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6-6-2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5129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7-6-27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搬两帖:
, Z& F& _9 R1 j3 x" q9 e ^7 X
4 E8 D+ n; }6 X2 t9 i1 c% I森贺先生:
* b3 g. p/ \# ]: [; d) {" d M' F" ]1 s. I* |: \
我有不用看法!+ V% @1 M. k* O7 }! |$ y( a8 R
古体诗词不需要标点可以解读!
" D2 Q4 B6 w$ u; c但新诗却非常依赖标点,因为标点如?、!、!!、!!!、!?、?1、或--,甚至....都会给字句赋予不同意义和感情,如果不用标点,非要猜上半天不可!这对于欣赏新诗书法作品将造成诗书无法融合一体而大打折扣.
; j4 S; H" G, i( @* H! c+ ^6 u浅见认为,可以直写,横写!
7 L5 A; j! j) }- J0 Q/ c) {+ h但要加上标点.
' F( f5 F( v7 u6 l一句一段,8 Q2 Q" M& L4 G0 I( d x6 {& b$ D
竖写右起,写成长卷形式;4 ?1 _) [( _+ A4 [; x# }7 Q
横写左起,写成条幅.
6 p0 a( I/ x; v( j+ q; w如能配合得好,视觉上还不至于太差./ n; Y4 D# K+ P& }9 X i3 N& a. ?% m# k5 T
但是,不能草书,篆书.: r9 w: y( \4 w7 b3 N' T
除了竖写外,连隶书都不适于.
1 { y. `. V b, q9 a: y' F9 C只能以楷书和行书书法来表现.
9 e( W# h" z- I& V2 [1 R5 D, T C可以试试看!9 p5 n- Y! Z1 g- p2 q
2 v2 s! x% T% y. `5 y& e, Z( A+ Q0 w1 Y9 C/ E# Z) |
虫甬:8 K1 P- R2 D) R' V& P$ Y8 @
, w6 I' I: m8 R森贺先生对“用毛笔写新诗”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有许多经验和心得,值得参考与借鉴。
4 @% F* G d2 Y3 a& e 我只是在近两年来,思考了与“汉字的综合之美”相关的问题后,才开始进行“用毛笔写新诗”的尝试,尝试也主要是局限在行草方面。但我依然认为“用毛笔写新诗”,特别是在行草方面,繁体、竖排,不用标点,仍是我今后的尝试重点。& h5 [1 u$ J8 |; p9 T2 C
诗歌创作在酝酿、吟诵阶段,情绪的起伏、跌宕和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密切相关(汉字本身所具有的平仄就是根据声调的扬抑、长短、舒促来划分的,而平仄是构成旧体诗格律的重要基石之一,值得新诗借鉴),这也是与书写可能产生和谐共振地方,竖排、不用标点就可以使书写的行气更顺畅,也可能一路无碍地通向“以手写心”,甚至达到忘情、忙书的境界。0 B/ c2 ]; p" ?1 O
至于繁体与简体的转换,它不与文言和白话的转换相对应,只是在中国大陆特定的历史时期所产生的问题,但已既成事实,不知该怎么说才好。我想在书法领域,不妨将“繁体”进行到底(这关系到中华文化的传承)!起码我会这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