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7651|回复: 38

[分享] 能十四而书画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8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 R6 Z1 Y$ }& u/ q7 N
编者按:朝花夕拾先生转来的徐家麟先生这篇文章,很有现实的意义。古人操琴有十四之禁,何也!神圣而崇高,惟此艺术方为艺术,人格方为人格,而推及书写,古人也有良辰吉日沐手以写经,我想这并非做作,仪式的魅力体现了一种庄重和神圣!不至于使之下坏而入流俗,仪式一破,规矩乱了,礼乐之坏,操守没了,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当然,禅家可以呵佛骂祖,但那种随喜境界又岂是一般人所能参透的?% C8 L& o% y0 F5 d9 A
     能十四否?问你,你当如何?
5 ^* X# [0 d( c" A% C% y+ x
3 @9 z$ H& F) l
能十四而书画否? 6 q( N& }& g. h" u, x; s/ ]5 y
□徐家麟
  先前读白居易的《竹里馆》诗:“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只觉得诗意美,却没有体会到诗人写出了古人弹琴时追求的最高境界:清。即清远、清静、清和、清朗之意。近年读《古琴》一书,才知道古代文人对弹琴十分讲究,弹琴不仅为了“清”,更是以琴言志、寻觅知音、与道妙合。因而有十四不弹之说,即在下列十四种情况下不能弹琴:“风雷阴雨,日月交蚀,在司法中,在市廛,对夷狄,对俗子,对商贾,对娼妓,酒醉后,夜事后,毁形异服,腋气臊臭,鼓动喧嚷,不盥手漱口。”足见古人对弹琴虔诚到何等程度!东晋名士戴逵为了不做王门伶人,甚至当场将古琴摔破,以示决心,传为千古美谈。: }) Z2 r3 F- X$ p' X. Y6 O

" t  M6 d/ S- g9 B5 S) b   弹琴如此,作书绘画也如此,素有“琴棋书画”之说。在古人的眼里,这都是十分高雅的文化活动,都需要虔诚恭敬。尽管书画与弹琴有所不同,但对精神和艺术的追求都是相通的。联想到今天书画界看起来空前繁荣,然而浮躁之风日盛,铜臭之气弥漫;“大师”满天飞,“大家”满街走,在名利的驱动下炒作、作秀、制假层出不穷,各类“大赛”此起彼伏,却弊端不少,猫腻多多;出场费、润笔费不断攀比、飚升,美其名曰:不是为钱,此乃身价耳。书坛上还发生了为备战国展而半夜狂叫、撒手人寰的悲剧。更有甚者,连为公益事业写字也要收取“润笔费”# v) i% M$ ~5 S& U, J0 q

! y8 s4 c9 N2 H& \$ M……凡此种种,与古代文人追求的宁静淡泊、高洁风雅、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事权贵的品质相去甚远。3 e. K: d+ \0 ]3 I, F0 J( M
3 I" ~6 k4 w  X+ d3 Z$ W! Y) Q
  诚然,书画与弹琴有所不同,自古如此。如:酒醉后不弹琴,对书画家就应另当别论了。古代就有张旭、怀素、徐渭嗜酒如命、以颠狂闻名,千古留芳的《兰亭序》也是王羲之在酒后留下的不朽名作;今人酒后书画的例子就更多了。此外,时代发展了,有些观念也应随之改变。如“十四不弹”中有“不对商贾”一条,但今天是市场经济,不为商贾就不现实了。
: K3 H- ]; e& B! N0 G6 G# Y/ a8 |9 U, c2 z" B
  考虑到古代人们关注求道,今天则看重逐利;又考虑到书画与弹琴的区别,所以我觉得十四不书画确实困难。好在《文会堂琴谱》中还有“十四宜弹”一说,即“遇知音,逢可人,对道士,处高堂,升楼阁,在宫观,登山埠,憩空谷,游水湄,居舟中,息林下,值二气清朗,当清风明月”。在这十四种情况下创作,就比较现实,比较宽松,比较符合书画家们对精神和人格的追求,也有利于树立正气,多出好作品。
9 O0 G5 E8 H# F: L$ a5 z3 L! v% w: ]5 p. \1 V
  名利之下,众生皆苦。正值明八荣、知八耻之际,不知诸位能十四而书画否?
: c2 n; e9 y% _% J* L
; \! r: T4 {2 e% \+ e5 R4 y# @) P! n" _, ~1 E1 n& n# p
% l2 i) e3 H0 K) [' Z& y5 e
' c; x. o5 Y9 J0 [  C
[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07-6-18 12:00 编辑 ]
发表于 2007-6-18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利之下,众生皆苦。em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8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琴为心声,书为心画,棋为所欲。2 d4 n- H* y8 N5 Q7 f

0 n" p, E$ a8 a- K- ^& p十四不弹,十四亦可弹。小隐弗弹,大隐弹之。
0 U6 t- F4 Z5 d* S; A
( P* L" f0 [! _# y- m* h- o8 Y  I5 x以道作纸,以足当笔,而心清明。则天下之路,尽可去;心中之意,尽可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8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昔者,高二适老有疴住院,有一护士细心照顾,待出院时,高老欲为之写字以谢!正待展纸欲书之时,有人言道,此护士乃市长千金,本以持笔欲书的高老一听,掷笔不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8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7-6-18 12:24 发表
6 U; r7 h9 }$ C* \. g  N1 D昔者,高二适老有疴住院,有一护士细心照顾,待出院时,高老欲为之写字以谢!正待展纸欲书之时,有人言道,此护士乃市长千金,本以持笔欲书的高老一听,掷笔不写了。

) F! [3 s: _* T+ R: n/ `受人恩惠因惜名而不报, 高老有些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8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wzx 的帖子

