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0133|回复: 33

【来稿照登】多藏苟得何名富 饱食嗟来未胜饥——再谈“贾平凹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6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多藏苟得何名富  饱食嗟来未胜饥$ C4 j* n; W0 F4 {" f
——再谈“贾平凹现象”
+ x  \7 }8 h: p; l1 }5 Q○王圣强
6 h) H- i  w; }5 d7月23日的《美术报》发表贾平凹的《杂感》后,8月23日的《文汇报》紧接着又刊登了的一篇内容相同名字稍有变动的杂感——这次在标题后面还缀着编号,一二三四,可见贾平凹的文章跟他的字画一样,批量生产系列化,比较杂,“杂感”二字当之无愧。这个不点名的“杂感二号”是针对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对贾平凹书法的批评者和质疑者,其它几号是砸谁的不得而知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其它杂感应该是砸文学批评家李建军的,这个治病救文的“文坛清道夫”没少遭到贾平凹的拒谏和反咬。在网络上有人骂我和李建军是一丘之貉,这是对李建军的侮辱和对在下的抬举,建军博士是当今文坛少有的几个敢说真话的批评家之一,能跟他站在一起死也瞑目了。没看到当下文坛“评论家”、“批评家”都成了“吹捧家”的代名词了吗,作家和所谓的批评家眉来眼去狼狈为奸,你夸我是“天才”我夸你是“鬼才”,两斤花椒炖小鸡,也不嫌个肉麻。" \, ?# k- E$ h9 h1 x2 _) H
    在“杂感二号”中,贾先生对自己的书法入教材所引起的争议大发了一通感慨。本来“贾平凹书法事件”在各大报刊一番热议后,已经尘埃落定。贾先生现在以一个受害者的身份站出来旧事重提,我作为这个事件的肇事者也不能冷落了这位著名作家、书法家、画家、硕导、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西安市文联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篇幅所限,以下省略无数字——作者注)。
4 k6 K* |+ c5 i, j! _' c) W1 E    贾先生在文章中说没看到自己的书法入教材,憨着个脸在那“哪儿编的,编给谁的,编了哪个作品”。你就不能按图索骥找来瞻仰瞻仰到底编的是什么玩意儿,那钱在别人腰包里掖的紧紧的你都能想办法赚过来,这点事难着大师您了?这也怪余秋雨的小喽罗,编完了你也应该给贾大师寄本样书,这么大的好事也不报个喜。3 Y4 Y4 W, [8 p
    贾先生一直把不成全“大师”的好事,不买“大师”帐的人一概斥之为想借他出名,先发制人,从动机上把对方驳倒,压根不跟你说正事,这次也没落这个俗套,回避话题,转移视线,一再暗示“社会浮躁,有人要出名,有人要赚钱,有人要热闹,肯定要制造许多骂声”——要赚钱、要热闹、要制造许多骂声、“炒完《废都》炒字画”的人有,但不是别人。我还知道有一种炒作方法叫做“授人以柄”,故意制造些“麒麟皮下”的事端诱人批评,能引起围攻更是求之不得,自己却躲在幕后沾沾自喜的舔着手指头数钱,听说这也是“明星作家”发展名人经济的重要策略。; A) r: s' F1 D8 j& S" k9 h; A/ o+ R
    贾先生在对待批评上和余秋雨一个熊样,一副“寡人无疾”的德行,真可谓是“一对活宝,两个文霸”!难怪前段日子有个混球小子把两位大师捆在一起骂,把贾大师书法入教材的责任全部怪罪在了余秋雨头上,害的余大师狗血淋头有口难辩,还危言耸听说这是一种“文化F•B”。我对这小子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诉他贾余根本不是人,说慌了,贾余根本不是一类人。余秋雨先生做学问的精神多让人钦佩啊,他在创作上多艰辛多难产啊,这从他的书名里就能看出来——“文化苦旅”,可惜就可惜在“苦旅”了大半辈子结果是“千年一痰”。贾平凹就没他那个精神,过着“浮躁”的生活,写字卖画做演讲,但创作上倒比余秋雨高产,一年千痰。余秋雨怎么会在“一年千痰”里“千里挑一”帮着贾平凹做宣传呢,这不明喊着说身为“中国五千年文化代言人”的余大师人格破产吗?
& C7 b; e, P* t- c7 h, D    冒犯的问一下,外人对“大师”的蹩脚大字大加赞赏,贾先生可当真?往教材里选是名至实归?批评者都是动机不纯?贾先生唠叨程大利的一段话是什么意思,是想说明程大利并未否认自己的字,并未说自己的字入教材“简直是胡闹”?难道是我跟《北京信报》合伙坑害了你们?说实话,到现在我连《信报》的报纸也没看到,更不认识报道此事的记者,我是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在网上看到《信报》的新闻,才在知道因为咱在文章中言“大师”的字不入流引起了争议。如果贾先生认为这里面有“陷阱”的话,我想挖坑的也不是外人。有个词叫自掘什么来着,瞧我这脑子,记不起来了。( }. X5 S  f6 ?) @" w$ R3 _
    既然贾大师认为我是在借他出名,我也不想为这个问题掰扯什么,说这个也偏离主题,大师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承认了。我不但想出名,而且还琢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成名方法,不信你看拙文《教你如何快速成名》。
