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06-4-1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788389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quote] 神 笔 1 J. w2 Z2 i6 w4 ^1 }+ F* j! B* ?
薛明辉
6 o5 p7 w5 v$ |# n, x3 i9 E2 R" y4 Y( b
4 y& |) e9 _$ C" G% o* B# K0 z
民国年间,嵩阳城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刘举人。% O6 E. G4 ^( S$ t
5 m1 a7 l- c1 w2 ~
刘举人名端,字正廷,家财万贯,为人豪爽,收藏颇丰。刘举人写的一手好字,诸体皆能,连时任河南国民政府主席刘雪芽家里挂的都是他的字。; v; E C0 w! Q
# P# ^% ]% l% Y6 h# j2 W. V; w
这年刚出正月,外面还下着小雪。刘举人这天上午正在书房临帖,写的是汉《石门颂》,他刚刚把“年”字长长一竖写完,忽然感觉自己头有点晕,就急忙把毛笔放下,顺势坐了下来。& l2 K9 K% K- G
+ }1 \# g' l1 d5 h* S, ~9 u* G, j3 Z
过了一会儿,他觉得自己头痛了起来,暗忖可能是感染风寒的缘故,就叫家人熬了姜汤,放了红糖,一气喝了下去。然后就在家人的搀扶下回房休息。
1 \' h0 \) r7 K2 @4 s1 U4 u) c! M! M4 |
谁知,第二天日上三竿,举人还是没有起床,仍然卧床昏睡。到了下午,举人还是没有醒来的意思,家里人急了,找来嵩阳城西关的孙大夫来看个究竟。+ R) g" O) `& u6 g( [+ ^3 O
, _8 X! @# S# Y3 P& Z9 ]孙大夫左手捋着山羊胡,右手为刘举人把脉。半晌,他点点头说道:“此症罕见,病人脉象混乱,时强时弱,但绝无凶像。想必是举人老爷有什么事情搁在心里,气血攻心所致。”他顿了顿说,病人在昏睡中,万不可用力推搡,只可熬些冰糖、银耳粥补养些。说完,就告辞而去。" @+ T) Q& q, \$ @8 P, }3 m6 Q; N
/ I! ]2 P8 v1 x家人面面相觑,无奈只好按孙大夫的嘱托去做。
8 f: J* T+ N( j5 C: k; e* H2 Z8 J3 S! y: E: d3 W2 t" x
随后,家里人又找了几个大夫来看,都是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如此这般折腾了几次,刘举人还是没有醒来,却也没有什么大碍,甚至比醒着时候的气色还要好。
8 L1 v% Z. P) r5 m
5 {% w9 r0 ]. X' c+ |: N7 Z+ @+ x * d, N* e1 Q/ g; b' k
9 G1 l! Q ]% m
转眼过了正月,到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头上,刘举人悠悠醒来。全家人忙成一团,议论纷纷。7 F7 z4 D" b' a
8 S; d2 [9 @8 B1 o7 e$ ^: b
举人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直奔书房,大呼要:“挥翰!挥翰!挥翰!”下人连忙把纸笔收拾停当,刘举人操起一支大狼毫便挥洒起来。2 z3 C0 Y7 Q% G/ Y* e. O6 \
* z7 e5 \# q" p7 S: X
这一写就是半天时间,直写的浑身大汗淋漓,月上柳梢,方才罢休。再看写下的字,用笔愈发老到,气息高古,与病前的字判若两人。
/ P3 s" K0 L9 ^* ^8 v H
0 w* S* G0 h- D如此这般,第二天举人沐浴更衣后,又写了一整天,所谓神采飞扬,翰逸神飞。然后吩咐下人将字装裱悬起,举人看着自己的大作,脸上不无得意。& X7 X* t) O1 p- u+ ~- t
2 s1 f8 K# ]+ F; E# c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刘举人的事情成了嵩阳城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来刘举人家里索书求字的更多了。
4 `& M: Q3 D D/ Y8 W6 T- o9 ^$ K) o: V
刘举人对索书者好茶相待,然后说出令人咂舌的价格,昔年刘举人字以银两算,而今却是用黄金算了,但求书者还是趋之若骛,甚至开封、洛阳的收藏家都来小城里向刘举人求字。若有人问起刘举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刘摇头一笑,便不做回答。3 l) m+ F. c4 g5 }; F
; R$ c2 v0 ]: J/ F还有人说,刘举人是钟馗托生,连阎王老子都没办法治他,他的字辟邪,挂家里百邪不生......那时,不是洛阳纸贵,却是嵩阳纸贵了。
8 B1 G1 t3 T5 L3 e0 D7 G& e; ~' ~& T9 R3 P( Q+ V
第二年是大年馑,春,蝗灾;夏,旱灾;秋,人畜病起.....多闻人相食,易子而食,但嵩阳城却未见饿死几人。原来从当年4月起,刘家便在嵩阳城城东城西开了粥棚,一开就是一年,只到第二年的春上草木发芽。知县叶培贵亲自为刘举人送匾,额曰“泽被万世”,送匾那天,全城人都去了,把整个东关围的水泄不通。再后来,刘举人居住那条路,改名为“正廷路”,但嵩阳城的百姓还是喜欢叫“举人街”。
9 s! y2 J/ C1 E# m9 T7 g' h8 [2 A9 c* o K! \6 t, ^
刘举人是小日本打进来那年去世的,百姓们有好事者还集资为举人修了一座小庙叫“刘公庙”,据说小日本的队长也去庙里鞠躬行礼了。; b1 Z3 Y$ Z3 ^
+ z. N# U5 }" U' e; O% @可惜,文革中,小庙被拆毁了,而今只剩下地名叫“六工庙”,那路牌上清晰地这样写着。 [/quote]
6 @$ s; b; p" q: |4 s6 S' b4 n, [% s! |! ?
[ 本帖最后由 太室尊者 于 2007-1-5 13:4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