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金石书画家徐叶翎先生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6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手笔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3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韦鹏 于 2006-4-14 20:37 发表
的确不错,传统功力很高。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8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jzbj 于 2006-11-16 23:56 发表
大家手笔欣赏!

谢谢褒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8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功力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9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刘虎星 于 2007-1-18 14:10 发表
很好,功力不错.

谢谢,承蒙厚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上作品,用事实说话!
徐彩页.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3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宽随枝叶,艺高逐羽翎   (原载  齐鲁晚报)

                    吴 兵
     徐叶翎先生面善目慈,我想这是一个人心纯一生的自然表露。心平气和,落落大方,与谁相叙都是如此,他的质朴,是众口一词的。对一位艺术家来说,人真实自然,其作品才不会矫揉造作。

    1934年,徐叶翎先生生于曲阜,他的家与孔庙仅一墙之隔。耳濡目染,他置身于厚实的传统文化积淀里,他处世的从容不迫与书画的古意风貌,是有根源的。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完全感受得到他的人文意趣和潜涌的才情。我对徐叶翎先生艺术品质的感受是:沉雄高迈,大度从容。现已七十多岁的他,居兖州府学后街,虽离曲阜稍远了些,但对传统艺术的追寻与探索仍孜孜不倦。作为一位仁者与艺者,一位朱复戡大师的入门弟子、得意门生,于金石、于砚田,他精研细究,老当益壮。好友王黎明对我说:“徐老师就愿意和年轻人在一起。”难怪徐叶翎先生周围聚集了那么多跟他学艺的年轻人。他怎么会老呢?

    在徐叶翎先生的作品中,传统的厚重是其根茎,性灵的洋溢是其枝叶,我们既能看到他篆刻和书法中的老到与朴拙,又能看到他绘画中鸡雏的群欢。徐先生的善,是修养所得,也是童心所赐。他画作中小鱼儿的漫游与蝌蚪的灵动,源自一颗遮掩不住的童心。如果说对《平复帖》的临摹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的追溯与向往,那么对白石老人画意的共鸣则是自身性情的响应。“‘网干酒罢,洗脚上床,休管他门外有斜阳。’白石翁画款余深爱之。”此道出了徐叶翎先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可爱。人活到七十多岁,这算是品到了生活的真滋味,这让我们这些晚辈,多少也从中悟到了些生命的真谛。

    从一开始落笔就忐忑不安,我懂得徐叶翎先生的本真与亲和,但我写下的这些文字可能对真爱艺术且品位极高的徐先生来说远远不够,这是让我忐忑不安的原因之一。然而我还是写下了这些文字,在请徐叶翎先生原谅的同时,也请他接受我们深深地祝福吧。

                                                                  2008.1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