9 A, @) w2 v* p+ {& T; Q, f    恕小子混蛋在这直言,小子当年求学的时候是学的美术系,如果我们当时书画作业鼓捣成这个样子,买块豆腐一头撞死的心都有。
( R$ ]3 K' r; b* M) Y+ e- p    我善意的提醒一下贾先生,你不是在卖字画,你卖的是你的名气、头衔和人格!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同志就跟贾先生走的是一条路,可谓志同道合,不知道是不是师出同门。他的一手蹩脚字也没少卖钱,一时间“南长清北长清,大街小巷胡长清”,最后走向了不归路。我想贾先生也不想看到别人大骂“假烟假酒贾平凹,废人废都废作家”,落个早节晚节都不保吧?
' }3 V+ |  I& i, ?+ O7 a    至于贾先生所说的“蝗虫吃过了界”,那是大大的误会,真是蝗虫吃过了界我也就不说什么了,怕只怕“蝗虫拉过了界”,甚至通过各种关系把自己粗制滥造骚味刺鼻的作品选到教材里面标榜后人。一登龙门,身价百倍,价格最低也能卖个两万二,还临什么池学什么帖啊,这不登峰造极自成一家了吗。
5 U/ Z( z. P( ^    贾先生也不必装的比窦娥还冤,没人反对你贾平凹卖字卖画,但你必须保证你卖的是字是画而不是其它。为避免再有人攻击你的那些作品,以后的路子我给你想好了,有两条路可以走,大师任选其一:第一,找几个丹青妙手专门给你画画,你就负责往上盖那个“平凹”字样的章;第二,下点工夫,虚心学习,拿出自己真正服人的作品来,而不是目前这些非字非画的欺世之作。“大师”巧立名目的“天才国画”和“智性书法”,很可能能在众多哥们和无聊文人的吹捧下投机取巧赚来大把大把的银子,但想换得别人的尊重,难了点。9 C& \* K0 O: {+ `. a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贾先生自重——我的意思是让您自我保重,身体要紧。: s9 F1 |3 M/ q
    在这里我也想给同乡程大利先生留个言:我们应该呼吁学术领域有一个好的风气,用作品说话,不为官讳,不为名人讳,否则的话只会助长社会歪风邪气,成就一批弄虚作假的,富了一帮投机倒把的。我想,这不是任何人愿意看到的文化现象。8 r& p7 b( h. Z$ j) X' K(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2 W% q4 O9 G
作者简介:, m; A) W9 k' }+ E  K5 C. g
王圣强,江苏丰县人,电脑美术专家、杂文作家,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高等美术专业、鲁迅文学院。早期从事美术、动画与影视特技研究工作,17岁开始出版著作,在国内计算机图形图像与电影特技领域出版著作多部。
5 a" Q6 p0 M! q主要著作有:《After Effects 6.0影视包装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图形图像全才——中文CorelDRAW 11完全自学手册》(任主编,科学出版社)、《Flash MX网页制作进阶教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中文版Flash MX 2004完全制作手册》(任主编,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Dreamweaver MX中文版基础与实例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Flash MX 完全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排版大师——Pagemaker 7.0完全汉化教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徒手绘天下——Freehand 10矢量绘图进阶教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Flash MX实用教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Premiere 6.5影视制作教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Fireworks 4.0金典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Freehand 10中文版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等40余部。
; a) q/ r( V& Z5 Q/ g( j8 S  K现任某电视台文化栏目编导,居北京。4 V2 B( b2 p2 U9 Q* ?
_________________9 `6 U7 p+ W7 o! g4 M( n, c
投稿人姓名:王圣强  
" v; O1 L) E( Q3 c7 S: R0 D电子信箱:zhangyimou3721@263.net   
$ g' j- ]- r7 F- J5 D3 [6 D文章标题:多藏苟得何名富 饱食嗟来未胜饥——再谈“贾平凹现象” . J. s9 z" ?  \3 [
发表于 2005-10-27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稿照登】多藏苟得何名富 饱食嗟来未胜饥——再谈“贾平凹现象”

