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1979|回复: 56

【质疑丁剑】 河南惹谁了?(第十九楼青凯再次【质疑丁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6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质疑丁剑】      河南惹谁了?
0 m, M5 U1 m7 j
1 R9 N. o+ n5 D$ o5 x" x
丁剑有贴: 河南是书法大省吗?
. W# _4 \' _, M+ m. e' }3 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2 3 4 ,
是看了这篇文章的灵感:张海:我是一颗种子,恰恰落在河南大地上
2 p. P" }; _6 N青凯实在不敢苟同。所以【质疑丁剑】 河南是书法大省有错吗?河南惹谁了?
5 V) ~. ^0 l# @
. S- [( P. c/ E1 z4 G; }
自从张海先生当了书协的主席后,关于他的文章太多了,现在连河南的书法地位到爱到质疑了,张海倒底做错了什么?河南倒底做错了什么?
& e' g' H" J  M( c9 m是眼红,是嫉妒.
& d, u$ v# o+ `5 v: `' }河南惹谁了?% H# R7 V4 S6 w, @; I( c) N
! E* C  ?. |2 S- T+ V9 u
我不知道丁兄行文的初衷,但有不同的见解我必须提出。
/ Y9 ?  T3 G. g1 F3 R9 N: _) c8 N( i/ S8 g$ B7 R" r

6 q: A4 i3 W# O8 l& L+ r"第一,
: G2 a+ M4 ?2 `6 r  v
过去河南没有一流的足可以匹敌全国的代表书家,江苏有四老,浙江有沙陆,这种绝对的优势,河南没法比。"         
3 B# b! z0 ~" w6 e" T& L9 Q3 o                                      ----丁剑
9 ?# t' s: [$ v+ j. s- g* _
2 S: n, V% b, Y; s  L& }/ e
  ~+ c% O9 P" b# p/ h8 `# D6 u
我要提一下著名的河南老书家谢瑞阶) F3 Q$ c6 {  ^# y3 V# f* N
相关链接:25来得河南书法历程之——谢瑞阶% n; i+ P4 V$ O% |  R- c) E, m
1 d! {: x: F+ s
                                      -----柳青凯: q9 _- |$ [( r' d2 v' _: G
3 r$ h6 r- ?# N$ ~. o; B3 `
$ J+ z+ x9 n, `) @- U
. ~6 M( Y% V5 e0 t: p* T
第二,当代河南并没有开启足以影响时代的代表书风,所谓的。二王的复古主义帖学源在江浙。流行书风源在北京,这些都是十分明显而实际的成果,是会写进历史的。河南有吗?实际上整个河南乃至全国都在跟风,从这一点上讲,河南能算书法大省吗?
: m& V* r& {; P, t中原书风近乎扯淡,丁兄言重了。  ~$ f5 \) ]  c: C2 k8 ?

+ q% F3 L7 N, Q8 E7 Z. q+ f+ W! r3 Q3 c: M! q+ b8 @; |
                                                 -------丁剑4 }" y' `- \! g' L

0 u- D7 K; n% l% G6 R# i

" c- r! `. y# ], d3 G+ ~
& [* @  T: M/ |. `) k

5 Y$ s& i5 O$ E9 C9 R2 M9 X/ H4 a$ j0 R/ R/ E- Y: w3 J! e$ a
% L4 C" @6 a7 N! p% N( S5 I! P
这里我不多说,书法看看周俊杰,李刚田,云平,赵鉴越,吴行,米闹,王乃勇,张留中…….0 S# m! t' k5 R  F6 p, Q
篆刻可以看看李刚田,查仲林,许雄志,谷松章,周斌…..$ S8 Z% k! `& \) v: n5 ]
"中原书风"的概念提出十几年了,岂可小视。
0 t; Z% C' S' p2 i7 S
9 X, H7 ]) ^! N! Q/ X! z
' y; `" w! N& ^% v! S) A5 }
                                                 -----柳青凯1 }, {+ b% z1 r2 e5 Y9 }
9 K9 o1 P+ R6 g5 J5 a: e

* V7 K1 s$ n0 P2 ]第三, 以目前的局势来看,自张海先生当了主席,河南的组织能力已成过去,“墨海弄潮”已经退去。河南的年轻一代已经无法像如张海先生那一辈借助地方实运作力推到全国,而且在跟风的情形之下,出现足以代表时代和未来方向的中坚。如此,正在失势的河南又怎能是书法大省呢?
7 k, Q2 |$ p4 E2 J3 y
2 \9 @* U3 ~% V0 \2 S% n
                                                -------丁剑- Q. x% E0 h% u1 a  f% l6 G

