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5098|回复: 14

静心斋的书与评------1。刘炳森的真事儿;2。 读孙伯翔书联;3。书法名家的细微之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1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静心斋主自序:这是一位钟情于书法的人的生命旅行的一部分真实的记录。这是一个普通又特殊的视角。这是一扇与书法网友交流的窗户。无论你同意还是相反,它都是你的一个参考。$ B! S6 H, u9 ?/ l9 i# v- M- {

+ i6 C) z/ G$ o# r  z! z' i6 j感谢一痴创办了这个网站。是一痴的正直让我发出了这个书与评的帖子。如果得到诸位网友的支持,我将陆续把我知道的,觉得有益的书与评写在这个帖子中。有点儿像连续剧。看不看由你。写不写,仅是为了自己的良心,并供诸位参考而已。先谢谢光顾此帖的网友。以后不再一一感谢。为了节省有限的网络资源。书归正传。2 M& t. V8 @6 t) M

0 P1 z; L, i9 e7 n# T6 \今天附的文章经编辑更名《请爱惜名家》发在最近的《书法报》上。: E* o$ G% t& E$ u* s0 V. T. a

0 M! y0 i1 c3 N1 c- D# S$ {探索刘炳森早逝原因
5 _: O6 _/ T# H
% i/ ^  @- i: ?: ^4 B! L/ B作为人们普遍认为是下界中国书协主席候选人的刘炳森在他仅仅68岁时便不幸逝世,令人惋惜。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匆匆离去呢?* g4 s. h: V. [% d7 U5 j4 Q0 j
0 Q$ }% \+ f5 h! V& |* j
先介绍一个笔者目睹的事实。
, G. C5 w0 Q" m( @* {$ i4 x
! [/ p6 }# i/ ?' i8 e- B1993年冬天的一个夜晚,笔者因在北京,顺便去刘炳森家中拜访。当时约晚8点,笔者进入刘先生家客厅,看到刘先生正在书房中挥毫写字。书房中站立有七,八位客人。刘先生写完一幅作品,便交到一位客人的手中。客人感谢几句,便离开刘家。刘先生又与第二位客人交谈,问清来意后,便打开书籍,找到合适的词句,又裁纸,写字。写完后,又寒暄几句,送走第二位客人。接着又与第三位客人交谈,。。。。。。第三位客人还未送走,门外又进来几位求字的客人。如此反复,刘先生竟然写到晚上11点多钟,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后,才有机会走到客厅与我交谈。我说,找你求字的人太多了。他说,没有办法。天天如此。早晨5点多,你还没起床,门前已有五,六个人在你家门口等着求字。我说,你这样会累死的。他说,凡是到你家来的客人都是为了得到你的一幅字。这些客人都是你字的喜欢者。不满足这些客人的意愿,就是得罪了这些客人。我不就会写几个字吗?人家瞧得起你,才大老远跑来求字的。我怎么能不满足人家的要求呢?我说,天天这样写,你身体受得了吗?他说,我身体实在不行时,就躲在其他地方,不回家。求字的人在家里找不到我,也就没有办法了。我问及他的身体,他说,血压已经有点儿高了。我介绍了我在五台山看到的退休老人如何在山上静心修练,战胜血压高的经验。他听后,说,很有道理。但现在自己身在江湖,有身不由己之感。离开自己钟情的书法事业,苟活人间也意义不大。我们当然还谈了别的。因与这个主题无关,在此略去。
; [' s" @$ @2 z6 M9 N
  \! T* Q$ d3 u% r( F& Z写书法的人都知道,写好字是要费你的气力的。否则,你就还不懂书法。写到一定的境界,每幅作品,都是你的生命的一部分。或者说,都要耗尽你一部分生命在里面。一个正常人,一天书法的最佳时间,不会超过两,三个小时。似刘炳森先生这样在当今书法界享有盛誉,又在书协中担任高位的人,会对自己的每幅作品负责。但这同时,每天的超负荷写字,也在不停地透支着自己的生命。这其实是使刘炳森先生早逝的重要原因之一。  l; I% W+ h! n

