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朝花夕拾

书坛目睹之怪现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4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书法是书者自身修养、学识与书写技巧三者结合的表现。# Q2 a- |9 l9 ~7 M; d5 P
修养越高、学识越高、书写技巧越纯熟,三者结合的越好,则书法的自我欣赏价值越高。) {. {7 K0 b* T- h; `- P) \- k
三者,修养第一、学识其次、技巧最末。论书艺,则自我欣赏为先,他人赏识在后。奈何今之浮躁,已颠倒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4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5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9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我快乐!谁奈我何?em14
0 r: w3 g/ p: V" x世风日下,这些和体制有关.学书法的目的也不尽相同,还是端正自己的心态,慢慢爬这书山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5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嵌名联就是在联中嵌入特定的文字,用途广泛。嵌名联可以嵌人名、地名、物名,或者其它任何指定的文字,以显示对联的专一和独特,其中以人名入嵌最为常见。
7 Y4 `7 H* j. X& ^7 M# }( j: j6 m% ]5 ~" e4 J
嵌名联用于题赠,更显得直观、独到、亲切,因而常被采用。题赠嵌名联的立意,以恭维、祝福、颂扬为主基调。
2 ?/ H  v4 J( S9 X4 P) c! t7 w/ l+ ?9 {1 B/ g2 y" Z
 1 A, Q2 i: B) N* W. s

' r, W/ d9 B! M3 |/ s/ S) I3 q一、嵌名联的“格”$ d8 z- J+ r' m: B' @
* R- ~2 o. n( h5 n3 F; t7 K# ?! z
 
9 M' G( q/ r7 i  @* J$ r
% h/ G$ ~. ~* U/ `0 G2 m# s1 \根据嵌字的位置,嵌名联有许多“格”,格的名称五花八门。如嵌入第一字称“凤顶格”,嵌入第二字称“燕颌格”,嵌入第三字称“鸢肩格”……,上联嵌首字,下联嵌尾字称“魁斗格”,上联嵌尾字,下联嵌首字称“蝉联格”,随意嵌入称“碎锦格”,等等。其实,从对联的角度讲,最重要的莫过于对称。因为对联的内在美就是对称和谐。不论上联嵌入的字取什么位置,下联嵌入的位置最好相同,至少取对称位置。所谓的“碎锦格”,就是随意乱嵌,没有体现对联的对称和谐,实不可取。4 i% K9 V; ^) @+ Q  N1 k7 f

( |0 T/ F* e; ]9 x嵌名联以嵌入两个字为常见,当两个字词性相同,平仄相反时,可以在任何相同的位置嵌入。如果词性相同,平仄也相同,一般只能在“一、三、五”的相同位置嵌入。如果两个字词性相异,一般只能错位嵌入,而上下联嵌字位置必须保持对称平衡。如上联嵌第一字,下联嵌末尾第一字;上联嵌第二字,下联嵌末尾第二字;上联嵌第三字,下联嵌末尾第三字,等等。
/ B+ b5 v7 G" n9 ?: g+ a
# C4 x6 E" c2 M1 j& v  R嵌名联贵在专一,必须紧扣撰联对象的人和事,切忌写成“通用”型。可惜,“通用”嵌名联比比皆是,虽然嵌了“字”,但实际没有嵌入“名”。例如刘少奇嵌名联:“少蕴高才心志远;老传美德绩勋奇”。刘少奇是共和国主席,有大辉煌,有大苦难,岂能如此平淡?相反,此联对一般老人倒十分通用。又如贺龙嵌名联:“凤舞九洲民庆贺;龙腾四海众欢歌”。贺龙晚年惨遭迫害,含恨人间,何来“欢歌”?这副对联很像“龙”年春联。再如***嵌名联:“一马当先辞旧岁贺;三羊开泰荡清波”。这副对联也与***其人毫不相干,更像一副通用春联了。类似例子举不胜举。
+ R/ _& x! d! L# y, p" n5 P
+ B- I1 K& P) ~( S    写嵌名联的难度相对要高,除了必须符合一般对联的格律外,还要嵌入指定文字,对撰联者的才学技艺是一个考验。那么,撰写嵌名联有些什么思路可以借鉴呢?下面就根据本人的创作实践,用实际例子作些概括。
# N. V6 }- C( x% h0 M( p8 S* }& L/ i) D( M4 R4 |( ?; N
 % C, z: I3 C0 ~! [' [
9 |/ F. w# k; o; Y+ A6 D% G
   二、嵌名联在“字”上做文章
4 `) @/ K4 ^- W* ?
% X2 N* F" ?1 D) S! V& _ . k! f! q7 O/ Q, P8 X