7 N6 x& B7 {+ Q
1 O7 D; e- |! u1 v7 p7 {  K* Y6 H张海刚刚卸任, 丁兄说:”河南的组织能力已成过去,墨海弄潮已经退去不太好把,作为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河南省书协给予书法获奖作者的奖金是全国最重的.而且河南书法的群众工作更是河南书法的特点.
: n0 y) k6 G+ [6 T6 Y0 E( x$ c" r9 g1 X4 @
6 a9 Z0 Z  s: P河南已经被同化,很难指望河南年轻一代中出现书坛弄潮儿.7 j* ~+ _* R8 \# v/ a

2 I0 q' k7 @( w/ V2 A5 i; u                         -------丁剑) s1 B# Q3 ]/ C3 e2 {. \

* E8 O  T, r2 m" c( o5 @) N首先我这一关就很难过,河南的书法青年不是被同化,而是敢干向外省学习,这是中原人博采众长的优点.5 h$ K% b  d. w: G2 k
我们说河南是书法大省,并没有说其它省份就不是大书法省,你们完全也可以这样说,我们先说了,表明我们是自信的,我们有这方面的宣传意识,这有什么不对。
) m9 e, U1 @( v' @2 _# C: S7 i  i: f# V( X' l# _' L
现在很多人不服张海做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主席,你们可以再推一个出来比一比,看谁能做到中原人的厚道与中庸。如今的书坛不是一个清静的书坛,让一个从河南走出来的书法人做话事人为大家做事有错吗?) [& H0 d5 V% S3 y/ ]) o2 h, T0 K
- b' v  t2 ^: {3 |1 h2 S
/ M3 ]8 I/ f, m, X
                                                      -----柳青凯& P* n$ [1 i$ d% O: o
6 }  J! y9 w& I) k
; k) G. S4 O3 L, [/ J2 \6 o* ~
丁剑声明:以上文字只代表个人观点,并不涉及对地域的偏见或歧视,请勿随意揣度作者用意
& f9 K( x1 c* w7 T
  l# `/ J$ A& G
: R% s) d5 {. u5 ?) Q4 n
8 D" M( ^3 s) S! O  ^  ^, i青凯观点:但当今书坛对河南的地域的偏见或歧视,是不是有因为张海做了主席而眼红的人。- l8 M; }% F- N! }% J5 f1 l
谁敢说没有?6 O7 z* d! S5 T  q& T. B, n
; D) D" w4 Z9 I1 U; L
3 T- h' X) @  [
9 L. E( H4 v2 v' {6 I2 u6 Y, y

5 C. c7 s9 T/ `* H" K0 z( e9 M                                            2007年6月6日于河南新野,俊斋柳青凯# H* E6 [: e7 C' O
1 E( N+ q3 ^" G' c: g" ^; ?
[ 本帖最后由 柳青凯 于 2007-6-7 21:18 编辑 ]

谢瑞阶书法

谢瑞阶书法
 楼主| 发表于 2007-6-7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
20060516130527502.gif
20050908173513-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7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
20061119205815984.jpg
2006111920582188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7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把别人整出来也就整了,你把周鲁岩的那个了字整出来,吓唬谁啊!你以为大家都真的不懂书法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7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黄东 于 2007-6-7 00:28 发表
( R' `8 J! k) Q9 E; M你把别人整出来也就整了,你把周鲁岩的那个了字整出来,吓唬谁啊!你以为大家都真的不懂书法吗?
0 S) D% x& T0 v0 ^1 g5 G
吓唬你有必要吗?你把你的字整出来我看看,贴在周的后面比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7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人在对某一现象进行评述时,都无法避免带有个人的主观偏见,正如孔子所说的“有道德的人及无道德的人都能说出有道理的话来”一样。就我个人认为,无论谁对谁错都不重要,问题是自己有没有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我是个虚伪的人,虽时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不声张,而是偷偷地问自己为什么发现不到自己的不足。
# w; ~8 C) `* u
( d3 r# J7 `& C  j[ 本帖最后由 曾惊花落 于 2007-6-7 02:0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7 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质疑柳青凯的【质疑丁剑】
- u2 N" t3 L; w+ s $ l" V4 O- o$ r5 }- h
+ x2 F1 a% f8 |8 Y
【质疑丁剑】:河南惹谁了?: J" W0 c- Z' F
我评:用“河南惹谁了?”一词有点象前两年国人骂一些河南人是骗子后,生出的新名词“河南惹谁了?”(笑)4 G8 \3 e+ [* T8 E9 `, ~
: P% {/ f9 g+ V! C
丁剑有贴::河南是书法大省吗?
9 s! c8 }) O8 G 我评:可以质疑。没有异义。4 i8 T6 k" Z/ |8 |0 l
2 V9 v& w0 S! y
是看了这篇文章的灵感:《张海:我是一颗种子,恰恰落在河南大地上》 。* w9 \0 c  t$ n- L+ B" x
青凯实在不敢苟同。所以【质疑丁剑】 河南是书法大省有错吗?

