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9022|回复: 4

朱以撒:清空疏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4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朱以撒:清空疏淡
( ^5 A: ]5 Y% `7 O2 i1 D/ |

: ~# J. ]( ~* h5 C( Q7 a6 f
# P5 z! r8 D1 D
; \/ g. B3 s4 b. n2 }+ R. Q
9 k' [" D  N! l$ w( y# r+ k( k2 C- y4 v# K% m' N  v  ~; G

* a5 `7 l. m$ u7 P5 x+ t. Q* K( r8 F* I
     每一次见到明人董其昌的书法作品,都如同行在深秋空山,生出闲旷清明的舒适感。除了和他下笔轻灵有关,究其原因,就是留白多。董书和其他书家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章法上的疏宕,字距宽,行距更宽——同样一张纸,字数要比其他书家少了许多,甚至留白部分超过了墨迹。不知留白妙处的人说:“太浪费纸张了。”5 u$ Q* Q* E0 H% Z5 l# E! F2 C1 _
     一张洁白的宣纸在未落墨之前,它称得上是一个物理空间,是一种物质材料。书法家落墨于纸上,开始了精神的旅程,枯润疾涩的点线出现了。我们称着墨处和未着墨处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虚实、黑白、盈亏、隐露。
; R. ?) j2 R$ [8 V  纸张成了书法家抒情写意的载体。第一个字在纸面的右上方落下之后,一个又一个,一行又一行的字鱼贯而出。渐渐地,熏色的字迹不断填充着白色的纸面,形成黑白比讲的增减、争让,白色不断减少,而黑色逼进。我们看到了实的方面——每一个实在的字的出现;我们也看到了虚的方面,即空白之处。此时的空白已经成为一种氛围,构成了很有意味的语言环境。有人把一张纸当做一个筐,不加取舍地往里边装,以为装得越多越好,字迹密密麻麻,印章四处钤盖,以为有分量,却未曾思忖其中的堵塞、拥挤和沉闷,挤走了多少美感。可以打个比方,一个}鱼缸嵌入五七尾金鱼,一缕绿色的水草,令人赏心悦目;如果放满一缸金鱼,密不容身,只能从实用处来评说了。+ B( G. E& `8 c" }
  古代的画家如马远、夏硅,都是深知留白妙用的,在纸之一边、{角落笔,余下的看似无物,轻轻一抹,便是长天浮云、长河水气}意趣幽远。书法不是绘画,它的留白让人感受到空灵、玄灌。譬如晋人王殉的《伯远帖》,用笔洁净利落,不使气任性,清清朗喊虽是小作品,观罢有天朗气清的开阔。再如明人陈老莲的行草书,人如在秋夜月色下行,有些寥寂、萧疏。他也是行与行之间留出很大的空白,字形清瘦,蜿蜒而下,有一缕缕逸趣渗出,优雅超脱。欣赏者的神思从容地穿行在字里行间,这些留白给了欣赏有优游自在的可能。常人向书法家索字时,总是希望尺幅之内字数繁多,倘寥寥数字便以为书法家敷衍应付,相互的审美距离已经辐远。
5 d! X* T& P1 b3 n: g. c  键基迹充塞天地,这类作品也着实不少,原因何在?对于创作者而言,多年来刻苦研习技巧,就是用来表现的,在创作中充满了强烈的表现欲,势必使出浑身解数尽全力为之,结果表现缺芝节制,长枪大戟剑拔弩张,黑气沉沉,霸气汹汹,观毕颇觉沉闷、紧张。这很像初写文章者,撷浮华,采膏泽,刻辞镂意,没有使太联想回味的余地。+ Z" S% {! h7 Q6 m6 E
  不禁让人想到乾隆,他喜爱欣赏前人名画的趣味非I司一般.欣赏毕,必定将感受成诗题于画面空白处。空白处正是倒家有意空下的,虚灵缥缈,却让乾隆的墨迹填塞了。大格局遂成小家子气,欣赏不到辽远的气息了。
( q0 N  _& @5 x! Y  ~     宗白华曾经谈到园林建筑艺术中,窗子的重要。因为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书法创作也是如此——不妨打开一扇“窗子”。
9 v- C1 _$ R$ V. N
+ i' ~/ N9 g/ y. w. F. \[ 本帖最后由 社会 于 2007-4-24 17:52 编辑 ]
发表于 2007-4-24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禁让人想到乾隆,他喜爱欣赏前人名画的趣味非I司一般.欣赏毕,必定将感受成诗题于画面空白处。空白处正是倒家有意空下的,虚灵缥缈,却让乾隆的墨迹填塞了。大格局遂成小家子气,欣赏不到辽远的气息了。: ]8 ^: |# V1 n# Q& _0 Q' K/ U
2 w8 Q% |1 K$ q+ e4 j, G. i
说得好极了,乾隆字不好也就算了,还到处题在名迹上,实在令人想不讨厌他都难em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4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多年前专门到故宫看乾隆题画真迹,原来也以为位置书法都挺丑,现在不这样看了,反而认为他是高手中的高手,不仅胸襟眼光,连字也越来越让我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9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留白是一门学问,技浅者不敢随便留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30 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