. i( {% u5 M  u- H. z6 q5 G7 h字,就是嵌入的字。根据被嵌的字进行渲染,适当配以吉祥、祝福、赞扬、恭维之类的句子,嵌名联也就完成了。根据“字”撰写嵌名联,优点是不需要做深入的考证和推敲的功夫,方便易得,信手拈来,一般用于急就章。缺点是就“字”写联,针对性较差,容易流于平淡。因为与受赠人关系不大,弄不好就成了“通用型”。; A1 a9 S% t3 R7 Y( x% q( s3 S7 N2 Q

, W- Z2 @3 [9 P0 k; n" m2 }如郭沫若嵌毛泽东名联:
% ?" D4 @3 Q* r" x; G' \4 i. x: l. y, B" J, Z
      泽色绘成新世界;! y6 a- K7 {" {: |7 _

5 ~' u; e: T: A  {      东风吹复旧山河。: K  Y" r* k6 T1 z2 _* Y

2 R  r6 m* X# Q% C9 I  q/ a# h如郭沫若赠张重肩联:
( y% d, d5 u. z
- C4 w9 C# L; N" [   道义能担肩似铁;4 [) K6 `- p" Q4 B
. T3 g) x  G( i: _
      精神不动重如山。
" R% s; L& m6 ~: f7 M0 V' c
0 Y. U! p" n* g1 [; b    如蔡锷赠小凤仙联:
7 W$ }7 p$ {8 c
2 ]2 F% f+ h  z2 V     此地之凤毛麟角;. a7 ^* [  S  j- q+ m

, Z( X* b$ _2 j7 v- i9 |      其人如仙露明珠。# X$ m4 O+ Y* u, b2 m& K
0 j5 w5 ]! }8 i7 l/ s
    如本人嵌田祥年名联:
+ |2 O# J( t3 f) C2 x! S; Q
8 f* e7 \: T: t- {        祥生和顺无千虑;
. ^8 r- y% I6 |4 R- ~  ?# M  \1 N/ T5 _3 q; A$ Y4 R4 N
        年遇丰盈满万钟。
# P1 |; I: {2 c! i# B7 `2 h
- V  w' g" k! ?8 a$ p; c$ K$ N  m如本人嵌钟兴群名联:2 n- K' l; ~8 T& N; L! q
1 N$ @" T9 V; Z+ Q/ v5 r4 v
    兴邦承伟略;: f/ Q3 e% q" n9 c+ ]- }8 H, M

* O1 R$ z: ?$ P9 v% s! `0 [        富国赖贤群。
2 B( p! S4 S, ]
# P5 r5 v( Q3 K    这些对联,不能说不好,但总觉得泛泛而谈,似乎换一个人(换一个姓)也可通用。# @" w" `# s! A( f* e
  R# c$ |6 M2 p) x' J+ s
 
7 p; Y5 `. q! ~/ A2 Z
+ p8 o* |0 {( G& g( ]" U   三、嵌名联在“事”上做文章
7 T2 N6 r: M% _4 a$ c, o; c. e# i7 ]$ r! Z, Y& S
 