( z6 ?6 X2 d" E  y, \6 n我评:就是有错。本来没错的,张主席作为河南籍人现在说出来,不应该!别的省、市怎样看?太狂!自私!) G, n7 F# N) m6 e; ~
5 |0 C/ W- E8 K# b7 f! T0 z
自从张海先生当了书协的主席后,关于他的文章太多了,现在连河南的书法地位到受到质疑了,张海倒底做错了什么?河南倒底做错了什么?是眼红,是嫉妒,河南惹谁了?我不知道丁兄行文的初衷,但有不同的见解我必须提出。' K4 V% ], i) `% R" D: n
我评:没人眼红,也没人嫉妒。张当主席,是他的造化。他乱说乱写,必将受到质疑!就象你一样。
/ q4 i/ s/ A$ r  f7 V' C! t
+ p% Z0 _9 l* c7 }2 G" V9 t9 R"第一,过去河南没有一流的足可以匹敌全国的代表书家,江苏有四老,浙江有沙陆,这种绝对的优势,河南没法比。" ----丁剑- V; N; p% y7 [! \% Q
我评:说得即是。河南真的没有让人信服书法(大家)。如有,最好让非河南籍人士来评说。河南人自吹,不能服众。
& q: a  _' W8 T5 E$ j" s( d
2 o6 v# W1 y8 Y" S1 M4 R我要提一下著名的河南老书家谢瑞阶相关链接:25来得河南书法历程之——谢瑞阶。-----柳青凯
- Y# v9 }- ^- `' o, v3 @4 g; [$ T我评:还算一个老书家,但难登大雅之堂。比肖娴、林散之、启功、沙孟海、赵朴初、郭沫若等等大家没得比。
9 x" b: l6 k0 g7 B% D+ d& ~4 i9 y! M# S% z# J- J
第二,当代河南并没有开启足以影响时代的代表书风,所谓的。二王的复古主义帖学源在江浙。流行书风源在北京,这些都是十分明显而实际的成果,是会写进历史的。河南有吗?实际上整个河南乃至全国都在跟风,从这一点上讲,河南能算“书法大省”吗?“中原书风”近乎扯淡。-------丁剑0 @. r* W( S# i( s, J: ~
我评:河南人自己说自己省是“书法大省”,真不知羞齿,算什么玩意?7 O/ D! m$ j8 r" {. M$ `
3 d" n0 \/ d+ z% _/ ]0 s
这里我不多说,书法看看周俊杰,李刚田,云平,赵鉴越,吴行,米闹,王乃勇,张留中……;篆刻可以看看李刚田,查仲林,许雄志,谷松章,周斌……;
- W4 k2 v% `& Z7 U+ G“中原书风“的概念提出十几年了,岂可小视。-----柳青凯

7 B$ V- B. m! q: N我评:老兄不会把三、四十岁的河南青年书法家吴行,米闹,王乃勇等人也拿出来凑数吧,当成个什么“风”。他们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形成今后的“中原书风”、成为大家,还有待于时间和岁月的考验!你说了不算。3 r7 o- S, C2 D

4 E3 t7 ?& x& F6 }8 j5 p第三, 以目前的局势来看,自张海先生当了主席,河南的组织能力已成过去,“墨海弄潮”已经退去。河南的年轻一代已经无法像如张海先生那一辈借助地方实运作力推到全国,而且在跟风的情形之下,出现足以代表时代和未来方向的中坚。如此,正在失势的河南又怎能是书法大省呢? -------丁剑
; h# ?- C% m& E9 z我评:的确如此。实话实说!/ ?$ N. T9 N9 [( `) Z