“惜名”也是为了名啊,虽然是好名。
9 Q1 z8 d/ S+ T: B1 U% ]3 Q' `# H8 W
坦坦荡荡的写一副字本来很好嘛,人正怕什么影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8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如能实现(同一天)十四而能书画者,还要精心策划才能啊!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8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但不成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8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带镣铐的舞者.......em4 em4 em4 em4 em4
4 m# n# }1 |' w5 p2 K- k. j  ?- _9 e不主张提倡+ A* g& X# k4 Q! ?0 J9 }* ^9 D
“风雷阴雨,日月交蚀,在司法中,在市廛,对夷狄,对俗子,对商贾,对娼妓,酒醉后,夜事后,毁形异服,腋气臊臭,鼓动喧嚷,不盥手漱口。”这十四种情况里与弹琴相关的多,与做书相关的少,没必要.  m( \# p% {% }: t$ ~8 R
风雷阴雨:环境鼓噪,当然不适合弹琴;但在风雨中写字却是一种享受:有谁下雨就不写字了吗?5 t% m. H% G* q2 Q- a4 i9 Z. I
日月交蚀:在古人是大不祥,不宜弹琴;今人却做奇观看,与写字何干?
, |7 S: u+ g6 f在司法中:关进去了,还能写字吗?不知道,有这样的环境吗?如果能写,也不失为监狱管理人性化的体现啊!
! Z( W/ f. f4 O; N1 B. r在市廛:古人所处的市廛环境当然不如现在高档商场的环境好,在那里弹琴有点煞风景,可是现在商场酒店偏以此营造环境,吸引客户,甚至酒吧也在搞,目下而言有什么不可以的吗?5 S- v! E7 `- ]
对夷狄:典型的大汉族主义,什么叫夷狄?中国历史就是不断的有夷狄加入,才变的如此鲜活,看看唐代和夷狄交往带来的好处,蒙古的统治,清朝前期的发展,现在还需要抱这样的观点吗?再说了,现在给外国人写字,这叫文化交流,叫弘扬民族文化,还能赚外汇,不是有些同胞也在搞书法国际化的运动吗?) ?: G  `9 }5 V# t$ b9 [* Y' p
对俗子:俗子是什么?过去首先是没有文化修养的人,现在这种人多吗?对牛弹琴嘲笑的不是牛而是弹琴的人.文艺工作者有普及文化的责任,对俗人就不写字了?怎么普及文化?
: B1 u, V4 H0 O! I对商贾:现在如果有商贾找你写字,而你还能拿出"十四不写",我佩服死你!!!!!!!!!!$ v4 j+ `) k5 r3 x, h/ \
对娼妓:古代文人有狎妓的爱好,甚至可以将其纳为小妾,是风流韵事,而且有许多成为千古美谈,况且古代青楼女子里才艺大好的多有人在,陕西人说话:烂怂写字有啥神秘的,人家未必愿意看.话说回来,现在的娼妓在哪儿啊?em4 em4 em4 em4 em4
5 r# @6 ^9 E; {8 m# T' |; P) ?酒醉后:这一条尤其不能和写字的人说,跟扯淡一样,要不然颠张醉素往哪搁?
; {/ `" N9 C# M" m1 q4 }夜事后:还有人能想起来去写两笔?????????????. A8 C3 x$ D6 E, Z& I; a1 _# s: x/ W
毁形异服:毁形指的是黥\刖等刑法,异服是指着囚衣,或者男着女衣,现在有吗?不能写字吗?7 y( k1 i* ^  s) Y0 ^1 b% e8 v
腋气骚臭:古人不常洗澡,腋臭重,听着琴曲闻着腋臭当然不是美事......现在人每天洗澡还能让人闻见骚臭,那就得上医院了,哪有时间写字啊?
0 r& M- Y; ?5 l' j, Q5 D. I鼓动喧嚷:写字不同,上百人围观才来劲,要有人叫好,连怀素都愿意喝高了在一片叫好声中挥翰,书协组织大家下乡给农民朋友写对联,要是农民朋友不叫个好,鼓个掌,岂不是显得太没修养?????
( r, q. m% n" G) M, F不盥手漱口:这话说给现代人听,等于没说,还有这样的人吗?要不然那洗手液和牙膏都吃了?
* K/ w' B3 A+ P( X8 C
4 I5 S4 S3 k2 f: k0 I+ Y) X$ V以上不是抬杠,只是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剖析古人的有些提法与当今社会有多么格格不入.尤其是非要把写字和这些事情扯在一起有多滑稽.
5 r0 _6 _1 T6 W$ c& o8 g0 D- V5 }; _: I" j
丁版讲的高二适的逸闻,同意5#的观点,高老惜名如此,有没有远庖厨或者之类的啊?相反他的好朋友林散之则通达可敬的多,而且是可亲近的多,对于高老,大家恐怕是敬而远之的多.$ s% ^, f" F% U

8 a4 P! ~6 q0 E5 @) x; _弹琴和书画不是一回事,别瞎扯了,5 M; O" G* ]$ N# M; }

8 D% Z8 p; O; x2 R人有一技之长,无非要炫技,要让人认可,古人隐于山岩,也是要搏个隐名而已,哪里有真正的大彻大悟呢?更何况他们自己定的标准也是大隐隐于朝的呀!!!!!$ k' V: Z- \6 h2 P. H

3 A9 O: y* |$ ?9 H自神其技未必不好,也未必就好,如果写字画画都要拘束到这个份上,还不如自己断了尘根,进山算了!!!!!!!!!!!!!!em4 em4 em4 em4 em4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丁剑 + 10 尊兄好机智,不失为一种幽默!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8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恒顺众生,随喜功德0 e* f& b2 C- d% l5 w, o
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