/ \) \1 c) p  a* h2 y* C* S# a5 n# `- t; b
为了避免嵌名联泛泛的弊端,增加针对性,必须联系嵌名对象的实际情况,如职业、事业、性格、爱好、年龄等。6 N- E; j: l' f. ^
( ]6 n) p9 o+ }; Q$ L
如文天祥联
: G: f" v* b( M$ C, R9 o5 ]
4 ]: P0 g: X4 c1 Q. g: ]7 h天盈正气,抗元披赤胆;
& Q& p: m* w/ K: k
" j2 K; u( l* e% F. X祥绕青霭,保宋尽忠心。
5 F$ j1 y* t9 \5 h1 K1 h3 H) F) Z, ^( p" b9 |
如叶剑英联
! x$ k3 P; H4 d5 w, x' x  O+ T/ J+ e2 T+ w( _, R$ j
剑胆琴心,智擒四害称元帅;' ~+ U1 a. M$ C: }. x  {
1 R+ A# k5 M) Q. n) z* ^- L
英名伟绩,勇荐一公现精神。
$ d) g+ q8 {6 O
& r3 g) j4 Y6 O0 Y4 Z0 e9 _如孙中山联' W4 x9 O- R9 q3 G) Q6 ^

# }- n* ], d: T6 `1 P! {! C, g4 v( P! {中华光兴,丹心点亮辛年火;5 a( v2 ?3 ~3 P: h5 A/ r( }3 y
1 W, S& ^4 P. S8 J" v8 X
山河焕彩,巨擘推翻旧帝君。
4 f. l7 G# c2 x& T/ c  h- n- [7 ~/ _+ L
以上三联,分别突出了文天祥、叶剑英、孙中山的身份和成就,指向专一,他人不能雷同。
& O6 M9 ^( B" r) _) l0 z# N; Y0 k* G! M) p
   再如本人嵌钟兴群名联
& H# b. e9 x# c3 I' r+ _% Z0 j
9 @6 {# M$ z$ q6 Y( m$ g   钟兴群先生长期从事诗词义务教学,对普及传统文化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因而有联:( v- S/ m$ p/ H4 R% ], q

( j1 }3 S0 P& g       裁桃护李,生而有兴;
- c( I+ r: J/ r# c$ S! s3 e9 }5 l/ A( U! F) u+ b
       论道评经,卓尔不群。
* X2 G& v* ^: r% C1 @) w! l7 W9 z" ?0 n4 H8 Q' n# D, H
   又如本人撰文天祥纪念馆“文光杯”征联,每句皆分嵌“文光”二字,又紧扣文天祥的事绩特征。; d  ?& B! E; y1 z& w
3 X# |) S4 O* j- Q$ j& [
百代文宗:文能载道,文采风流,文子文孙,文略武韬称百代;' P  N1 j# D& Z. {
8 J5 v1 N& t) T# u$ }
千秋光照:光可鉴人,光明正大,光先光后,光风霁月耀千秋。
- ]# Y2 w* z/ [! H2 x0 `! z; t: z* X, X; H8 L2 F0 D! A
  (文天祥虽一介书生,在民族存亡之际,捐家资,舍生死,率众抗敌,屡传捷报,可见文略武韬齐备矣。)
2 `* ?% J# b/ a$ N7 K; V8 ?
5 {# s; k* N+ G  W& `4 K# y8 B 
" [3 B0 j; N+ R& Z
. N: i4 A. s4 {8 X& ~    四、嵌名联在“典”上做文章
6 f8 R1 {/ q5 {- ^6 s! o/ C3 K/ u: y4 E3 m- I9 v: i& w1 S! q* R
 3 [9 t: m  g! F% D* L) q8 s

2 s+ U8 t) O9 l* \用典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本文诸节讲的都是用典。本节着重讲在“字”上用典。在“字”上用典,就是言必有据,辞必据典,使对联多一份深沉,多一层思考,多一点蕴涵。
, `, r5 U5 {+ d/ `& P9 l# e
6 N4 M' g# |  q4 N* x如清末秀才许经明为明诚学校题联:, p" C  ?0 X9 ?" e% d# d