8 T; x% `2 L0 M. @! H0 b! C  Y3 _张海刚刚卸任,丁兄说:“河南的组织能力已成过去”,“墨海弄潮”已经退去,不太好把作为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河南省书协给予书法获奖作者的奖金是全国最重的,而且河南书法的群众工作更是河南书法的特点。河南已经被同化,很难指望河南年轻一代中出现书坛弄潮儿-------丁剑% k$ G4 V$ R% N; {& i
首先我这一关就很难过,河南的书法青年不是被同化,而是敢干向外省学习,这是中原人博采众长的优点。) b: b7 k- i9 R6 a
我评:这句“而是敢于向外省学习,这是中原人博采众长的优点”真莫明其妙。怎么“敢于”了?又是怎样“博采众长”了?举例说明!
2 ^2 c8 @+ d1 U2 C9 ]4 _' C" z1 j: p: g1 i; [5 e
我们说河南是书法大省,并没有说其它省份就不是大书法省,你们完全也可以这样说,我们先说了,表明我们是自信的,我们有这方面的宣传意识,这有什么不对。现在很多人不服张海做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主席,你们可以再推一个出来比一比,看谁能做到中原人的厚道与中庸。如今的书坛不是一个清静的书坛,让一个从河南走出来的书法人做话事人为大家做事有错吗?-----柳青凯
3 u" k6 ~8 v+ J* t- u1 R4 g我评:你说的,河南是“书法大省”,而别省是“大书法省”,真别扭。为什么不直说是“书法大省”?你有区别的。也可说“大省书法”、“省书法大”、“法书省大”?我乱七八糟的联想后,得出的你的意思是“书法大省”河南才是最正宗的。
- V$ q8 N8 F5 Y. d0 V' B8 G% _
" C% |% V# R# G丁剑声明:以上文字只代表个人观点,并不涉及对地域的偏见或歧视,请勿随意揣度作者用意。( t( k3 ~# a/ \
我评:对的。河南的书法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进步,有挫折,有得失。这是有目共睹的,现在给河南盖棺定论,恐怕还为时过早!
$ g- J. Q/ S8 Y$ Q, F' Z: r4 A0 ]. p7 \0 W0 t  y; M" v
+ P3 A0 f6 D5 e3 K  u# G
青凯观点:但当今书坛对河南的地域的偏见或歧视,是不是有因为张海做了主席而眼红的人。谁敢说没有?' v' s0 o- Q9 |& `1 M
我评:我就不眼红!因为我就当不了这样自私的书法主席,也不想当。严重瞥视你的这句话,挑畔味十足。你让别人认为你们河南人很小气!!!/ f3 H. G! }4 c+ Q( h
                                            
' y! L9 \- a  ]  T$ t
1 J, T4 X2 V8 s; K+ m9 u9 `- g也学丁剑来个声明:社会以上文字只代表个人观点,并不涉及对地域的偏见或歧视,请勿随意揣度作者用意。如果你认为对河南人有伤害,大家就象我开火吧!大骂也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7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位先生辩论正酣,所述观点针锋相对,是帖似乎充满了刺鼻的火药味.
! w9 X  Z7 k1 F+ U  _3 U' w小生与诸位素昧平生,作为局外人,略述观感一二.9 |) u5 j7 _! Z6 J9 M5 {
丁剑先生言之有理,虽然有点偏激.! n9 ^+ V8 F9 Q  V) `, W
社会先生言之凿凿,发人深省.
8 l7 L1 U" i7 K0 E: `3 H柳青凯先生言之虚妄,指鹿为马,观者为之喷饭.而且言语之中挑衅意味极浓,大有舍我其谁之架势,好似河南书法篆刻代言人.所附图片惟谢瑞阶先生书作尚存些许书卷气,其余不足观."书法大省"乃河南籍人士自吹自擂之言辞耳,我等置之不理可也.& E- q$ o* W& p  i3 V# i& \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得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7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闽地有它幽诡神秘的文化特征,惟其如此,较之堂而皇之的中原文化就有极大的差异。自莆田派的宋珏、魏植、吴晋直至现今,代代相传的印人,都难避这个地域文化的制约,为此陈子奋先生在弥留之际还谆谆告诫弟子石开“好好去接中原之气”。
. M( N! p' U7 T) |                              ---傅其伦评石开

