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3-1-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1769
- 点评币
-
- 学币
-
|
阅读提示" y7 \4 x1 ?. c3 g" a: K6 G3 |
1 B) g9 a9 |# w: R8 g 2006年2月15日《书法报》上刊登了一篇署名汪雷的文章《河南方阵的收藏价值与市场走势》(下面简称“汪文”),随后的3月8日,该报又发表了周俊杰的《〈河南方阵的收藏价值与市场走势〉质疑》,“中原书风”及其相关问题再次引起了国内书法界的关注,网络上也有人发表不同的看法,众说纷纭,各有见解,一时间颇为热闹。昨天,记者就此“笔
$ e. p7 U1 x! w2 D5 e3 C% m
6 s+ |+ j* U/ x墨官司”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周俊杰。
! r* s" `: q, a
$ y/ h+ N: w6 a1 R$ z 河南书法缺乏文化积淀吗?
; B! q+ ], B% p7 U
0 M$ u, z& k- e' B% g! g+ n ●批评:书坛书风走向精微的优势在江浙而不在河南,河南缺少这种文化积淀。8 x% C+ N; H) }6 O N
/ ` G# c" g$ S& W0 Y2 i$ L' l# b ●反驳:中州是华夏文化和书法艺术的主要发祥地,中州大地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河南书法崛起的肥沃土壤。
4 |% ]* E, S, ^1 i; D; q& I4 ^6 s3 o) ^
“汪文”的最后一段大致表达了这样的意思:目前书坛精致书风营造的良好市场,不能不对“中原书风”产生影响。河南青年书家中一些人在一定程度上试图对河南“悍野”书风进行改造与校正。但他并不看好河南的这批“精致化”书家,走向精微的优势在江浙而不在河南,河南缺少这种文化积淀。) N- U% T, [% }0 g9 j
3 z$ |* e( r0 @: V, N/ b 河南真的缺少这种文化积淀吗?: n- l/ L/ e$ f3 F! W1 o$ v
3 F6 {; e0 `, q d: G$ i 周俊杰认为,河南书法近20年的崛起首先是基于中州大地深厚的文化传统,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中州是华夏文化和书法艺术的主要发祥地,这一点写在了多种教科书上。, }2 T( h# \6 a1 X
8 O. c1 v# s" T( h# t2 E8 A$ I 周俊杰告诉记者:“安阳的甲骨文举世皆惊,小篆的创造者李斯、文字学之祖许慎、隶书的集大成者蔡邕、楷书之祖钟繇、北朝书圣郑道昭等河南书家均为古代书法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北宋,即使在文化重心南迁的明清之际,还出现了王铎这样伟大的书家。在我们身边,到处是书法的遗迹,在许多地方随便挖挖就会出现带有古文字的器物碎片。无数的碑刻、墓志,无数的文字遗迹,无数的书法作品和多种书学著作,为河南书家打开了一片又一片新天地,河南的书家就是吸吮着如此深厚的文化传统成长起来的。最近我省正在编纂一套56卷的《中原文化大典》,我是《书法卷》主编,在两年多的编撰中,我看到了河南几千年来在文学、艺术、文物、思想、科技、哲学等方面的成就,河南对整个华夏民族的贡献是如此巨大,恐怕没有一个地方能相比。套句流行的话是‘二十年看广东,一百年看上海,五百年看北京,五千年看河南’。要说河南其他方面确实有许多不足之处,而说河南文化积淀不够,恐怕可以说是漠视整个中华文化吧!以前我曾在《河南书法二十年》中提到当代河南书家底蕴问题,说与江浙相比显得薄弱,但总不能以我们的谦虚来否定整个河南文化积淀的厚重吧。”
3 D. O# [* y3 Q4 H( a+ p2 P! S, S1 o8 w) g0 S9 B& K
河南书法以“野”取胜吗?
