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5715|回复: 6

大令说过这样的话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8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最近浏览<书谱>,对谢安素善尺牍,而轻子敬之书。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后答之,甚以为恨。安尝问子敬:「卿书何如右军?」答云:「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尔。」子敬又答:「时人那得知!」一段颇感兴趣.以前偶听别人提及,甚以为乐,后来在书论里多次读到,一直对此存有疑义:三纲五常的封建社会里,王献之如何敢于如此大放厥词?
  请教过不少人,或云是为献之勇于标新,或云和当时社会环境气候相关,或云此事纯粹虚构.的确,如果是历史,那么是什么给了大令这样的胆识?实是另人吃惊,难怪孙过庭云:"自称胜父,不亦过乎!"
  不知朋友们有什么看法,请诸位赐教!
发表于 2007-5-28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或许为后人杜撰。
但从艺术的眼光,大令外拓华滋 ,此右军或不逮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8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8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地位降低,玄学兴盛,思想相对比较开明,与宋元以降一般文人相比,魏晋南北朝文人没有那份酸气,因此王献之发表“时人哪得知”言论的可能性很大。再如孔融,自己虽是孔子后代,但却经常发表不符儒家思想的言论,后虽因此惹祸,但也说明当时言论较为开明,与明清以降不可同日而语。

[ 本帖最后由 长啸怀人 于 2007-5-28 23: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9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孙过庭是从礼的方面说大令.言其狂.论内质,大令不及右军远.大令自称, 我以为这是大令无可奈何之词.

就如今天我们第N代导演拍片子说是拍给下一代看的,狗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一,以魏晋人之风度视之,此记载不虚,《世说新语》中此类语多了。玄识、技艺上目空一切,本来就是当时风气。
其二,王献之书法流行一时,当时确有胜过其父之评。大令此语并非虚妄。至于后世、至今人之评,是后来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30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Darling说过这样的话吗?em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