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203|回复: 6

荣宝斋在线专访刘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2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00刘健照片.jpg
刘健,1963年生,山东德州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中心考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理事、山东省教育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青岛市青年书法家协会顾问、青岛理工大学教授。
作品入展“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第三届全国楹联书法大展”等国内外书法大展。参加一至四届“全国百名著名书法家邀请展”、鲁韩墨缘——中韩书法名家交流展、中日书法展、中国书法3+3新加坡展、中国书法3+3迪拜展、中国书法3+3潍坊展、中国书法3+3俄罗斯展、书道三人行——北京荣宝斋书法展、书道三人行——青州书法展,2015中韩书画名家展、“荣宝荟萃·翰墨青岛”荣宝斋全国巡展。应邀赴日本、韩国、新加坡、阿联酋迪拜、俄罗斯、中国台湾等进行书法交流活动。获首届中国文艺杰出成就奖。主编《书法教程》等书,出版有《刘健书法作品集》《刘健书法2009》《刘健书法2010》《刘健书法2011》《刘健书法2012》《刘健书法2013》《刘健书法2014》《心灵的逍遥——刘健现代汉字艺术》《心灵的徜徉——刘健扇面书法艺术》等。作品参加国内外多家拍卖公司拍卖,被国内外文博单位及相关机构收藏。

【记者】刘老师您好!非常高兴您拨冗接受荣宝斋在线的独家专访。我们知道,您刚刚在荣宝斋青岛分店举办了“翰墨青岛六人书画艺术联展”,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学术情况和从事艺术的经历吗?
刘健:你好!对我来讲,我是青岛理工大学的老师,青岛理工大学前身是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实际上我是一直与建筑结缘的,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讲我又是和艺术结缘的。
客观来说,我和书法结缘是有原因的。我的父母都是老师,父亲是一名书法家,我母亲是中学的语文老师,我到现在为止都认为我母亲的板书非常讲究和漂亮。从小我对书法就从骨子里有一种热爱,到了大学之后,我在学生会担任一定的职务,更多的接触了书法,那个时候更多的是用手写海报和板报,我分管宣传,因此,除了学专业课之外更多的时间都用在写字上。实际上我从小就跟着父母一起学习书法,但是真正的开始学习和研究书法应该还是在大学的时候。81年参加了第一次全国大学生书法比赛,那个时候逐渐的在这个领域当中有所获,才会让我更加不知疲倦的苦苦追求。

【记者】刘老师,我们从您的展览看,您现在的书风面貌以行草书为主,形式变化多样,风格多元,谈谈您是如何形成现在的这种书法创作风格的?
刘健:作为六十年代出生的我们这一代人,可能对过去的传统,一开始接触的并不是太多,更多的是受到一些当代书法家的影响。在学习书法上虽有不足,但是我们更多的是要看到他们那种源于内心的对书法的热爱。我们从当代的书法中吸收更多的营养,再回到传统的书法当中寻求自己的语言,形成我们自己的多样风貌。
我涉猎的书体比较多,但是更多的是对行草书的探索。这些年我的精力大部分投在了行草书上面,比如说二王、颜真卿、怀素、宋四家,另外也对一些民间书法,一些篆书、隶书,包括晋人残纸,敦煌写经、砖文都有涉猎,真正做到既专又博。因此对我来讲,现在的书法创作更多的可能还是一种探索,这种探索当然它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是我想既然是不成熟我们就更需要去加深探索。

【记者】另外我还注意到您除了创作了一批传统书法风格的作品外,还有意识的创作了一些现代书法。您做的这些创作上的尝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有哪些探索性的想法?
刘健:我的现代书法的探索应该是在2005年之后吧,实际上作为流行的书风也好,或是现代书法也好,它总是要追求个人的风格和个人的面貌。当然,这个可能会受到一些时风的影响,但是时风也并非就是不好,对于目前来讲,带有一些时代精神的东西,我想它也并非不好。有句名言“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笔墨当随时代,要跟上这个时代。我想一个时代肯定有一个时代的风貌,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等等,我想每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特征,否则就会千篇一律。此外,我觉得个人风貌很重要,你写东西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的艺术语言。

