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426|回复: 8

[转]杨牧青:从流行书风到艺术书法之批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杨牧青:从流行书风到艺术书法之批判
+ h- Q. X( k& y) O; ~" I7 n4 V; F——兼谈二王帖系书法研究展一二事
5 C5 H4 {. `5 {
5 Z7 ]1 M7 y* N4 g4 S  t9 w引言:昨夜偶忆“包文正下阴山三找阎王爷判冤情”的一段戏曲情节之后即立此题,想着把中国书法界某些现象再说说,以谢各位师长、学友、同仁和网友对那篇拙作①的无限关注,同时也为继续研究“中国书法向何处去”再做一点铺垫,期望中国书法批判者(批判家)的思想能够活跃起来。
# G5 f3 `  p9 R& ~作者:杨牧青
4 A9 Q: S8 W1 \. d4 g时间:2006年11月21日初稿  12月2日修改稿' n% v- U- }, \4 L+ a0 n
地点:兰州  Z2 M# p% K, R, m2 p4 U5 h
& M2 I4 P! d$ @0 n7 N
何谓批判?5 L% I' L0 _) Q7 N; X
批判就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它也含有“批评”的意思在内。若比较“批判”、“批评”二者词汇定义,并与现实的社会和人情世故去结合,则会发现:判者言辞激烈,直指心性,切中要害,虽然经常遭人驳斥,但是匡救时弊于当代。评者往往语柔声细,明哲保身,不痛不痒,虽然能够美誉今生,但是隐藏祸害于万世。若对某一问题欲明辨是非与曲直,达其根由,揭露其本质,多数人则会乐意接受批判者之言说。( |6 ^: s# U9 z6 M. @; |
也因此,期望这个时代的批判者(批判家)多起来,让批评者(批评家)去反省反省。特别在当前的中国书法界来说,更需要一大批的书法艺术批判家(批判者)能够有勇气的站起来,敢面对名人大家,权威鼓吹,以敏锐的洞察能力和超前的思想意识,用客观的认识和方法,把握历史的传统延续法则,直指那些糊弄书法艺术、糟蹋书法艺术,甚至扭曲中国书法文化精神和灵魂的鬼魅魍魉者!. ^8 J8 F# h% X  T3 n( j# i/ r

& r0 v; N& F6 M" P+ s! @转眼已到寒冬,热闹异常、争论不息的中国书坛又增长了一岁。春满乾坤福满门,天增岁月人增寿。年轻的将不再年轻,他们会变得更加成熟,他们在返观自己错误的时候会变得更加成熟,更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年老的也将不再年轻,他们还需要继续的去上进,他们在反省自己过错的时候变的更加老辣,更具有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②。
( X3 s4 b  v4 n( G$ }  W& M此期间,大有席卷中国书坛的“流行书风”再也狂吹不起,艺术书法根植于传统的理论再也不能根植了,“确立艺术书法概念的初衷”不能被人来接受,面对媒体倡言的“流行书风展”、“艺术书发展”③不能继续推进。因为书法艺术毕竟是一门来源于实用和实践的艺术,不能脱离人民大众的;因为它过于张扬个性了,在中国书坛一片质问“丑书”声中开始匿迹;因为它的理论基础经不起逻辑性的推理,更经不起书法艺术美学和哲学上的思考与辨析;因为它本就是流行书风在理论上的最后挣扎,也即笔者断言 “穷途末路”的现象。7 z. ~& H& e' z5 M- g! s4 F- C! y" ]

