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3231|回复: 0

颜真卿曾是流行书风重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7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颜真卿曾是流行书风重镇
1 x  ~  M0 L) V& K, l& t0 r0 w. B雪涅 2005-6-256 \% b: ^: Q7 m9 ?* O
  习字由颜柳始,似乎已为一约定俗成的书法习惯与积习。在盛唐时期,颜真卿就曾是当时流行书风的首倡者和重镇,或者说是当时时尚书法的领军人物。史学家范文澜说:“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
0 o8 [9 k! O+ g2 {8 K    大唐气象,宽衣博带,恢宏瑰丽,气势磅礴,颜鲁公的书法应运而生,与时代风尚合辙压韵,蔚然书法时尚,从而翘楚盛唐,成为统领流行书风的代表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谓有井台处,皆歌柳永词,有纸帛木牍处,皆书颜氏字。这非笔者妄猜,有出土文物为证。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几件唐代“红光丹砂”的银药盒上的书法,恍然如昨,历历如新,显然是药师写上,明眼人一看,就与颜的行书酷肖。“其风格与颜真卿书法几无二致,显得端庄沉稳,笔力雄厚,不少字与颜真卿的《争座位》和《祭侄稿》绝肖,可见颜真卿书法在唐朝晚期确是成为一种流行书风的……”(胡传海《炼丹家的书法》,载《书法》2005年第5期)流行应该反映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节奏。唐代书坛是以颜氏为冠,及至走到宋代也是以颜书为大,全是因为颜真卿书魂的巨大的向心力,并由此积淀成中华书魂的一个重要部分。我想,这才是颜鲁公书法能够统领流行书风的一个重要原因。
  z8 \. K( H, N* \& T  x    盛唐气象,以肥大宽厚为美,生于斯的颜鲁公也犹如他的书法那样宽博魁梧,后来我读《唐语林》,方知此猜想不谬,颜鲁公果然一道貌岸然的智者,而且他还是当时一体操健将,他人到老年还“气力壮健如年三四十人”,据传“尝得方士名药服之”。故而,他七十五岁时,仍受命前去招安叛贼李希烈。行前。颜鲁公慷慨激昂,说:“吾之死,固为贼所杀,必矣!”《新唐书·颜真卿传》赞曰:“虽千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也!”宋人欧阳修评论颜时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正是颜鲁公令人可畏可仰的日月人生,浇灌了他书艺的奇葩。人说文如其人,我想这字也如其人。书为心画,作字先作人。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字,什么样的时代繁衍什么样的人文景观。也恰是颜的崇高的品行造就了他的书法,让人心向往之,大家心甘情愿做他的追随者,从而让他成为当时流行书风领军人。/ Z$ z' v2 n+ z  M
    颜真卿在中国书法的崇山峻岭中,无疑是一座嵯峨的高峰。如果学楷书,好像没有谁能绕过颜真卿这座山峰的,当然也有人直接取法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等,但谁也无法无视颜真卿楷书的存在与影响。如今,书坛有许多人怕学颜,主要怕一生走不出他的阴影。不错,学颜真卿而后能从容地自创己面的很少,赵之谦、何道州算是幸运的少数几人。
, b, Z; ?. x- p1 `, ~0 |    流行的都是从众的,让人喜闻乐见的,不从众绝然难以流行。不像当下的流行书风,它是小众的,只在圈子里扎闹猛、品头论足,且粗头乱服,伸胳膊蹬腿,以丑怪为荣,生生将好好的中国字朝坏里写。而颜体甫一创立,即深受大众喜爱,一下便拥有雄厚的民众基础,在唐及各代大多成为流行书体。之所以如此,全是因为颜体有一种平民化倾向,不居高临下,故弄玄虚,更不花拳绣腿,一笔一画均朴实自然,犹如天籁,且雄浑大气,能够充分表达书者的自然情感。包世臣曾评说颜字:“稳实而利民用”。它的坚劲、厚实、雄壮,更切合一般民众的审美需求,故而,想不流行也难。1 U5 V5 e4 h+ C8 l. \2 ?0 H

& ^/ e$ [0 q# ]3 ]$ 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