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3910|回复: 17

石开评说名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18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评说名家
# z8 ^5 i) _( _4 Q               石开
7 {& k8 _$ b4 ^' z; J! n- {8 U  话说上世纪末,也就是几年前,几家书法媒体联手推出由35位专家票选的世纪十大书家。按得票序为:吴昌硕、康有为、于右任、林散之、毛泽东、沈尹默、沙孟海、谢无量、齐白石、李叔同。" i& y2 G! r: Z* c  ^
  据悉,选票发了约40张,其中绝大多数给了担任七届中青展的评委书法家,少部分给了书法报刊的主要编辑,除去弃权的,最后回收了35张票。我是投票者之一,记得选票上的候选书家有约30人,凡百年来已故的有高知名度的几乎一网打尽,我认真排比了一下,只发现刘海粟不在队伍中,当时还为这位百岁的“狂人”暗中叫屈。计票结果出来,令人多少有些诧异,因为票数没有预想的高度集中,得满票的只有吴、康、于三人而已。
/ u% m/ u7 p, O& s3 b7 K7 I  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遗憾,因为我崇敬的王蘧常、徐生翁、黄宾虹被否认了。而我讨厌的沈尹默和不事张扬的谢无量却上了。此外,毛泽东名列其中却不奇怪,因为他确是书法的天才。奇怪的是郭沫若居然排不上,而不以书名的齐白石却挤到了第九位。这5人中,我只给了齐白石一票,原以为自己的眼光另类,殊不知老爷子的魅力无限,为自己争够了票数。% q* X/ M9 J0 w% O6 t4 i) q, \
  票选是集体智慧的整合,不同的意见通过程序来达成平衡。可以说方式是民主的、公平的,但结果却未必尽如人意。就当选的书家说吧,其人的知名度起的作用太大。像沈尹默,虽然一生追求写似二王、赵孟颊,但二王的好处几乎都没有学着,只机械地强调中锋,强调五指执笔,而且掌中还要空出一个鸡蛋位来,鹌鹑蛋都不行。如此的扼制想像力的思维方式,怪不得此老的字越是认真越写不好,单字无神,通篇无彩,若置入书史,我看连三流书家都排不上。但不知什么原因他的知名度一直很高,至今还有人对他倾倒不置。
  |9 N/ Z5 \2 L4 w) Q  伟人的毛泽东对书法颇用心,他可以借到故宫博物院的法书墨迹在家中细细品读,自有常人不办的能力。他的草书忽静忽狂,节奏把握得非常独到,整体感极强,因此视觉的感染力也非同一般。但我们见到的几乎都是印刷品,或是由小字放大的刻字之类,由此得出的气势和魄力的印象,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我们自己的联想。待见到墨迹,不连贯地写在几张办公纸上,字都不大,因此原作的魅力就相当复杂。从伟人手泽的角度去看,自然非常神奇,但若从书法鉴赏的眼光去看,似乎与我们先前的印象有些差距。这差距到底是怎样,说不好,因为伟人的光茫至今尚无法让我们冷静地靠近他。既然无法冷静客观,我只好放弃投票。
. `8 s0 t' p( S" Q1 K. a3 _% {  谢无量晚年写字,像毛泽东一样不用印章,表现出一种自信和超脱,是很令人仰慕的。谢一生不大做临帖工夫,靠悟性和持久的抄写著作才形成了个性的体势。他的书法特点是轻松自然而夹杂些许的活泼和调皮,我不大喜欢他的原因是他的特点不够明显,点画的防伪特质尚欠锤炼。鲁迅和周恩来也是长期抄写著作形成个人面目的,他们的字也轻松自然有风格,我就怎么也看不出谢是如何比他们二位高明的。  P8 L2 ]. a6 S( [  }; b% x
  当今四川书家群起效谢氏衣冠,其中大概有道理,于是我不敢再说什么,免得挨揍!& }# |" @- L, j; x% Q/ m
  沈曾植没有得到足够的选票一点也不冤。用碑的笔法写帖字,想法很独特,但实践起来不容易。寐叟的字有人比喻作夹生饭是非常贴切的,他似乎只有创始开张的能力,而没有管理经营的本事。今人有用他的方法建立风格面目的,好像都比他做得好。9 q' ]( G6 S. X, q# X+ T/ K! A
  冤的是王蘧常。冯其庸说王蘧常是当代王羲之,这当然有点过头,又说他的字,字字有来历,也是不顾事实的捧。其实,王老先生是字字有创意,奇异的结体令人顿生高古幽奥之想,其想像力之丰富、手段之独特可谓古今独步。而点画之苍茫曲折也算开了书法史的先河。他的不被广泛理解实在是应了曲高和寡的名言。同样孤傲不群的还有徐生翁,将点画解构成一堆枯枝烂棒,然后搭成让人“难受”的结构。他的字有一种不屈的顽强挣扎的意境,同时又似乎有冷峭幽深的安适。而原作墨气沉和,点画随意生动又很严整,防伪特质异常明显。他自刻印章,水准也是大师级的,所用印泥也不俗。这样的高手,一百年有几个?世人论书法,创新挂在嘴边,而眼珠瞄着俗媚,一肚子在怀古,当真的创新来到跟前,挑肥拣瘦死活不认可。这还是长眼球的,而多数是靠耳朵鉴赏的,如同矮人看戏,自己够不着,只好随声附和罢了。! ]! a$ X$ h# b' k7 N) h0 C
  至于黄宾虹,当今有不少人效仿他的篆书,他的篆字用笔生拙老辣,充满了天趣,一如他的绘画有千秋不坏的神气,只是篆的结体多取自宋人,有杜撰胡来的嫌疑。我更喜欢他的行书,优游不做、天真从容,有一派深山樵老的神韵。他与徐生翁挤不进前十名,早在意料之中,但我只为徐喊冤,不为黄叫屈,因为黄宾虹于书法毕竟有太多漫不经心的地方,按国人固有的习惯,奖赏一般是不给予无意于赏的人的。+ U* H) g# E  [4 u# b; r