8 B" O& B/ c' M* u9 o4 x! S那该怎么办呢?2 z. ^" B5 _  |! U
一众思考,豁然一亮,在中国书法界的这个舞台不能失去,这阵风一定要吹的善始善终,这个艺术理论要有一个可靠的、经得起人民大众考验的托辞来搪塞……,之后就上演一场“渊源与流变——‘二王’与帖系书法研究展,”也许这是为了挽回某一种艺术书法情感失落的最好做法,或许是对以往的某一种书风流行的错误进行补救。回归自然,发掘传统,总比标新立异,破天荒的奇谈怪论强得多。6 V" {! O4 N+ b7 v/ g' \' l6 i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则改,则为人杰。“已经趋向冷静与深入。如果说以前是在面和横向上展开的话,现在则是在朝点和纵深的方向进行挖掘与开拓”、“这一系列学术活动,就是对当代人思考、理解、阐释传统的一种展示与检验,用简短的两句话概括就是:深入学习传统,重新审视传统;促进当代书法创作。” ④" R: h4 a" T! @6 q/ }# T: B/ K; v1 s
好!能够冷静与深入,能够展示与检验,这样也能够说明一些问题,说明书法艺术就是书法艺术,绝非是艺术书法,说明传统的毕竟是传统的,它的生命力是很强大的,并非是一阵风能够吹散的。但是要提醒,当我们都回归传统、深入传统的时候千万不能再刮起一个什么“传统风”来,让人又要随风飘了。4 p1 b8 R, B- g% I  N% c: p3 ?; h! C
这几年风太多了,大部分人都患有风湿病啊!就在这短短的一年多漫长岁月里,中国书法真是风云变化,你下我上,他评你说,逝去者独增眷恋,流行书风不能延续,艺术书法不能张扬……,现时不知当时跟随者、人云亦云者、推波助澜者、摇旗呐喊者又如何的眨巴眼睛呢?
/ T! W  ]" J) `6 Y! h$ l  q8 S* l# e, ]5 R/ y+ b- Z  [
流行书风它的本质应该是对“书法风格”的一种特别定义。综观中国书法发展史,每个时期都会产生流行书风,并且每个时代都有流行的书法风格。譬如秦时篆、汉时隶、唐时楷、魏时碑刻、晋人多行草的风格。但是,今天所说的流行书风已经发生质的变化,将概念误解,将意义误导,和中国书法史上以往的流行书风概念和意义截然不同。以往的流行书风是一个书法艺术历史的延续,是一个书法艺术传统的创新与继承,给予人一种美的书法艺术精神寻求和寄托。今天的流行书风是在历史延续下掩人耳目,是一种欺世盗名的行为,它不能给人一种书法美的艺术精神寻求和寄托。它之所以成为今天“丑书”的群体代号和当前书法艺术批判的最多的对象,它在创新与继承的过程中不能够把握中国文化思想的大背景和人们对书法艺术欣赏的美的向往和需要,而肆意破坏、瓦解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法则和法度,肢解中国书法的艺术精神,揉搓中国书法的艺术灵魂,宣扬声势,冠之以创新,誉其西方美学思潮东渐,所谓创新出来的作品与传统的书法表现形式格格不入,乱象丛生,不能令人爽心悦目,大有民族精神被被颓废、思想道德和文化秩序被紊乱感。
$ ^' r. u' M# F; V, a0 h1 ?8 a
& s5 E; G& H8 o6 H( _原因何在?
; N: q; y/ d/ ?$ S一言蔽之,人心浮躁,利益之所驱也!以至于不能顺应时势而标新立异,大赛大展,争奇斗艳,并美其名曰:“中西结合”,或“自我彰显”,或“西方美学思潮”,或“张扬个性”,或“另辟蹊径”,等等不一而是。因此,当前所谓的“流行书风”它不能被时人所接受是一种合乎书法艺术历史的必然结果。它昙花一现式的出现,独使笔、墨、纸、装裱等生产者的产值有所增高而已⑤。
; b& R8 U1 _+ ]艺术书法本来就是有悖于书法艺术法则和法度的一种文字艺术行为。虽然它产生于书法的文化思想下,但是它与书法艺术的美有着本质差别。就好像人和禽兽类动物都属于生活、栖息在这个星球上一类有生命的物种,但是人和禽兽毕竟是有本质的区别。如果硬要把艺术书法说成是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并且大肆宣扬,让学习书法者都去学习、模仿,那么就好比将人和动物不从本质上去区别一样的愚蠢和无知。
4 h; Z- ]4 M: A( v# v
! r+ J+ I( a- q: q( l那么什么是传统的书法艺术呢?
# v' H( |+ W' I4 h3 H6 ?; f% b) ]' A9 T传统书法艺术就是人们通过大量的书法实践之后对其艺术产生美的一种追求的必然结果。传统书法艺术是一种文化与精神的反映,是人对艺术美的一种现实的一般规律把握⑥。这种“艺术美”符合人们对书法艺术美的欣赏需要和需求,符合人们对书法艺术美的客观认识和把握。因此也就有了“二王书系”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局面。这就好比,造物主也欲想着给人长上三条腿,或把腿长比例大于上半身来让人类飞速发展,但是最后实践,人类若长三条腿或被上半身更长的腿在穿衣、睡觉、生活等过程中行动起来确实不方便,不自然,不能符合人的需求和需要,所以也就把给人类造三条腿的愿望放弃了,把上半身比例和下半身比例给造均衡了,这样觉得人的生理功能才能能够和谐生长。之所以,人类长两条并与上半身比例均衡、和谐的腿,且直立行走就是人如何生长腿这个生理肢体的基本法则和法度。也因此,从事中国书法艺术的先祖们观天俯地,法取自然万象,通过长时间的不断实践和经验总结,历经多代人才形成了以中国文化思想为背景下的“中国书法艺术”这一世界性的艺术瑰宝,它倾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书法艺术实践的无限情怀,它是中国文化思想和精神的一种直接体现,它的传承生命力是强的!( U  R$ {3 M) v1 Z/ q3 _