5 W/ Z# B6 W& \9 A+ a" f' l6 e' i$ ]; [/ E4 M& r/ M
如果哪位对中原之气有一问的话可以读一读,上一堂关于宗祖历史的课.
5 j) \1 @( v- v4 E' I6 [' p( K河南书法是建立在浑厚的历史与文化积甸之上的,中原是最有资格说大的.& M! ~. f4 d: Z9 x: Q7 Y
如果连中原之气的,包容,宽厚与开拓都看不到的话,实在是叫人可怜.) a' O# h4 i, t( f/ J
大型纪录片:河之南(1-10全)
, ~+ P% j: `9 Y1 r9 `% Q8 F4 n( q1 L' M8 C

- @9 S: b" Z3 C% c$ `# x
' `+ P( j# |; a' O# O
- Z9 S( y# v2 m0 p+ R& H
/ w# C) x' o( J0 R) q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c% Q* w, _  ^) d& ?2 A6 s, T
3 M: _; t7 ]! X+ V4 A6 g# T2 s3 V$ a
第一集 大河之源
3 m" l8 k9 }- h7 t, H0 @# c" ^: D" J  [0 N$ G7 C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中原,也即河南,孕育了南召猿人、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古老文明,哺育了炎黄二帝。安阳小屯村甲骨文的面世,使中原先民从传说走入信史。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母源与主体,代表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原大地上,王权和文字的出现,是中国文明从史前文化进入历史时代的分水岭。
" k2 M1 Z- g( T6 r( @: V% q& `0 r. v
第二集 大河之民 / w) C1 T: J8 X/ Z+ }- ?

7 c; U3 ~0 A3 D2 R8 s/ ?9 }" Y0 _. c盘古开天地,伏羲女娲造人,中华民族的创世神话生发于中原。中原是轩辕黄帝的故里。根植于中原大地的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据统计,38%的汉族姓氏起源于中原,但这些姓氏所拥有的人数却占到汉族人口的80%至85%以上。 ; t# b6 H/ A, s& p6 h: {6 t

) R1 k; H3 G  g1 G. P: f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大的动乱,都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原先民大迁徙的一个意外的后果是,催生了客家文化这朵奇葩,使得中原遗风绵延不绝。
" \! F) d+ E" C6 _6 s' E. w% m. M0 t+ L* V0 V
第三集 大河之都 ( \2 q# ^1 y7 D- {  ?' Z9 i: ?7 v
中原的古都作为中国历史文明的盛器,浓缩和固化了几千年的辉煌与沧桑。夏都二里头,被史学家誉为“中国第一王都”;商都郑州、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经历各不相同,却都记录了中华文明在光挥与暗淡、彷徨与失落之间的艰难历程。
+ K, i; B2 ~1 \% C9 L: [; J* v) J# J' P7 s. O
第四集 大河之魂
; y+ }& e; D( ^3 \& b7 ]思想家,永远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出生于申原的老子、庄子、祖籍中原的孔子,或淡然,或坦然,或超然,从不同角度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雏形。他们在中原大地所引领的百家争鸣,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的辉煌时代,也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文化思想变迁的源 - X1 V# u1 i# O1 K- N6 p

9 ?2 A, ?' W. j9 f第五集 大河之光
/ n' `0 N& |  ?+ S东汉时期,儒学在洛阳再度辉煌。许慎以《说文解字》创立文字学,并对五经之义加以阐发,蔡邕的《熹平石经》树立了儒学与书法的双重标杆。北宋时期,程颐、程颢以理学重新诠释儒学,规划了此后800多年中国传统社会的秩序。儒、释、道三者在中原的融会贯通,确立了中华文明的内核。少林寺里的三教合一碑,见证了这一融合,也标志着中原在融合过程里的中心地位。
& [- Q3 U# _/ f& _7 J7 x' P9 g1 C8 s" T1 G9 {
第六集 大河之歌
$ _3 D: @2 V4 x* p' W# M+ e中原的诗歌传统源远流长。《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集,其申《国风》的半数以上出自中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李商隐、李贺、苏东坡、柳永等,在中原大地上发出迷人的光芒。唐诗的俊逸潇洒,宋词的婉转旖旎,在中原大地上留下无数可供追缅的足迹。传统文人的一腔家国情怀,在范仲淹作于南阳的《岳阳楼记》中表露无遗。 - i% A% Z( b' v9 v5 i