又有了新词:文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7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稿照登】多藏苟得何名富 饱食嗟来未胜饥——再谈“贾平凹现象”

其实贾平凹先生的字还是很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9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稿照登】多藏苟得何名富 饱食嗟来未胜饥——再谈“贾平凹现象”

王圣强始终纠着贾平凹不放,他除了贾平凹之外,似乎也没别的可说的了。观其全部文章,除了满腔的愤怒和谩骂之外,没有任何的理性分析,又如何能让人信服?!说贾平凹书法好的人,难道就一定是在故意吹捧他了吗?各人有各人的书法审美观,你王圣强不喜欢贾平凹的书法和做派,不等于别人就不喜欢,但是你不能把别人喜欢就污成是在吹捧贾平凹。贾平凹还用得着吹捧吗?贾平凹已经红得发紫了,吹捧他又还有多大意思呢?你王圣强也太小看了读者的审美趣味了吧。[br][br]-=-=-=-=- 以下内容由 朱中原2005年10月29日 01:05pm 时添加 -=-=-=-=-0 y# c! R0 z: z; [4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0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稿照登】多藏苟得何名富 饱食嗟来未胜饥——再谈“贾平凹现象”

贾平凹是“画界天才”吗?* J# u5 |1 c$ |& T5 L# D
2 D5 N' ?3 O; y9 F
近年来,贾平凹在写作之余,练习书法与中国水墨画,颇有心得。其绘画水平在业余爱好者中,堪称上乘。不料,以“谦虚”形象而闻名的作家贾平凹突然在美术领域自我膨胀起来,委托朋友在新闻媒体为其画作大唱赞歌,不惜使用“今之画人,无此天才”这样的溢美之词,让行家里手嗤之以鼻。
# u3 K6 L  @# o0 {. D2004年2月6日,《中国艺术报·画苑·中国书画家》专刊发表署名陈传席的文章,题为《一超直入如来境——谈贾平凹的画》,并配发了两幅贾平凹近期创作的两幅国画。该文(笔者略有删减)写道:8 b, `3 ^0 E% Y1 p
贾平凹是当代第一流的大作家,但就“天分”而言,他的文还赶不上他的画。“天分”就是“天才”,是“天分”中本有之才,“天才”不经开发可能会泯灭,但稍经开发就能成功。……贾平凹忙于小说散文的创作,他何曾在绘画上下过太多工夫?然而,他的画却“一超直入”,即一涉笔便进入最高境界。
* c/ |& v( Z5 v* `, V9 r" W画的第一境界是象形,第二境界是师法前人,学一点什么流派。然而,画的最高境界是从性情中流出,显现一种不同寻常的情趣,而且有一种趣外之趣、味外之味。贾平凹的画,生拙、冷峻、古淡、高逸,而且浑厚、朴实、大气,金冬心之后,画界无此格也。今之画人,无此天才也。( i; @6 J( J! ?
画人常规必走的很多路,贾平凹都没走,他省去了前面很多路,一超直入最高境界,即古人说的“如来境”。其他画家是“积劫方成菩萨”,而贾平凹却立地成佛。这是他的悟性所致,亦即天分中本有之才所致,这是当代很多画人(多被称为画家、著名画家)所不可及的。今天为画者倘能看懂贾平凹画,他们即不愁在画界无名。这是真正的艺术、格调最高的艺术,岂媲红配绿、写貌求形者所能知也?5 h$ n" F$ L& @* @9 s) F! ]$ z# Y+ ?7 C
昔人云:“才人之画,品高而度远;诗人之画,风雅而神韵;奇人之画,超迈而味苦。”贾平凹之画,皆可兼之也。吾昔尝云:“才分之高,不在功力之苦,而在情怀学养之不俗也。”以之贾平凹,不亦是乎?, L) x0 i  M( L; f, {& z
平凹自西安寄画至,其时余正忙于校稿,摒弃一切要事,然一见平凹画,感动不能已。爰出数语,不知能解平凹画否?
