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05-1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73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7-4-16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书画造假金蝉脱壳 书画造假常见手段一览 1 p0 n, Y& b) H8 \
. L; x- @1 a% m4 E/ c+ X
--------------------------------------------------------------------------------, A; `! Y' x, o7 A. m- R
( T, T8 W1 N3 ~. j' |( A) T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 10:45 中国消费网
: w8 A0 I0 d! t ; _1 J0 H' H& q$ L2 l* C: [
金蝉脱壳说的是三国时诸葛亮六出祁山,病死五丈原。为了顺利退兵,诸葛亮临终前密授巧计,命工匠仿诸葛亮的模样雕了一个木人,“死诸葛吓退活司马”,蜀军得以平安撤回汉中。这,是书画造假常用的一种方法。. \9 B4 I0 W+ w, I- c5 n) [
3 ^ d2 W' i9 I% \- ^; n: ?
例一,一幅真的名家画,老裱头(指书画的装裱部分),裱边甚至有名家的题跋,造假者将画芯揭下,照它重画一张假画,再装到老裱头上去。真的“金蝉”已经从老裱头这
, A) ?7 n; {: F, z* M9 H7 C * c. [: z/ Z2 x5 a2 y: z
3 m1 g: z) F- X3 e" R
% d! Z8 R+ g7 u2 O$ z1 r0 y3 X
; e* l6 Y5 O1 @, H
; w) F- r8 u R) q* P" ~4 v) c D / e6 t2 C# o' r- L# ?
张“壳”上脱逃了出去,而借助于这张“壳",假的“金蝉”也得以脱手出去。: r0 G- L7 u a( [8 p w- N+ ~
$ o" O; |9 h; h/ G* L/ @ 例二,在世名家的一张画,附有该名家与该画的一张合影。这张照片就是“壳”。造假者仿照此画另画一张假画,与真画八九不离十,但从照片上却无法辨别这一二的细微处。卖家把假画连同照片拿到你的面前,你为真的“壳”所迷惑,假的“金蝉”便到了你的手中。 U3 K5 J1 k1 a8 Q! F
7 o5 S% w* [; G K. j
至于造假者,更常常运用这一手法。唐张宗昌负责内府图书的监管,命高手复制后,将真本窃归家中,临本留在内府。宋李世衡藏一晋人墨迹,石氏从其借去窃摹一本,献文彦博。一日文宴众客,出示书画,李适在座,一见此帖,惊曰:“此帖乃吾家物,何忽至此?”急令人归,取验之,乃知文所收为石君摹本,具以告,众人凿凿而言:文所收为真迹,李所藏为摹本!金蝉虽未脱壳,而真赝已经颠倒!5 F- I# P5 `) O/ N! J- a0 ~. k2 B
/ {* p& I! N4 C( Y/ ^) A& n2 W. b
书画造假的常见手段:补款或改款
1 i7 a: Q% c G2 W+ j6 E0 q
8 {# v( S. O1 g$ r. T" H% J, V
3 g* d5 ]/ t- A3 k6 m% X6 N1 `9 M: I, N; ~" E6 v: V( |: K$ Y. j0 W( i" f
补款或改款也是真假掺合之一种。0 H- G# P; C7 \& q. L; _0 o& r
+ n, K- _. w. h. c 补款是将没有落款的古书画补题上古代某名家的款。宋代、元代的绘画多不落款和盖印,即有落款也多用小字写在纸背或所画的石头缝或竹木间。商人收购到无款的画后,则视纸绢属何时代,视笔法、风格似何名家,审定之后则请内行之人摹仿该名家的笔迹补上落款,用熏旧法将题款熏旧,使人看不出破绽。这样,虽然不是某名家的作品,也就可以冒充某名家的真迹而大增其价了。这是无款而后添款的作伪。改款则是原作本有落款和印章,但作者的名气不大或没有名气,而作品却很精美,于是将原款挖掉或裁除,并用同样的方法改题上名家的落款。挖裁补款或改款,又何以能不露痕迹呢?原来古书画因为年代久远,残缺修补乃是常见的普遍现象,也并不容易引起买主的怀疑。无论是补款或改款,其作伪只在名家和非名家之间,就其作品而言都尚属古人真迹,而且并非低劣之物,只是“名”不符“实”而已。
2 a* f+ G9 ~2 D7 _3 Z9 ]5 A$ f( x) m& ?! Z
书画鉴定最头痛的现象:代笔8 f" L. e& j$ V
8 X* w7 ?! B; H6 e6 C
. W" t4 |3 `" v9 c f3 h
4 Z8 T# m. U6 B$ }
在书画鉴定中,最头痛的现象不外乎是代笔了。代笔往往是书画家本人的需求。古今中外的画家一样,或名气大了,或为生活所迫而卖画为生,原因种种,画家穷于应付,只得请别人代画,这样就出现了有些画是画家画这部分,别人代画其它部分,款式往往是画家本人写的;也有些画是完全由别人代画,画家只落款。这样的作品,常能以假乱真,给鉴定带来困难。书法代笔与绘画代笔略有不同,代笔书法一般连名款也都由代笔人完成,以免造成行气、笔法不同。这样就出现了某些书法作品印章真但字却是别人写的这样一种情况。
2 H, d( u2 F0 G* O9 w/ h% R8 C; `6 M! }2 M! b3 h/ ]
书画代笔出现得很早,晋朝王羲之在他决定不再出仕以后,他几乎连书札应酬都毫无兴趣了,就叫他人为他代书各种书札、信件。元朝管道昇的书信多数是赵孟畹拇??当然这种名家代名家,又增添了别种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意义。明朝董其昌走得更远,叫多个人代笔,使得他的作品混乱一体,难以甄别。清朝王原祁的学生很多,他的代笔书画也不少。近代张大千的山水楼阁画多由别人代画,如请学生何海霞代笔,他自己则画山水部分。何海霞初学画时专画袁江、袁耀的山水楼阁画,后来张大千收他为学生,就有了便利的机会为自己代画楼阁。齐白石晚年的作品也有代笔。特别是年老眼花的时候,工笔的草虫难以画出来,就由他人代画。代笔书画虽然同完全赝品有区别,但鉴定难度可想而知。(编辑:盛秀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