9 F; j5 b( M9 a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8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开评说名家

附;石开随笔1 C- h3 P! @6 ^, Q, G6 \
                            这是艺术
: A; s2 T. W5 G  在石头上镌刻文字或花纹,是一种技艺,即便看去异常精细复杂,任何心灵手巧的人一学没有不会的。
4 B; ~0 u5 l& v9 w+ ?  在石头上镌刻一句至理名言或一段优美的文词,即便感人至深,那也只是语言的魅力,与镌刻水平的高低无关。$ A/ o" T+ a! _8 C8 l
  在石头上镌刻文字或花纹,在其点线面的构成中体寓着思想情怀或作哲理的思考,同时以灵感行动兼与娴熟的技巧而赋予点线面以生命式的魔力,这是艺术。% i/ B; b/ I  P  i
                            艺术很难
7 W# i! ~% ]9 t' N9 ?  艺术很难,因为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精华与能量的凝聚。
! o% f8 F/ w6 m/ M  物理科学认为,如果将一块火柴盒大小的物质的全部能量释放出来,足以撬动整个月球。那么,精神能量又如何呢?
% S* ?. R# ~4 d. Q) a0 i. f8 a  艺术欣赏也很难,因为它实际是试图释放这些能量。
' b  K1 V7 X/ g/ o$ d2 V* O2 ~  能量有承续与原创之别,一般说原创的成分越多,释放的难度就越大,所以艺术常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
- T0 U. r8 s2 X- r+ j) C1 l+ ?7 F1 \                           那就神奇了% T# T/ T" J1 r! p) f0 ^% J
  篆刻艺术如果只是搬弄古文字,或总在“印从书出”、“印外求印”上做功夫,篆刻将永远是小道。% H! l$ L; b  D' ~
  篆刻应该只是借助这古文化幽灵的躯壳来凝聚更多的能量,如果能将大至对宇宙的感觉,小至顷刻之间情绪的波动都转化为篆刻艺术语言,并使之在方寸中藏匿,那篆刻就神奇了!5 H- ]- h7 L; V$ G- d: M
                           希望与等待
$ O! f; Z. r$ m3 x( f% i  法国大仲马写过这样一句话:“人生的全部都表现在四个字里面,那就是希望与等待。” ; q% u1 B3 m' n. L
  我等待着一条清澈活泼的小溪与我的屐履同步流淌,当我偶然回头四顾,过去的一切顿时都绽开着艳丽的花。
5 O* t7 _: h% g2 R( d* L4 i' S  我希望着我未来的孩儿辈们能找着释放能量的钥匙,从这些石头上的点线中窥探他们老爷子的内心世界,而不仅仅从其文字内容来臧否他的情感与智力。
. K$ A* y1 }& P0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8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开评说名家

1[UploadFile=CEDEB1EACCE2CAAF_112956797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8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开评说名家

各人有自己喜欢的对象,原因是复杂的。就象这样的提名一样,这样的评论也不一定是必要的。当然我也不喜欢石开,没什么原因,这是喜欢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8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开评说名家

石开的观点是有价值的,再往后十年或更长时间越能见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19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开评说名家

王蘧常
0 a( H" \5 h$ r* B" u" s) M徐生翁
8 ]( F% h' E6 {. D  D1 b+ _0 }! H二老被捧地像朵花。
5 C% I1 \' R% O) Z; G3 g1 d+ w0 K7 |老石地字有些徐老地味道,防劣特制鲜明。也是百年不遇地奇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26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开评说名家

是吗?
3 Y% I8 m: N6 p& b2 @我怎么看不出?
7 h# H& I5 {! |2 m我不喜欢石开.# g; i# `; f5 J% i$ p, t
过去看到他的字,和别人的评论,不喜欢他.
) t; Z/ P! E- Q7 u" K! ]8 u1 i今天看到他自己的文字,还是不喜欢.好象他在发牢骚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开评说名家

引用石开的话:8 w3 {: [+ F' l% _/ o
话说上世纪末,也就是几年前,几家书法媒体联手推出由35位专家票选的世纪十大书家。按得票序为:吴昌硕、康有为、于右任、林散之、毛泽东、沈尹默、沙孟海、谢无量、齐白石、李叔同。& _1 z6 ^3 F: q" S! E
据悉,选票发了约40张,其中绝大多数给了担任七届中青展的评委书法家,少部分给了书法报刊的主要编辑,除去弃权的,最后回收了35张票。我是投票者之一,记得选票上的候选书家有约30人,凡百年来已故的有高知名度的几乎一网打尽,我认真排比了一下,只发现刘海粟不在队伍中,当时还为这位百岁的“狂人”暗中叫屈。计票结果出来,令人多少有些诧异,因为票数没有预想的高度集中,得满票的只有吴、康、于三人而已。
  a& ]9 r( K# v, b, r* O" a- d我的话:
# }0 q/ {/ ?, R$ k, m. ~这样的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无聊吧?几个朋友喝了酒来了劲,在家里做游戏可以.' l" T6 ?0 u1 U  d
历史上的艺术大师是评出来的吗?且不论参评者是谁!谁也没有资格的,追究参评者也没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6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开评说名家

评选艺术家,或评选什么的,永远只是一个评字而已,历史上榜上无名而流芳千古者大大有人啊.此类评选,只是茶余饭后之笑谈.民间之掌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2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开评说名家

嘻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