. C% w7 H4 Q5 ?笔者就贾平凹的画作与上述文字,请教了北京一些艺术院校的学院派画家和隐居于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大兴庄“画家村”的江湖派画家,这些画家绝大多数已经功成名就,但是他们似乎对贾平凹的画作没有印象。仅仅有少数画家看过贾平凹的画,但是评价并不高,与“如来境”相差十万八千里。* f; b1 Q3 {; B" S9 k0 J6 v/ e
画家们认为:即使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潘玉良等大师重现,也不会自称“天才”的,何况是贾平凹这样的业余爱好者?贾平凹绘画,追求生拙而失于笨拙,追求冷峻而不可亲近,讲究古淡而明显浅薄,看似高逸实则单调,至于“浑厚、朴实、大气”之说皆凭空而言。+ D7 R! K6 U; K9 e
为了突出贾平凹的所谓“天才”和“立地成佛”神话,陈传席竟然对其他画家“积劫方成菩萨”的勤学苦练予以否定,这样的写法遭到画家谴责。真正成功的绘画大师,其悟性固然重要,但是无一例外,都有过数十年“积劫”的艺术经历,能成为“菩萨”已经殊为不易,至于“如来”谁敢高攀?* I5 I2 l; j4 q- w8 A! [! b
画家们忠告贾平凹:如果你要想在画界有真正建树,像你名字那样,必须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继续“凹”着别张扬!只有这样,才可能深刻领悟绘画艺术的真谛。急功近利,浮躁虚华,是从事任何艺术的大敌。
7 _9 ^, M" b7 P7 h6 B1 R8 ?( 陈 宽 )  r. f5 c  Q4 U(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稿照登】多藏苟得何名富 饱食嗟来未胜饥——再谈“贾平凹现象”

如果这些东西不是贾平凹画的,而是出自一个没有名气的农民之手,中原兄还为它唱赞歌吗?
% ?3 s: u2 j. K不是我小看读者的审美趣味,是另有其人。贾平凹的红也只是在文学圈子里红,不知道他卖字的大有人在,再说称赞也没有那么称赞的,什么“高深莫测”、“画界天才”啊,别人都是“积劫方成菩萨”,惟独贾平凹是“立地成佛”啊,等等,看着肉麻。
; l: _4 i% a8 Q& I8 w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帮不懂书画的人反而掌握的书画的话语权。0 i1 G7 D1 g5 a9 O" P+ k' t
八层我们没那么高的审美趣味,呆会让中原兄给大家上一课,讲讲贾平凹的书画怎么个“高深莫测”法。# T2 I" i0 U0 g& ~9 J  P. e' u& b
. V0 j$ G5 k* p' {
+ g3 [) m# ?! x2 [0 p

' G& |2 N- j1 \! r

2 x, X# J" Z0 G0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img]
7 H5 c% h- w, N$ {; Q1 Q
% x) C9 }) D4 y! M0 x8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img]: h2 G1 H7 D/ ]- e2 ^1 y

' R/ i3 m- [8 j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img]9 ?2 x2 J! N9 e; {: V- o8 _& z2 z; n
$ N5 S3 B% I5 a% |9 C! O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img]& D: Y- S2 G- U

2 Q6 @$ q) ~) E# q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img]
" f  ^) F5 n4 h7 J  `5 H
! l( ^8 ^  O- 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稿照登】多藏苟得何名富 饱食嗟来未胜饥——再谈“贾平凹现象”