* ]! O* {4 P* l- e# b0 e之所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之前的汉张芝、三国钟繇和他们之后的隋唐智永、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张旭、怀素以及五代的杨凝式、宋元明清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頫、鲜于枢、杨惟桢、文征明、祝允明、徐渭、董其昌、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等都乐此不疲,并不是他们不懂艺术书法或流行书风,或名或利等问题,实际上他们已经认识到了这是民族精神直接反映在书法艺术上的一种独白,所以他们一代又一代在努力的传承与延续着这个神圣事业。虽然他们在书法风格和形式上进行不断的大胆创新和革变,但是他们所劳作出来的书法作品永远是那么具有艺术美的精神和内涵!譬如,你赵体字让不识字的人去看,他们都会觉得这个字写得好看(美)。倘若把今天一些所谓的书法艺术大家作品拿去让不识字的人去看,他们则说难看死了,会质问这是谁家不懂事的儿子写的……,佛性本无差别,好看就是美,皆因人之慧根有所差别。究其原委,就是脱离了书法艺术美的率真之美,自然纯真的率真之美,质朴纯洁的率真之美,而不能符合人们对书法美的艺术向往和需求。之所以,书法艺术不是用艺术书法去胡乱涂抹的,或者用简单的传统书法艺术理论去掩饰的。这就好比,淫妇永远不会掩饰自己的淫乱本性一样,即就使再涂脂抹粉,也还是依然照旧。因其本性Y•D,但是浪妇从良,洗去脂粉痕迹,符合人道,那也是一位难得好女人啊!综观历史亦如此。* [# j7 g# s; M

