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0893|回复: 2

书工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5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ADMINOPE=纪伟|朝花夕拾|奖励积分 5|.|1138346689]书工谈
+ d% H" X7 w$ v) a- J9 r* w" P; W; E2 g; Q
                                                                  陈华春
* J. V. F9 D8 w& Q
1 \3 L: B* u# C* ]. \        人近四十,数十年的时光泡在了书法的临摹与创作之中了。闲时读书,也局限在书法方面的书,似乎我是为书法而存在,书法是为我而存在一样。看看同辈,或发财、或升官,皆大欢喜。视自己,一事无成,也没有世俗之爱好,生活单调而乏味。惟独提起书法,则精神为之一振。自己身在此道中,自知并不是每一个能拿毛笔的人都是书法家,也不是每一个能写“同意”二字者就不是书法家,能知冷暖的人必定是少数。我从不敢称自己是书法家,凭此炫耀,凭此换取银两,自己只不过是书工而已。作品或送朋友、或自娱,而我从中得到了许多乐趣,我很珍惜这种享受。在现实生活中,必定能分享自己喜悦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 ?* G$ k% S) d; E# _+ p6 G! P# P        之所以称自己是书工,是因为书法使我产生了许多茫然。近来读《颜氏家训·杂艺第十九》,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4 X1 ~- b  S1 Z        真草书迹,微须留意。江南谚云:“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也。”承晋、宋余俗,相与事之,故无顿狼狈者。吾幼承门业,加性爱重,所见法书亦多,而玩习功夫颇至,遂不能佳者,良由无分故也。然而此艺不须过精。夫巧者劳而智者忧,常为人所役使,更觉为累;韦仲将遗戒,深有以也。/ S, M/ N" X0 `3 d
        颜之推教子弟留心书法,但无须过精,并举韦仲将遗戒。有人说,所谓名人,就是想让所有的人都认识自己,然后戴上墨镜,不想让所有的人认识自己。“人怕出名猪怕壮”。人无名,祈求有名。人有了名,往往为名所累。那些书法大师级人物也不会把书法作为平生最高的成就,其原因在于他们皆以书法为余事。但古人在视书法为余事的背后,却笔砚精良,乐此不疲,让人辛酸,让人愉悦。
$ w3 `3 y4 ^% d6 [) D$ O; G$ q7 w9 @; J        当我们面对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名帖,痴痴地读,苦苦地临摹,为不得笔法而顿足,为不得参展而叹息,面对艰难的生存环境,也曾徘徊动摇过,但细想一下,剥蚀掉这点爱好后,生活也不可能有多大的改观。选择书法后,折腾了十几年,艰难只有自己能体验。沈从文在《谈写字》中说:2 {+ B" x  C  V- H. S# s8 N, y* q
        在中国,一切专业似乎都有机会抬头,惟独写字,它的希望真渺茫得很!每个认字的人,照例被动或自动临过几种字帖,刘石庵、邓石如,《九成宫》、《多宝塔》、《张黑女》、《董美人》……是一串熟悉的名字。有人喜玩它,谁能说这不是你的当行,不必玩?正因为是一种谁也知道一两手的玩意儿,因此在任何艺术展览会里,我们的眼福就只是看俗书劣书,别无希望了。专家何尝不多,但所谓的专家,也不过是会写写字,多学几种帖,能模仿某种名迹的形似那么一种人吧。
$ s) B; w" k- N7 Z# S8 N2 V        在沈从文看来,若是书法有希望,可以有两条途径:一是“使它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玩票的无由插手”。二是“索性把它看成一种一般的行业,让各种字体同工匠书记发生密切关系,以至于玩票的不屑于从事此道”。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习书法者,起初并没有多少名利思想可言,随着时间的推移,总认为自己干的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不愿为人所役使。但普通人不买书法家的账,他们认为写字是太简单的事。让你帮忙是看得起你,不为人所役使也就成了难事。若如此下去,在别人或自己看来,自己就是“书工”了。能把书法作为敲门砖者必定是少数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就不能抱过高的希望。退一步而言,这也是读书人应具备的素质。即使是书法大师,在不懂书法的人眼里,恐怕还没有自己写得好。记得从前有一位教师,看我临徐渭的作品,认为不值得临,他写三个月,就能超过徐渭,我只能失语。
3 O4 b9 z% g; N% S        书法中没有航天飞机,没有物种灭绝,没有火星探测,没有SARS和禽流感。我们无法向书法要什么,就如无法向佛要钱一样。- |% ~+ K3 _7 U% L( Q2 N
        搞书法,有点独上高楼的味道,站得越高,越难搞清楚周围的科学和生活在干什么。加之市场、展览、媒体等弊端的存在,无奈之外还是无奈,只能王顾左右而言他:“天凉好个秋。”' E9 G8 c- Z) d( N0 Y9 y- Q
        如此看来,书法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必为不能出人头地而自责,修身养性是终生之事。明窗净几,笔墨精良,陶然于碑帖之间,自娱消日,这是痛快之事。如此这般,并非是缺乏进取精神。人格精神与艺术精神的结合,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一切顺其自然。
( u# f0 v5 V% }" ?        书工就书工吧!谁让我爱书法呢?
发表于 2006-1-27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工谈

书法大有人情在,世风日下而已,人情书法太多,练也白练,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7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工谈

我觉得现代人把书法的位置给定高了.4 A( j4 w# |: u8 B" d
一味的强调书法艺术.
% C' _# g$ T6 U" I1 I6 B其实就像厕所文化一样,
0 [7 @: P& I- `$ h就是那么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