0 _1 |3 E: f* ?+ u3 |9 r    诚者成也,校者教也;
8 H  P4 Z. r8 A. N1 g
4 _; C- d% q( Y7 x" b    明以辩之,学以聚之。
! ]* d* M% f- b, }; x! ^
8 _9 g6 M" W' y" A; `( F上句“诚者成也”,出自《礼记》,原文为“诚者,自成也”,删去一个“自”字。 “校者教之”出自《史记·儒林传》正文。下句“明以辩之”,出自《礼记·中庸》原句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诚之”,在明辩之句中加一“以”字。“学以聚之”语出《易经·乾卦》:君子“学以聚之”。
1 P' i* ^/ l% f  d- R* S2 k1 l4 U2 N& ?/ k1 M
   如本人题赵英敏嵌名联:
( k# @! o+ g9 U; s8 D. o& Z5 `; l9 Y! n) `2 R( U% d1 ^$ r8 f' X
       英才淑质尊时辈;0 c1 K4 _# F: h
" B" ~# x/ A; b& l7 V" j2 w5 U
       敏事诤言冠群伦。
( q5 D- L9 E6 |2 M9 H) Q6 R: p( Q" ]
   英才:句出《后汉书·祢衡传》:“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砾。”* `$ x' M" D) a5 Q. ^) \
+ [' C9 s: J1 \6 X! C1 O  E
   敏事:句出《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 v9 F: ~' ]3 b, h" n" m& K- Q0 x$ w! s
     如本人题郭增义嵌名联:9 A" |% H6 g8 x; K2 A* J& \
. \1 }: }; k( P
       增华世事,精诚有应;
% r- l  A7 J( i/ \7 F
% a! w) x; w% R" Z( I7 m       义薄云天,意气可为。4 ?* ^4 d# o2 O+ Y6 n2 z: t, O
) ~9 K1 L- E% U) u- X
   “增华”:使事情更加完善美好。句出南朝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8 E- z- F0 m4 ^

0 k" f* z) M- m" p# W“义薄云天”:正义之气直上云霄。  z. o7 q5 ]# H

: y) h5 r+ `& M5 O* e. F) J( T    如翟功印题朱善清联0 n: I3 g. M( F

8 a8 X: |. E* ^' F) D3 t& G: w      善人同处,日闻嘉训;" h% R# S5 b% n9 J' p

1 @4 h0 O6 m' _9 G$ X      清景不失,自有妙吟。
# L7 y4 o4 z/ O; S2 F' m
3 R$ C+ X( r  F   上句出自南宋范哗《后汉书爰延传》:“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下句出自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 H1 d  ^! B% S1 V2 Z, E
0 I! ~6 [0 h) z    如翟功印题陈树德联% A. `8 E4 y' H3 e, R- z

9 n* L) Q! C7 `1 ?        树高鸟宿;4 J  K. Y, B9 v. _& [; p

% }; T" l6 R1 n; J0 u) L# X: e        德后士趋。* Z  g) k) C4 G# Q' ^

# k( Z4 x. U9 W/ @em13 em14 em14 em14
写博客,书法爱好者新时尚,你还没写啊!.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2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展览是现代书法所须,但展览不应该是唯一。。。。。。。em2 em2 em2 em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9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都是书坛上见怪不怪的事了  由书法附带而引起的连锁反应也的确让一些人捞得了真实惠 我们平常人把书法作为自己的最爱 消遣舆论玩味 这就足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9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吟风堂 于 2007-2-27 15:03 发表 ( Z( S3 {3 ~5 L$ A9 j
我拒绝参加一切比赛,我对艺术,只倡导自我欣赏罢!
6 R3 l9 f9 \: N- u
. y8 |2 P# g* H6 _- n8 N
: ^" q$ `$ I. `5 d  ^' A9 g9 l. w
em1 据德游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0 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挥风牧云 于 2006-11-28 00:26 发表
- N/ e7 I1 H. U/ G/ Y& \/ g% c, A5 r; b" y8 _' L
现代书法缺乏的就是这种信奉和奉持的节律精神-----信仰。
0 ~& u1 P% _) ]& Y6 i6 T现代创新中的丑书简直就是把书法当成圈养的婊子了,目的就是逗乐和赚钱。& B: V5 e) x2 U+ [* U! }
本来这样我也是无话可说,可是这些王八蛋,即当婊子还想立牌坊

% u( k# y3 O# D% K                                                                                            
8 e  {2 y! t2 j9 A7 z, E
-------------------------------------------------------------------------------------------------
* t' n+ C2 g. O+ k$ U# ^) }& P( ~  f
                    语言是心灵的映照           在这想看人说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30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