$ H4 \% r& o9 h0 L) i  l现时“二王帖系”对于举办一个书法展览活动来说是无可争议的,应大力支持。但是,我们从中亦能窥见对以往流行书风和艺术书法错误导引方向的一种自我反省与改过的表现。据采访文⑦所陈述的一些观点来分析,如果此展览要套用“渊源与流变”来进行“书法研究”的话,那么这里面论述观点就值得注意了,就需要更深入的去探讨和研究。它将该是对“二王书系”一个大范围的研究与反思,就是对二王的书法艺术体系展开全面的研究和发掘,并不是“二王帖系”如何了,或通过临上几个帖,或写上几段文字,或最后争取获得某一个奖项以告终。若以此方式来证明“渊源与流变——‘二王’与帖系书法研究”是在学术理论上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话,那么这势必又是一种比流行书风和艺术书法更糟糕的一种导引方向。6 F) e. S7 H9 r9 P, m
还望研究传统书法艺术的学人明鉴,此处不宜多言,拭目“研究展”最终的结果吧!
, H# I2 i, F- x; _/ q# _/ S
# B: J3 T, U  X. \+ i(本文作者系书画理论家,中国牧青网创办人、艺术总监,中国书画市场研究院筹划人,《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研究系列—书画网刊》执笔者)
! p) O4 U/ g2 B, C
$ {9 i5 x( |5 p% _( w9 {% X注解:①指2005年9月21日所写《认真对待传统书法艺术,坚决抵制流行书风狂吹》一文。
0 g* T6 e1 F* [' W②大有一种倚老卖老的、老而不死是为贼的寓意在其中。2 `* L& ]4 e6 T  c
③见2005年7月21日第58期《中国书画报》第一版《今日论坛》栏目。# ], t6 _" y3 |; S. R* b
④见2006年10月24日书艺公社论坛《就“渊源与流变——‘二王’与帖系书法研究展”采访王镛先生》帖子。, q0 i  }2 o. L; k2 V, ^: [! Q( v' X
⑤由于流行书风和艺术书法的倡言,导致社会上大量涌现出艺术书法行为,他们极具纸张和笔墨的浪费,偌大的一张纸上,用拖把式大笔耗费上一桶墨而创作巨幅,名为“书法艺术展”,且对前往参观者、欣赏者、不懂者大讲书法艺术如何,闭口不提这是“艺术书法”,而说这是来源于传统的书法艺术,惹得九泉之下的先辈吹胡子瞪眼睛的,竟说不肖子孙就这样了完蛋。
  q3 x6 J% y  K, Y6 W2 Q⑥见《简明哲学辞典》第355页“美学”释义条。2 ]! s' E5 Y, n6 M
⑦见本注解第⑤条。
发表于 2006-12-2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ishishui 于 2006-12-2 16:43 发表, D" S" Q1 W* c9 K: H
杨牧青:从流行书风到艺术书法之批判/ N, L: t, E. f0 S2 s& g
——兼谈二王帖系书法研究展一二事1 E8 w9 _, W/ }4 n
今天的流行书风是在历史延续下掩人耳目,是一种欺世盗名的行为,它不能给人一种书法美的艺术精神寻求和寄托。它之所以成为今天“丑书”的群体代号和当前书法艺术批判的最多的对象,它在创新与继承的过程中不能够把握中国文化思想的大背景和人们对书法艺术欣赏的美的向往和需要,而肆意破坏、瓦解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法则和法度,肢解中国书法的艺术精神,揉搓中国书法的艺术灵魂,宣扬声势,冠之以创新,誉其西方美学思潮东渐,所谓创新出来的作品与传统的书法表现形式格格不入,乱象丛生,不能令人爽心悦目,大有民族精神被被颓废、思想道德和文化秩序被紊乱感。
3 A0 W5 A' `5 {, {0 H  a ...
$ J( H9 u  ?4 D/ l3 g% s. y
/ V9 R1 ]6 c  C3 T/ j' q" R3 F
支持楼主对于流行书风的批判!
' e" W* U/ x, o9 h. {
& U; |6 q+ K: B0 g( I今天,我同时看了固顶的有关于明诠、沃兴华先生的两个帖子。对两位的作品,跟贴赞美者不乏其人。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统一的书法批判的尺子。为什么丑书能流行,为什么他们在大展上能获奖,为什么至今对丑书仍有众多拥戴者?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书法批判的尺子或标准,那么任何对于流行书书风的批评或批判都是苍白无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2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没读完,但是一定要一顶再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3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红荆藤 于 2006-12-2 17:33 发表' H1 c; {4 P7 X$ B8 `0 o

( _0 p6 n: s- \- x3 e
9 W9 w/ z( P. ~( q: U2 g支持楼主对于流行书风的批判!6 ]0 h* |+ ^4 B( z! M7 g

6 H# X$ Y3 O& _" c今天,我同时看了固顶的有关于明诠、沃兴华先生的两个帖子。对两位的作品,跟贴赞美者不乏其人。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统一的书法批判的尺子。为什么丑书能流行,为什么他们 ...
) ~; e$ B8 ^, }; ]5 D5 c
这倒不乏是一个好见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2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2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对丑陋的流行书风的声讨和批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6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wssgg 于 2006-12-12 21:57 发表
& a9 O3 b3 R) h) f- O' y$ i支持对丑陋的流行书风的声讨和批判!
$ D& }; ?. ^! w! F+ L( q
:victo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8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wssgg 于 2006-12-12 21:57 发表/ T! t( b9 r' T2 p' }
支持对丑陋的流行书风的声讨和批判!
  r2 `  T! R( q: R  ~4 R
坚决声讨和批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

坚决声讨和批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