【记者】提到现代书法,一部分人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它是在西方美学范畴下产生的一种事物,甚至有一部分人对现代书法持否定或者打击的态度,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刘健:通常大家觉得现代书法与传统的东西隔的太远,实际上不然,在咱们国内搞现代书法的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传统功力还是非常深厚的,不是无本之木。比如沃兴华老师的作品,有些人说“根本不会写”,实际上我觉得可能是你看不懂,看到的东西少,你不知道他的来路而已。实际上什么是传统?又回到了这个问题,传统不单只是楷书、行书,你说唐人写经算不算传统?晋人残纸算不算传统?怀素的《自叙帖》呢?我觉得这都是传统。实际上我们传统的东西非常多,古人有时候写的比我们还现代,那个时候他们就有了很好的想法,假如他不创新的话,从甲骨文开始,一直到现在,我们学到的只能是甲骨文了。什么叫创新呢?如果我们不创新的话汉字能走到现在吗?创新是必经之路。

【记者】实际上现代书法可能现在还不成熟,还处于一种探索阶段,但这种探索非常值得我们肯定,至少它有一种主观创新意识。
刘健:对,它实际上有时候是一种独立的语言,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瞬间爆发。当然有人把现代书法等同于日本的少字派来看待,实际上我认为中国的现代书法已经远远在他们之上了,像邵岩,在国内现代书法界算是搞的比较好的。虽然目前中国搞现代书法的人并不是太多,也不容易,但如果在具备传统功力的基础上来创新书法,我觉得现代书法还是有其前景可言的。

【记者】刘老师,您的着力点主要在行草书上,有人形容行草书是戴着枷锁在跳舞,实际上这是在强调草书创作的法度存在,在书写时法理的限制可能会与个性相碰撞,谈谈您如何理解这种关系?
刘健:草书实际上非常难,它并非就是潦草之意,其实它法度更加的严密,假如你不符合法度,那么你写出来的东西别人就不认识,而且草书的符号化程度也是最高的,书写难度非常大。从技法上来讲,它对书写者要求非常严格,需要娴熟的技巧,线条的质量也要过关。事实上,书法是线条的造型艺术,以汉字作为表现对象,线条的好坏直接决定你书法水平的高低。当然草书并不是所有人可以写好的,有的人或许其它书体写的比较好,但写草书是很容易受楷书的影响,如果你不能大胆突破,就变成了“师古泥古”了,但有时候要做到不泥古,其实很难。另外,我觉得草书在表达书作者的思想和性情方面最丰富,它要通过线、章法和造型来表达情感。实际上草书是我们这几种书体当中最难的,也是艺术性最高的。从历代的书法来看,大草书法家真的屈指可数,像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食鱼帖》,其它大多都是小草,包括孙过庭的《书谱》,王羲之的《十七帖》,包括宋、元、明、清都是小草。

【记者】就您个人而言,书法在表情达意方面有哪些有益的探索值得青年人借鉴?
刘健:从书法上来讲,技法是必须的,由技入道是一种升华,就像我们说的从量变到质变,是需要积累的。所以一个书家可能很多年没变化,但是一旦变化就会更上一个台阶,这需要多年的探索和积累。有时候我觉得学习书法不在年龄,年龄小有年龄小的好处,年龄大则更容易理解,入手也会更快,进步也会更快。但是作为年轻人来讲我觉得还是要重视传统,传统要为创新打基础,同时还要把创新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在传统中求创新。

【记者】刘老师您认为字在功夫外,除了进行书法创作以外,您的哪些爱好对书法有促进作用?
刘健:作为我来讲,琴棋书画,都算是书法之外需要具备的修养,当然还要有一定社会阅历,多读书,多读贴,像王羲之的《二谢帖》、《得示帖》,还包括孙过庭的《书谱》等等。此外,我想与书法有关系诗词歌赋也需要涉猎。我个人还特别喜欢运动,实际上我在运动当中也能找出与书法有关系的东西来,比如在打乒乓球时完全需要用手腕腕力、手指的力量,打乒乓球的准确性与你下笔写字的准确性要求同样高,我可以在打乒乓球的过程中找到书写灵感,特别是手腕和手指的运用上,使我对书法有了新的领悟。所以有时候我觉得涉猎的东西越广泛,可能对你的书法反而是一个促进,就像书法和音乐的关系,写书法就像是音乐的旋律一样,要看你是否有节奏,有抑扬顿挫。所以无论是音乐、诗歌、舞蹈、雕塑还是戏曲,只要是相关的艺术,我认为都会对书法家产生促进作用的,都是一种滋养。

