权利     如果自己钻进去忘了出来      忘了自己怎么写的事就糟了      要不要模仿抄袭跟风是由旁观者自己决定的     若是怪原作者      今后 否则只有圣人才敢写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6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抱着成大家的念头写出的字有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6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字时还是少些杂念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6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黔墨 于 2007-7-6 18:24 发表 % X0 d9 S- E) x6 V1 w9 U

" Y/ _' e6 `/ Z' q6 S: N& H2 J  q
' {6 }. O* T  J' n2 g' L1 n+ [
  
2 J' ?4 Q+ r1 t) E; o1 [$ q4 r4 }3 a
0 R# v6 D2 r; N% k% W  l1 }( K  
+ w: {$ k0 C/ K3 Z1 D0 n) l, B  
( w% S2 s5 c! x3 F: Q; z
黔墨兄的评批。我看还是中肯的。楼主讲的好像有道理,其实是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的。审美眼光未到哪一层,所作的判断,就要大打折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6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当我们真的站在书者的立场上去解读这些名家的时候,就不会再发出如此简单的评价,任何书家的出世绝非浪得虚名.' T. u6 ?7 C/ }; |/ a
虽然他们的风格就来自自己的习气,但他们终归有了自己的风格,有自己原创的精神,这也许就是他们这于当代书坛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6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走走看看 于 2007-7-6 20:17 发表
1 r3 b0 D% X9 k9 S- C# {问题不是谁怎么写      而在与自己怎么对待      他怎么写都没错    因为他有他的权利     如果自己钻进去忘了出来      忘了自己怎么写的事就糟了      要不要模仿抄袭跟风是由旁观者自己决定的     若是怪原作者      今后 否则只有圣人才敢写字了
, {3 `4 I0 }) Y- \
这话说得透彻!难道搞书法的人,可以不从“模仿”开始?无论是名家还是大家,他们的风格的形成,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中?学古人乃至学今人,都是每位学者的必经之路,能不能有出息,出类拔萃,怪不得别人,关键是自己有无造化!怨天忧人,有什么用!至于是不是大家,不是自己抑或别人说了算的。要靠历史时间老人的审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7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愿意读沈鹏(草书) )、张海(隶书)、孙晓云(行书)、孙伯翔(早期)、李刚田(篆书)、张旭光(行书) 等人的作品(尽管我不喜欢其中某些过于理性的部分)。
4 s4 ]8 f$ X" m) H1 a
1 h! F& K1 g6 q% {# Y+ J  Q1 t' b8 l5 C5 I! V: k
如果去掉这一段文字,
! X% l- {. B1 I$ \: A1 |2 P& {被楼主忽悠的人可能更多!' [  q6 v; _. e7 J) f- v6 S% @5 N& U
em2 em2 em2 em2 em2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7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ohange 于 2007-7-6 15:03 发表
# u/ q5 r1 X% p$ o+ P( O这才叫真正的书法批评.书法大家的成长道路:创作-----理论----批评----修正---提高----修养----底蕴----书法大家-----创新----汲取-----提升----大师.

' n' V+ G4 J+ h, t

- M0 R, g! Y) g& j+ W名家不是不可批评。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关键要拿出说服人的理由,若按大师的标准,谁都是一无是处~em4 - Y# H* i* E6 D1 Z- h) C: y
但这段话:“书法大家的成长道路:创作-----理论----批评----修正---提高----修养----底蕴----书法大家-----创新----汲取-----提升----大师.”还是说出了通向大师的所必须经历的旅途......同志们努力呀!!!em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