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2376|回复: 5

引领与超越 当代篆刻家十二人谈 黄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8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引领与超越     当代篆刻家十二人谈   黄  敦               
$ ?+ p0 B. l' v! V  u) y  Y; a$ n. i  ]  r
                                          碗底拾得大清欢
- Q* r, D# \* S& A# n6 W& g& z( n9 }% x
5 w# n) G  F% P6 @3 {5 }                                                                          柳青凯/文* G0 N( d9 k; a% @* u# S

& N3 V( A1 J# V4 c9 M) B6 d5 F7 l; @, ]/ Y3 r0 ~. z, P. K" Y; L, X+ f
     当代高等书法篆刻教育的发展为书法篆刻事业的崛起带来前所未有的人才基础,从事书法篆刻专门研究的职业教师们承担起繁荣书法的大任,他们之于当代书坛印坛的影响已经成为一股不可估量的传承力量。黄惇是当代印坛的名宿,作为博士生导师,他主持的“黄瓜园”(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所取得的喜人成绩,与中央美院、中国美术学院,一起形成了中国当代书法篆刻教育领域的“三足鼎立”之势。% `, W% D: {; D; m

. z; q0 x) e- c4 V: L: \      先生既搞艺术又作学问,1999年问世的印坛巨著《中国历代印风》就是先生主持下的成果。穿过他的丰厚学养,直入其篆刻创作中去,我们不难发现这位渊博的教授之于印章的智慧与才情。
! k8 Z$ T* z2 h% A. M* k. J% j2 q; A* L
      黄惇的篆刻创作在于情趣的把握,他没有追求雄浑博大的视觉冲击,而是把文人的闲情逸致发挥的淋漓尽致。他的作品是清新、恬淡、闲适的,如一壶清茶,散发着幽远的清香。黄惇篆刻的白文创作得益于汉私印与汉金文,但他没有将印面弄得模糊不堪,而是将汉玉印的雅洁把玩,似乎他又不屑于玉印的工稳,巧妙地将青花瓷押的灵动引入。从汉私印到玉印,再到青花瓷押,如此左右逢源,墙外开花,使得黄惇的创作古朴可爱,雅洁灵动,欢悦有趣。他为江苏书家瓦翁老先生刻的名章即是这一理念的体现,以汉印文字入印,寻求玉印之清刚,在“瓦”字的一点和“翁”字“羽”内的六个折笔中加以押印之活泼,化巧于整,偶动于静,避开了汉印的斑驳,玉印的平稳,瓷押的荒俗,集三家之所长,极尽趣味美态,堪称经典之作。先生的朱文印创作更是将青花瓷押的灵动清欢发挥到了极致。他的朱文印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印文与边款的自然粘连,或巧妙借用,或红杏出墙,使边框与印文融为一体,加之用刀又颇具写意,冲切相济,轻重自然,倍显雅趣,适合置于案头把玩。从先生的佳作“墨缘”一印看来,用刀巧取圆意,有笔有墨,深得瓷押之萧散意趣,两字如新生瓜藤,生长环绕,稍出边框之外,随意生发出妙趣横生的欢畅,可爱至极。纵观先生的印风,我们可以轻松地读出清幽的茶香和凉爽的秋风来,不温不火,不激不励,黄惇赋予篆刻艺术的文人气质,正是传统艺术所要达到的审美效果。& I* i$ L- e8 w: f! E( D# o( P  ^) G

9 V0 B5 X. I8 M& M2 C8 e       “不作老凤作稚凤,别有清声清老声。”儒雅的高校教授却沉醉在青花碗底的潇散写意里,黄惇的篆刻实践在大俗和大雅之间表现出一种清醒的睿智,从他对篆刻的取法上我们可以得到一种启示,他以玉印的“温润”和“瓷狎”的清欢把中国“玉”文化和“瓷”文化与篆刻艺术的深邃完美融合,更加发掘了中国印对儒家文化的表现潜能。黄惇成功的意义不仅为我们在“印外求印”的取法上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参考价值,而且在印章格调的营造上拓展出更为幽远的思考空间。
  }: [% W* L. k# J, Z8 L) a
4 P  q  H7 o& [  v( F! o* w6 L      网友非鱼指出“黄惇先生无疑是善于发现美的。其书风淳正的贴学血统,似乎与其散逸天成的印风有相左之处,这是不是也是其篆刻创作走向纵深的一个羁绊呢?”如今的黄惇学富五车,名扬四海,由于潜心于书画和学问的研究,印章刻的的确少了,是少了***,还是真得遇到了“羁绊”?所以先生不刻也罢,如果真要是刻了,不妨发表出来,因为我们的眼睛还在饥渴。
Sample Text

, [+ M( y! q5 q0 Q" r% d$ c) i& T3 Z+ U+ d7 d% e. m
[ 本帖最后由 柳青凯 于 2006-11-30 09:18 编辑 ]
照片 130 拷贝.jpg
照片 132 拷贝.jpg
照片 134 拷贝.jpg
照片 137 拷贝.jpg
发表于 2006-11-9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惇子知足吧,这么多fans比三千碗底大户的感觉好的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9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方朱文印“荷亭” 也是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9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堆砌文字,如垃圾耳.! C6 e4 k* L. Z3 @* d; A

8 h5 x3 k) v% C; [; W; m6 k( |: v不仅仅一篇,一发就是一堆.
' ]3 Y3 r* K. O  l/ i
* k( E# h8 V" w' s堆垃圾成了此版块一景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1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届书学的评选,到是需要黄导解释一番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9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啊敦的学生都满厉害的啊

如:管峻,黄学江,金丹,王岚,周冬军,陈金纯等现在还要怎么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