7 G1 n% E& y( i1 E5 f2 Q按道理,求启功先生的字的人也很多。为什么启功先生仍能高寿呢?这里关键是一个度的问题。启功先生的门槛高,加上经纪人的把关,想得到启功先生的字也不那么容易。而刘炳森不同。外面对刘炳森的字卖价高议论纷纷,其实那是市场供求关系造成的。能够接近刘炳森的人都知道,刘先生并不特别看重钱,尤其是有了钱以后。求他的字的人太多了。他就是天天写,也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但他绝对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满足尽可能多的人的需求。很多时候,求他字的人是不需要付钱的,只要你的理由合情合理。我求的第一幅字时,他还不认识我,仅仅是因为我给他写了一封信。他觉得我写得,尤其是我批评的很有道理,就在复信时寄来了他的书法作品。以后我又找他要了一次字,他还是分文不取。我寄信请他给我的书法篆刻集题写书名,他很快就把题好的书名寄了过来,还签上了刘炳森拜题的落款。而我,仅仅是一个书法爱好者而已,既无名,又无权,一介平民。但刘炳森却把我视为好友,贤弟,随时向我敞开心扉。象我这样只占刘先生光,而刘先生在我身上从未得到一点好处的人,绝非只我一人。什么事情都有个度。量变到质变。当刘先生为了满足这越来越多的求字者的时候,日复一日地超负荷挥毫,长期的身体透支,导致了他早逝的结果。我们算一下他的时间。每天早晨起床,在上班之前,如果算他六点起床,先要写一个多小时的字,来应付早晨排队的求字者。而后,一天的工作时间。然后,每晚晚饭后,8点写到11点多。然后洗洗,睡觉。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常此以往,任何人都会累垮的。刘炳森也不例外。9 ?: Y; C" A' ^! Q

2 u( a% c& A3 c( t* W" X. P3 _这样看来,书法成就了刘炳森。书法也象一个偷命的魔鬼一样,无情地吞噬了刘炳森的生命。人们追求名家作品的潮流,象一把利剑一样,与名人争夺着名人生命的长短。而为了满足求字者的要求,无节制地鞠躬尽瘁,只能是用自己缩短有限的生命为代价。这是刘炳森早逝给我们的启迪。
* B% M8 ?' g0 q) e  D6 `. F6 F7 N( b, l5 t5 ~6 H  d& l8 C1 G
这样的事是否还存在呢?我曾向另一位书法名家求过字。他告诉我,现在,在他的本子上登记的求字者的名单,已经是他到死也不能写完的了。因此他不会欺骗我,在后面排队等候了。在跟我说话的时候,他的手不停的敲打着自己的腰部。他告诉我,由于他的腰病,现在只能把宣纸挂在墙上写,而不能平铺在桌面上写了。我望着这位已80多岁的老名书家弯曲的驼背,瘦弱的身材,提笔写字的痛苦神情,只好忍痛割爱了。所以我至今也没有得到这位名书家的作品。而这位先生也已过世。他的本子上还有多少没完成的名单,我无从知晓,但肯定还有。这些字债缩短了老人的多少生命,没有人计算。但肯定或多或少是有的。+ x& J4 H3 q" G) Y

/ F' [! ^. E8 T$ ]- W8 y% ^3 t求字者和杀人犯划等号,是绝不会被求字者接受的。但看看刘炳森的事实,我们应该从中总结些什么。  y& @% f8 ^- Z' C
# S* B* u$ K# L# A
万事都有适度。珍爱生命,这包括珍爱自己的生命,也包括珍爱他人的生命。成名的人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向成名的人求字求画,也要想一想是否也珍爱了名人的生命。这是我写此文的目的。3 A( ]; a- p' k: d

1 f/ m/ z+ I+ d/ z+ U[ 本帖最后由 mikelee 于 2006-8-28 21:28 编辑 ]
发表于 2006-8-11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感人.
# N) Y9 ?+ O+ ^/ N+ P刘先生是人不是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2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如文章开头那样写字,我是写不好的., J/ c) D/ m5 _1 k, h1 y8 ~
  [2 ?* L9 f; j
最近读了介绍马一浮的文章,马对索书者有几条原则,其中一条是"立索不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2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情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2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2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对于一位逝去的长者,我们应该尊重,作为一个事件的参与者,我们有必要知道真相,作为一位书法家,想问心无愧太难了,作为一名亲历者,希望听到楼主的真言,作为我们,现在有听的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2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书修身养性,乐在其中,是能延年益寿的。写字能写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2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艺术家要有一种责任感:要创造最好的艺术品.4 J7 L# f% J7 M( l  i) A4 z

3 p; a! P% u3 B( n) M( Z你不是个种地的,不是袁隆平,粮食是越多越好,艺术品呢?多了好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2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3 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写字会折寿, 没可能, 写字如打坐, 做多了对身体有裨益, 写字如印钞票, 更是一項美事, 豈能视为苦差.5 R. f* _* \8 g. |1 R
7 ]& a% W9 a" l; K) n+ @
此文所侬理据不妥, 还害得楼上几个草包感动得眼泪鼻涕.. D0 u# a* W" f2 P0 R

$ D/ h- w# L. ]3 a刘氏如少搞点勾心斗角的官场斗争, 或许长命点, 干这勾当最受苦, 往往搞得心力交瘁, 修练稍不够就呜呼哀哉, 这才是真正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