下面引用由王圣强2005/10/31 10:14am 发表的内容:
: H# |, y/ r1 Y( T; t* E如果这些东西不是贾平凹画的,而是出自一个没有名气的农民之手,中原兄还为它唱赞歌吗?
) Y% j8 |. U; ~: K不是我小看读者的审美趣味,是另有其人。贾平凹的红也只是在文学圈子里红,不知道他卖字的大有人在,再说称赞也没有那么 ...
) y" _$ T! K6 \$ A) d" s$ B7 K( o
回复王圣强:论人论事论书论艺我觉得都应有理有据。王圣强先生口口声声说我称贾平凹为“画界天才”、“高深莫测”,我不知道王先生到底是在哪里看到我的文章这样吹捧他的?我在所有的文章中,都没有称贾平凹为”画界天才“、“高深莫测”,如此抬高我对贾平凹的评价,别说王圣强先生不同意,我也不会同意,可能连贾平凹先生自己也觉得很好笑吧。王圣强先生给我扣的帽子也未免太高了吧。王圣强先生这样张冠李戴,又何必要我来解释呢?解释的对象是对于能看懂解释的人而言的,无心听解释者,又何需解释呢?我一再强调,对于贾平凹的书法绘画,我从来就没有把它拔得很高很高,也从来就没有称他为书画大师、画界天才之类的,我的立场是,即使是这样,也应该给予其一定的地位和评价。贾平凹的书画名气主要是借助于其文学地位,这是大家基本上都能取得共识的,也是毫不奇怪的。至于说吹捧者云云,我觉得这种现象在当今书坛简直是太多太多了。首先我承认我是贾平凹的辩护者,但非吹捧者;我和贾平凹孰不相识,之所以辩护,完全出于个人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稿照登】多藏苟得何名富 饱食嗟来未胜饥——再谈“贾平凹现象”

看,又断章取义了吧,我没说那话是你说的,我只是说有人这么不切实际的吹捧贾平凹的字画。
! Y5 W, p3 T- |  h0 p3 K那些话出自《中国艺术报》上陈传席的一篇文章和网上的吹捧者的帖子,为此还引发了“贾平凹是不是画界天才”的争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稿照登】多藏苟得何名富 饱食嗟来未胜饥——再谈“贾平凹现象”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圣强在 2005/11/11 02:12pm 第 1 次编辑]! u/ R9 Z, L% Q$ g
! ?. [$ f7 \7 o4 @% R
陈传席的那篇我没找着。有陈宽的一篇反驳文章。# e  A) x% e$ s9 q4 Z8 g
以前看过陈传席的那篇文章,觉得无聊,没有保存。大意是我忙的要命,贾平凹让我给他写篇文章评评他的字画,我一见爱不释手,放下手中的活计赶忙写了一篇文章,在文章中贬低美术圈专业画家来抬高贾平凹,说他们是“积劫方成菩萨”,惟独贾平凹是“立地成佛”、“一超直入如来境”,是当今的“画界天才”,等等,都够肉麻的。你在网上找找,或许能找到。看的时候旁边放个盆子,小心吐了。. N' A0 O( h( z/ O7 E3 m% P" T  _+ }