【记者】刘老师,这次除了看了您的作品,还有刘咏老师和郭强老师的作品都同样打动人。我知道你们几位最近几年一直在做联展,在现在一个文人相轻的时代,能做成你们这么好的一个组合,非常令人敬佩,您能谈谈作为一个地方性书法家团体,你们是如何看待书法文化传播的?
刘健:我和刘咏老师、郭强老师情同手足,一起办展览,无论在生活方面还是其它各个方面都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形成一种默契。当然,文人相轻,在我们身上没有这种体现,我们三人性格也不一样,一起交往互有补益。
我们三个人的书法各有特点,各有风貌。刘咏老师从魏入手,与行、草、隶相结合,其作品古意十足,不像魏碑的大刀阔斧,有浓浓的书卷气。郭老师则更多的是草书上的探索,他的草书行云流水且潇洒,融合了所种元素,比如汉简、章草,甚至日本的一些假名等等,他的书风面貌自然的流露,感觉很新颖,视觉冲击力强。
我们的书法面貌各有不同,在互助互学的交往中,我们也办过很多展览。无论在国内外办多少展览,重要的是我们都有一个宗旨,就是要把中国的传统的是伐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去。在荣宝斋搞展览的时候我讲了三点:第一个,作为一个书法家,他的尊严就是他的作品,假如一个书法家你的作品不行,那你就没有尊严。所以作为一个书法家,你想要对得起书法家这个称号,你就得靠作品来说话。第二个,作为一个书法家要有不断的追求,我经常这么讲,当一个书法家并不难,难的是当一个有追求,有品位,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书法家。第三个,作为一个地域性的书法家,我想心里边要想着北京,要想着全国,要把眼光放在全国的层面上,要让我们这个地域性的书法 “走出去”。我们搞的这个六人展,就是从全国,从青岛出发,走到全国任何一个地方,走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作为一个文化使者,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播做一点事。

【记者】好的,刘老师。我觉得您对于中国书法的这种热爱,对于咱们传统文化的传播,真得是非常令人敬佩。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荣宝斋在线独家专访,祝您以后在艺术事业上发展的更好,谢谢您。
刘健:主要谢谢你们,谢谢荣宝斋给我们这么一个平台,作为我们来讲,我想刚才我讲的这三点,更多的我们是在不断的探索,不断的追求,真正的作为一个书法家,对他的这种社会的责任,对我们文化的传承,能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能做点事情,我们也会不断的努力,谢谢。

注:本文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荣宝斋在线的立场,也不代表荣宝斋在线的价值判断。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渤海郡男 于 2015-7-22 11:39 编辑

01.jpg
草书·刘禹锡《柳花词》(其一)(50x25)
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
故取花落时,悠扬占春晚。

02.jpg
浮翠流丹(40x20)

03.jpg
临·晋王献之《地黄汤帖》(释文略)(40x40)

04.jpg
章草·李颀《送魏万之京》(50x50)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05.jpg
草书·不雨无云联(33x130x2)
不雨山长润
无云水自阴

06.jpg
临·晋王羲之《姨母帖》(释文略)(35x40)

07.jpg
行书·有山无水联(33x130x2)
有山皆图画
无水不文章

08.jpg
章草·《滕王阁序》摘句(35x60)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09.jpg
草书·王翰《凉州词》(50x25)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jpg
章草·古诗(25X25)
《答人》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送王司直》皇甫冉
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
《江楼》杜牧
独酌芳春酒,登楼已半醺。
谁惊一行雁,冲断过江云。
《宫词·故国三千里》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题孟处士宅》张祜
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
孟筒虽持节,襄阳属浩然。
《春游曲》王涯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沙上鹭》张文姬
沙头一水禽,鼓翼扬清音。
只待高风便,非无云汉心。
《早梅》道源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就义诗》杨继盛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11.jpg
行草·王勃《山中》(45X66)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2.jpg
草书·刘禹锡《题寿安甘棠馆之一》(45X60)
公馆似仙家,池清竹径斜。
山禽忽惊起,冲落半岩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13.jpg
草书·白居易《遗爱寺》(45X60)
弄日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14.jpg
草书·储光羲《江南曲·绿江深见底》(33X130)
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
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

15.jpg
现代书法·玄(40X40)

16.jpg
草书·韩愈《花岛》(33X130)
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
欲知花岛处,水上觅红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17.jpg
草书·白居易《问刘十九》(45X60)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8.jpg
行书·春花暮鼓联(33x130x2)
春花秋月
暮鼓晨钟

19.jpg
隶书·海为云是联(33x130x2)
海为龙世界
云是鹤家乡

20.jpg
草书·顾况《听山鹧鸪》(33X130)
谁家无春酒,何处无春鸟。
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草书·张起《春情》(50X50)
画阁余寒在,新年旧燕归。
梅花犹带雪,未得试春衣。

22.jpg
草书·雨过秋江联(33x130x2)
雨过林飞清名气
秋江山翠入诗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