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3-1-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1769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1887年,波兰眼科医生路多维格·柴门霍夫博士曾发明“世界语”,至今应用者寥寥。艺术家徐冰似有发明新“世界语”的野心——他又发明了一种“世界语”?6 s! h& H, `+ |5 E6 i
8 y' Q7 a# U0 l' H4 B6 o# `& ? 徐冰在纽约的工作室原来是一家意大利面包房,徐冰入住后保留了原来的格局。每天早晨,徐冰从楼上的卧室走进昔日的面包房,在那里完成一个又一个创意。( I+ v, V! L6 f" c8 G8 l
) l: E, X% @- F$ H3 z! q! } 6月27日至9月10日将于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展出的《地书kk画语》是徐冰的新作。《地书》参加的是5位国际知名艺术家的联展《自动更新》,这次展览的主题是——面对网络时代和“video艺术”时代的高科技、新材料,艺术家如何做出应对。1 q* O+ P; U, Q- }: d
1 \! ]- E2 j# s( q$ S 从《天书》到《地书》, }4 U' k, L t0 {( B+ S. N
; b) `$ x6 N$ M/ ~, F& F! d& T3 F 徐冰的成名作叫《析世鉴——天书》,1987年动手,1991年创作完成。“天书”中的“汉字”都是徐冰自造的,他自己都不认识,别人就更别想了。+ }$ h1 ?3 T$ Q' W1 I1 m% ]
, P9 ?& d* \- | 20年之后,徐冰再次拿文字开刀,只不过与当年的《天书》正好相反,《地书》是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书:“这两本看上去截然不同的书,又有共同之处,不管你讲什么语言,也不管你是否受过教育,它们平等地对待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天书》表达了我对现存文字的遗憾;而这本《地书》,则表达了我一直在寻找的普天同文的理想。”' B" q# h5 C( c! \. ]1 x( i4 |
6 Y4 t! D! a3 }" U v# @5 x
《地书》的灵感来自于机场和飞行器的机舱。徐冰经常前往世界各地参加展览,他注意到,机场的标识和航空公司安全说明书的设计都以非常简洁的图形为主,基本上不用语言就能把复杂的内容传达给操着不同语言的乘客,相当于一个“国际读本”。3 N& C& l, Z! i6 A, a2 L
- C) N; o- I9 {% u+ l2 k 从1999年开始,徐冰收集了上百张航空公司安全说明书。2003年,徐冰看到口香糖包装纸上的三个小图kk第一幅图是一个嘴唇和一个小红点,表示口香糖嚼完了;第二幅图画了一张纸,小红点放在纸中间,表示把吐出的口香糖包在纸里;第三幅图是把包着口香糖的纸团扔到纸篓中。徐冰觉得,既然三幅小图能讲一个短故事,那么图画也应该能讲长故事。从那时开始,徐冰开始收集、整理世界各地的各种标识,很快就收集了上万个图形标识。
: b4 G; a( x+ p8 v1 E3 k0 F6 i- |; T( [1 e! H! A
徐冰发现,很多领域早就有了国际通用语汇,比如化学符号、数学符号、建筑符号、地图和天气标识等等。美国把核试验废料埋在阿拉巴马沙漠里并规定,一万年以后才能解除危险警报。然而一万年以后英语可能已经消失了,如何才能有效地向后来者传达警报呢?最后,科学家还是用简单的图形做了说明,告诉未来的人类,此地危险。
- L+ \% N9 \4 p5 T" ?7 N8 k* W; u D$ j
( g! A; L1 o/ b 《地书》尝试建立的是一个语言文字的乌托邦——不论你是否受过教育,不论你操哪种语言,只要有生活经验的人都能阅读。在徐冰的工作室,南方周末记者看到已经装订成册的《地书》样书,那是一本标准的图画书,连续排列的图形标识记录了一个爱情故事,故事是从太阳升起开始的:早晨7:00,一个男人被闹钟叫醒,起床,洗漱,吃早餐,打车赶去机场,坐上11:00飞往纽约的飞机……
1 n* C% b# o& G Y* g2 i) c1 {4 O5 Z3 L t( i9 ?8 z6 Y! P+ s4 D) |
“这是一个艺术家的理想,但是它带有很强的未来性。”为配合《地书》,徐冰特地制作了“字库”软件,使用者将英文句子打入键盘,电脑即刻转译成图形标识语言。以后还将开发中文和其他主要语言的转译功能。“字库”软件会有实用价值,比如在某个国家问路,可以输入中文;别人可以输入他使用的语言,通过电脑转译而来的图形标识达成交流。在纽约现代美术馆的展览上,观众可以亲手在《地书》现场展示的电脑上过一把瘾。5 M) ?# F! o& h3 F8 T7 b
$ F7 C. c' b7 w. ? r6 [
这套“新的象形文字”的介绍,仍是传统文字,而不是图形文字。对此徐冰解释,所有文字都要经过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自己的图形文字还处在“甲骨文阶段”。徐冰希望《地书》是一个开放的作品,他特地为《地书》建立了一个网站(http://www.asinglescript.com/),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加入自己发现的图形文字:“我做的只是收集整理,我不想自己编造一套文字。文字之所以叫文字,因为它是约定俗成的,已经被认可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