; G5 I( Q! Y; l+ [6 ^8 z6 ]1 s$ m3 y/ i: w/ h$ T
# [1 N1 E& N+ ]: ?8 Q$ [
贾平凹是“画界天才”吗?1 E/ v( M/ T, C% ?0 `5 p, |$ `
* E# o, W" I) F
近年来,贾平凹在写作之余,练习书法与中国水墨画,颇有心得。其绘画水平在业余爱好者中,堪称上乘。不料,以“谦虚”形象而闻名的作家贾平凹突然在美术领域自我膨胀起来,委托朋友在新闻媒体为其画作大唱赞歌,不惜使用“今之画人,无此天才”这样的溢美之词,让行家里手嗤之以鼻。
3 D4 a# y% q/ {- E5 {7 G2004年2月6日,《中国艺术报·画苑·中国书画家》专刊发表署名陈传席的文章,题为《一超直入如来境——谈贾平凹的画》,并配发了两幅贾平凹近期创作的两幅国画。该文(笔者略有删减)写道:
; G, D1 L' l" E& }- Y' r贾平凹是当代第一流的大作家,但就“天分”而言,他的文还赶不上他的画。“天分”就是“天才”,是“天分”中本有之才,“天才”不经开发可能会泯灭,但稍经开发就能成功。……贾平凹忙于小说散文的创作,他何曾在绘画上下过太多工夫?然而,他的画却“一超直入”,即一涉笔便进入最高境界。
2 Y1 p# D0 ^, J7 d5 j1 N画的第一境界是象形,第二境界是师法前人,学一点什么流派。然而,画的最高境界是从性情中流出,显现一种不同寻常的情趣,而且有一种趣外之趣、味外之味。贾平凹的画,生拙、冷峻、古淡、高逸,而且浑厚、朴实、大气,金冬心之后,画界无此格也。今之画人,无此天才也。4 P& U, D- p) y1 e' g
画人常规必走的很多路,贾平凹都没走,他省去了前面很多路,一超直入最高境界,即古人说的“如来境”。其他画家是“积劫方成菩萨”,而贾平凹却立地成佛。这是他的悟性所致,亦即天分中本有之才所致,这是当代很多画人(多被称为画家、著名画家)所不可及的。今天为画者倘能看懂贾平凹画,他们即不愁在画界无名。这是真正的艺术、格调最高的艺术,岂媲红配绿、写貌求形者所能知也?
  h8 s7 ]4 K% K6 l昔人云:“才人之画,品高而度远;诗人之画,风雅而神韵;奇人之画,超迈而味苦。”贾平凹之画,皆可兼之也。吾昔尝云:“才分之高,不在功力之苦,而在情怀学养之不俗也。”以之贾平凹,不亦是乎?
8 @* g- ?* J( |+ N' J' f平凹自西安寄画至,其时余正忙于校稿,摒弃一切要事,然一见平凹画,感动不能已。爰出数语,不知能解平凹画否?& N, T4 {7 X# e* }1 {, J  P
笔者就贾平凹的画作与上述文字,请教了北京一些艺术院校的学院派画家和隐居于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大兴庄“画家村”的江湖派画家,这些画家绝大多数已经功成名就,但是他们似乎对贾平凹的画作没有印象。仅仅有少数画家看过贾平凹的画,但是评价并不高,与“如来境”相差十万八千里。9 ]* b" L& S9 S2 t. Q
画家们认为:即使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潘玉良等大师重现,也不会自称“天才”的,何况是贾平凹这样的业余爱好者?贾平凹绘画,追求生拙而失于笨拙,追求冷峻而不可亲近,讲究古淡而明显浅薄,看似高逸实则单调,至于“浑厚、朴实、大气”之说皆凭空而言。# a- G3 M/ f6 M* l0 d
为了突出贾平凹的所谓“天才”和“立地成佛”神话,陈传席竟然对其他画家“积劫方成菩萨”的勤学苦练予以否定,这样的写法遭到画家谴责。真正成功的绘画大师,其悟性固然重要,但是无一例外,都有过数十年“积劫”的艺术经历,能成为“菩萨”已经殊为不易,至于“如来”谁敢高攀?
2 J- C8 R) J& ?. V1 S0 ]; E$ u2 a画家们忠告贾平凹:如果你要想在画界有真正建树,像你名字那样,必须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继续“凹”着别张扬!只有这样,才可能深刻领悟绘画艺术的真谛。急功近利,浮躁虚华,是从事任何艺术的大敌。, r" v( ]) X0 u# }) p9 E0 I
( 陈 宽 )" n/ u( j8 s5 F! b5 ?4 [3 i$ A2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2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稿照登】多藏苟得何名富 饱食嗟来未胜饥——再谈“贾平凹现象”

下面引用由朱中原2005/10/29 00:54pm 发表的内容:2 }9 C6 ]3 g# w7 A' y4 J
王圣强始终纠着贾平凹不放,他除了贾平凹之外,似乎也没别的可说的了。观其全部文章,除了满腔的愤怒和谩骂之外,没有任何的理性分析,又如何能让人信服?!说贾平凹书法好的人,难道就一定是在故意吹捧他了吗? ...
呵呵,中原兄火气也很大啊,王先生的文章相当不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