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3-1-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1769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砚边答问/王伯敏; |+ n7 {4 i5 K f, I* u
王伯敏 口述 谦一 整理 2005-6-112 G" e! a% y" F
王伯敏先生是当今中国美术史论界公认的泰斗,亦是画家(学者)书法的杰出典范,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王老一贯以平常之心善待一切与他相友善的亲朋好友及晚辈,对媒体,他也从不以大家自居,没有因为他成了大家而把宣传报道视为当然之事,他对《美术报》更是关爱有加。我们只有通过加倍努力把《美术报》办得愈加红红火火才能答谢他的一片热忱。
. x; i& a" l5 t( f* ?! ~* _ ——编者
. `7 n. W3 Z2 l5 X' u 5 G' w9 U( e- M! t' g, O1 c
有南京来访客人,问书法于八旬老人王伯敏教授。老人重听,只好笔谈。老人年入耄,思路清晰,出笔答复,条理井然,显然是大学者的风采。我有幸,适在旁,记述其要:/ m' W* U1 y% \7 A8 o9 i
问:有些书论,有点玄乎,说什么“书不在景而在气”;“书无声色而有韵”等等,请老先生说点具体的如何?& S- O, s# V, ]
答:你所提到的两句话,说得不玄乎,很概括、很实在,不妨好好体会。要我说得具体,说什么好呢?请让我用比喻来说说看:历史上,颜的楷书,稳定、沉着,如大象行路。颜书形体,丰满如熊猫,行动婉慢,很有生命力。1 K" }3 \2 o9 `; l/ i' K" C
读隶书,很有滋味,好手书来,如樵夫挑柴于山坡间,势欲斜而不倒。隶书的结体,有的人书来,左边搭台演戏,右边设置悬崖峭壁,这是怎一回事,只好说,硬是宇宙间曾有此境界。# j0 r. ?$ [1 b# C
若见一幅惊人的草书,似见担夫争道,双方互不相让,但又能自自然然地擦肩而过,如有不信,请读元人杨铁崖的行草使明白。
* B# n: S# P( g/ S9 j5 [' H 问:说得太好了,太有趣了,请问老先生书法如何? H0 m% Q! m! [
答:我会写汉字,但非书法家。, S0 o, P+ y9 _2 Y, W7 Y, |
我的书法写不好,回想起来,过去的毛病出在眼高手低,觉得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把学书写字的锐气都磨光,这十数年,想法起了变化,觉得看人家书法,应该先看人家的长处与优点。因此看年轻人的书法,也感到他们的优点多得很,把人家的长处看多了,自己的短处就凸现出来了,一度,想“偷”人家之长,继而一想,这不好,把人家之长“偷”来装到我的笔上,被人捉住便是“贼”,怎么办?只好变聪明些,把“偷”来的“消化”了,将“消化”了的长到“肉”里去,以此增强体格。因此,几年下来,说不上自己增加体重多少,便是增重10克20克了,也算是进步了。我这个体会是:学书,不能只看人家之短,要看人家之长,“偷”人家之长,必须“消化”,“消化”长肉是“化学作用”,“偷”来硬装是“物理作用”。前者上乘,后者下策。5 ?& ]4 I; }, F: O
问:是否给我们再说一点?- t5 p$ Y- ^2 o1 [ C: _
答:说不出什么了,暂不噜嗦。1 C w4 `- b+ S& l+ _
这个问答,是一堂书法课,深入浅出,我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更多这样听课的好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