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当代书法在内在和情感上越来越空洞
& | K9 |5 d# Y/ V' H
3 H( T& Q& m1 b V4 i田荣军 7 m% n5 h( ~8 ~% l
书画界现在流行一种观念:“书法不好并不妨碍有些画家评上教授、成为名家”。这个观点不值一驳! ) i9 w1 [4 v b: Y N
中国画自古就是“玩线条”的艺术。线条是中国画的灵魂!是中国画的骨架!绝不能靠皴擦、点染、墨色来支撑画面;如同一座楼房,外表再漂亮、装修再豪华,若是内部起骨架作用的钢筋水泥是劣质产品,那绝对是要倒塌的。而国画的线条功夫就来自于书法。所以元代赵孟頫说过:“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分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极力想避开书法的人,恰恰是因为书法功力太差了,所以在找借口而已。 3 \9 J, \; [; H. p6 g; x
还有许多人讲:“今天的国画在造型能力上要比明清进步,只要造型和色彩运用的好,不需要很好的书法修养”,这种观念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 f2 f/ @/ g1 {, S& W# |
这是对中国美术史的不甚了解所造成的。而且今天的很多国画家并没有将国画当作一个文化整体来继承。 * F" o& B0 E# r$ @
明清国画确实偏于程式性,造型和写生偏弱。但在宋代,国画的造型能力就已经很高了。不能说今天的国画在造型上超过明清就满足了。我认为当代很多画家的造型能力还比不上宋代院体画家。元代以后文人画崛起,诗、书、画、印并行发展。所以中国画有院体画和文人画两大主脉。元以后过多强调文人画,贬低院体画。尤其董其昌“南北宗论”提出后,院体画成为工匠画的代名词。这是不对的。要全面、整体继承中国画的这两大主脉,而不能偏废。 1 Q7 @4 l! k3 @3 t, k
诗词、书法以及传统美学理论,构成了中国画的文脉。现在,有书画共同发展意识的画家还是不多。应该树立正确的艺术方向,即诗、书、画、印这种自古以来自成一家的文脉是不能破坏的。现在提倡文艺繁荣,但不能“大跃进”,应建立在艺术规律之上。否则只是虚假繁荣,对后世无益。
3 Q8 i7 f0 b* Y8 e: l1 g# u 现在的书法走偏了,越来越多的人以参展、评奖为目的,为迎合评委审美,寻求眼球效应,只关注书法结体、章法甚至装裱等外在的形式美,而丢失了书法艺术的本质人的情感。所以很多所谓的书法家作品,外观漂亮潇洒,但味同嚼蜡,就是这个原因。 L; Z$ k z9 X. v& U" T
我们不难发现,从事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正能超越古人的却很少。书法作品在形式上越来越漂亮,而内在和情感却越来越空洞,因为很多人完全在按市场的方向在创作,已经严重违背了书法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