3 X: D- t& p' x/ f* n7 c( f第七集 大河之艺 2 X  }% I2 g2 `1 P1 J# Q6 `
春秋时代的莲鹤方壶,其理性写实的艺术风格,折射出中原大地的美丽变迁。李斯的书法小篆,记载了历史中政治与文化制度的动荡巨变。由南阳画像石而龙门石窟,流传下的是汉唐时期的绮丽与气雄浑。唐代的吴道子和颜真卿,分别以书画演绎了中原艺术的磅礴与风骨。直至宋朝,黄庭坚、郭熙和张择端的书画与以汝窑为代表的瓷器,构成了一种文雅到了极至的艺术景观。
5 K' z: `( L! t2 H1 t3 N5 o! e, d3 x' B
第八集 大河之学
$ q( D+ J( R" D2 E$ n, g3 ?7 a" P  g  x濮阳“45号墓”的龙虎成为四象中的青龙、白虎,是中国6400年天文学历史的起源见证。东汉张衡、元代郭守敬分别在中原大地上创造出了浑天仪、地动仪与观星台等天文学奇迹。“医圣”张仲景以医济世,明朝朱载堉创造音乐上的12平均律,以及墨子在物理科学上的发现探索,都闪现出中原文明在浪漫之外的理性。 8 g4 o9 R- D4 ]4 [" `( O
4 l% U5 d! @% l/ Z+ r% e' O/ Z
第九集 大河之风
, b$ @+ r7 L) H  Q' d* p由汉而来的灵宝“道情皮影”,濮阳大弦子戏是中华戏曲的活化石。明清以来,中原剧种有80种之多,尤以豫剧为盛,且至今散发出远古中原丰沛热情的“郑卫之音”。太极拳、少林功夫的名扬天下,同样得益于中原大地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 s) n( g* @  b# T/ A& D
- J5 \& C, o4 c& ?- L, p第十集 大河之南
0 J. ^. ?2 K& J; l' }1 ^周公在禹都阳城兴建测影台,从礼制上确定了中原为天下之中的崇高地位。“中国”一词,亦源于此。由夏至今的4000年时间里,其中3200年,中原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中原成为一个吸纳、交流、融会和锤炼四方文化精髓的大熔炉,这也是中华精神的主脉。随着北宋汴京的沦陷,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迁、北移,中原的辉煌随之终结。
  M# ?. w8 h8 Y% T
  n2 l6 F5 y2 ]3 }) p
2 y4 U! ]! Y. j$ I* S
; r  i' k5 N+ z/ l% |4 T0 O
如何才能走向书法的正大方向,单靠二王书风是不行的,+ D- {' a* |! W( N+ u) l
当代书法的现状所缺的正是对二王以前两千年书法的关注,
" m( b9 h. Q7 G  n4 J1 Z视野是大的,书法艺术的历程还要向前溯源......
+ n+ }0 B: L5 Q+ m/ |( e ) G  A5 o+ Q% y! L; Z

' X( t+ `( U" K( T; U"社会"其人,行文武断,一看就知是一个红了眼的人.我不会与这样的人争辩.
3 L% X2 P! @# t5 p4 o* a立场的极端往往会毁掉一个人,不过也好,此人带着面具,可以口无遮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7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寄君一片叶 于 2007-6-7 08:13 发表 . u' ]2 M3 Z, G( O9 X
诸位先生辩论正酣,所述观点针锋相对,是帖似乎充满了刺鼻的火药味.
, I, S$ N5 K. b: [小生与诸位素昧平生,作为局外人,略述观感一二.
/ E3 p$ h! r/ J8 q0 W, u丁剑先生言之有理,虽然有点偏激.
4 o" V2 c0 I$ l社会先生言之凿凿,发人深省.
8 ^, j3 N  [, }: T- X8 w. J柳青凯先生言之虚妄,指鹿为马 ...
/ U2 ?, i9 e% x2 a. ]+ E
7 X# R4 ~( S) l: x0 @. B+ Z3 m
你说我言之虚妄,指鹿为马,是因为你对河南的无知,恰恰说明我的清醒,
+ ]* m% ~2 Y$ }: E我不是河南的代言人,但我深爱自己的家乡,
' f* w+ y2 `" ?  L" l8 q当你的老家被人不解,甚到动戈时是你也会有感觉的.
' @, }5 n5 Z1 t我知道你是山东人,有几方陈国斌的印章就以为自己很伟大了,  ?! Z) j! e; e& q! o" b) G. o4 O; r
好好读一读中原,你才知道什么是伟大.

; w0 m, [6 j" U* u' ]! S3 i: Z- ^8 K+ j) u
[ 本帖最后由 柳青凯 于 2007-6-7 08:2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