8 G% W9 M6 \2 P
0 f) ^( R/ S) w- C' O0 D ●批评:悍霸的中原书风不是以“质、法、韵”取胜,而是以“意、力、野”取胜。
# ^7 b" ?! Q K! S' z/ a5 u v3 C* G1 Q& l, E
●反驳:河南书法集“法、意、韵”为一体,是鲜明时代感和强烈个性的综合,与整个中国主流的审美趋向是一致的。
|3 k6 m& }5 ]5 z) X/ u* s% o( H1 Z$ z
“汪文”中说:中原书风的崛起是以其鲜明的悍霸之气为特征的。河南书坛的胜利直到目前为止都不是以“质”胜、以“法”胜、以“韵”胜,而是以“意”胜、以“力”胜、以“野”胜。
( k3 H5 F9 b7 T
) K' l. u% g2 w/ B C 周俊杰认为,他有这样的认识起码可以说是对河南书坛的不熟悉或者说是误解。但“汪
0 V$ {$ c" K6 z( L u
" u) b7 i: {1 _ F4 u& p* S 文”也说,“据统计,两大展事获奖作者中,河南居全国之首”。国展代表了中国当代书法的最高水平,也在审美上作为主流导向影响了当代书法的发展。河南书法与整个中国主流的审美趋向是一致的,大的基调是正大气象,其特征是深厚的传统动力,集“法、意、韵”为一体,是鲜明时代感和强烈个性的综合。4 a# N/ Z5 F5 D3 M9 E- I# O
5 `2 I/ g& A8 e2 E& u5 } 周俊杰说:“作为‘野’的河南书法能在20年中一直入选、获奖居全国之首吗?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20多年来,河南书家,尤其是代表性书家,以中州大地深厚的书法传统为根基,均有着‘法’的扎实功力,有着以中外大文化为底蕴的艺术思维能力,有着海纳百川吸取古今中外所有优秀书家优点的谦虚心态,并有着较为明确的艺术目标。他们不断地研究着古代和当代书家及其作品的特征,寻找着内在的发展规律,并有节度地与自己的风格进行融合。所以,从整体上看,河南书法的大气中又含有耐人寻味的‘韵’和突出个性的‘意’。如果说有‘野’的成分的话,实际是与真正的‘野性’有着本质区别的‘豪放、雄强’,也可以说是‘野逸’。这一点我非常赞同汪先生的提法。我在前不久为人所写的一篇序言中专门提到了‘野逸’这一概念,这也正是河南书风的特点:‘逸’而不‘野’、‘重’而不‘薄’、‘奇’而不‘怪’、‘霸’而不‘悍’、‘韵’浓而不‘媚’、‘法’严而不‘板’,在严谨中充满着天然,在博大中又不乏韵致,可以说基本代表了当代书坛审美的主流,与过去任何时代都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在国家级的展览中,评委们才会在自由竞争的平台上公平地把更多的票投给河南。尽管河南书法目前绝非尽善尽美,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也不能抛开‘法、意、韵’等观念而纯用什么‘野’、‘刚’、‘粗糙’、‘霸’、‘悍’等词来强加给河南书家。其实,就河南书坛的代表人物来讲,尽管主要创作面貌属于雄强博大一路,但每人都能写得一手纯‘二王’的充满雅韵意味的字,也都写得一手干净漂亮的小楷和中楷。他们只是不愿以此为主要追求目标,非常聪明地把‘晋韵’融入自己的或篆或隶或行或草的作品中。书不入晋,难成正果,对此,河南书家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但缺乏了三代、秦汉的豪气而走向轻柔、秀媚一路,河南书家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L* h H! x: r1 N9 }/ g
& L9 ]( i/ B; v" B* g
河南书法市场潜力有限吗?
- H' W4 L3 B3 c' I. n W" o
) s( G+ }" i* Y ●批评:河南书法市场与外省相比有很大差距,潜力有限。
( V! |1 a. D! j# y$ K9 ]9 w* q# k( h, G, t5 X( I8 N: W u
●反驳:河南的书法市场在全国应是一流的。河南收藏书法作品的人多、经济发展迅速,河南的书法市场将会越来越好。4 X6 Z" V1 ^' [) h( v/ a9 J5 `5 l8 z
; R5 f0 `0 u4 X6 `, J% a
汪雷的文章题目是《河南方阵的收藏价值与市场走势》,讨论河南书法的收藏价值和河南书法市场的走向是其重点。作者在文中提及外省毕恭毕敬,可提及河南则是一副不屑,甚至妄言一位河南“最具市场潜力”的书家十年也赶不上外省某书法家。“汪文”中所说的外省某书法家出道早于那位河南“最具市场潜力”的书家多年,书体与风格完全不同。对此,周俊杰认为,作者对河南的情况并不了解。! i( j% ?3 ~( r- c' b0 a) ` S
1 d4 n- I3 J7 _6 J5 c( ~
周俊杰告诉记者:“河南省书法家协会20年前就制定了润格制,书法早已走向市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河南的书法市场在全国应是一流的,在河南有一个顺口溜:‘河南一大怪,书法比画卖得快。’不但快,在同级的书法家和画家之间,书法比画价格高,这是任何一个省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河南书法家的润格,从领军人物到一般作者,与外省相比丝毫不差,并且都是实价,没有像外省一些人的‘有价无市’。河南书法市场是20年来河南省书法家协
% k2 t( u; B! l; z$ }/ E# |, F5 B: u2 S& v( [) z6 R
会、全体会员及众多书法爱好者、收藏家、企业家等共同培育出来的,我们很珍视这么一个好的书法市场。河南收藏书法作品的人数甚多,加之近来河南经济的发展颇为迅速,连续多年总产值居全国各省市前列,我们相信,河南的书法市场将会越来越好。”' W$ u8 H! @" o1 g/ Z- }* j2 b
! z+ y7 v1 ]& Y
有些话不得不说2 S6 T3 j) X& h2 [
' n: w8 q6 f' ?4 Q ●周俊杰:近年来外界对河南书坛总是有些误解,甚至有些不公和不恭,因此我不得不站出来说几句。
8 z: e4 Q3 y0 @; S3 E5 j
$ O3 o, V% q; A( ?! O7 W 作为河南书法“四大天王”之一,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周俊杰是繁忙的,他为什么还要抽出宝贵的时间和汪雷打这场“笔墨官司”呢?
3 I) D/ |. I) _& ]4 r! K% e$ k C! m" D5 m
谈起此事,周俊杰显得也很无奈:“本来吧,有人在报纸上写文章关心河南的书法和书法家,是应该表示感谢的。河南书法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正像汪雷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样:‘河南首创中原书风,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几无间歇,一代又一代新人活跃在国家级重要书法作品展上。据统计,两大展事获奖作者中,河南居全国之首,其气势除江苏等个别省份可与之勉强抗衡外,余者皆不能望其项背。’尽管这样,近年来外界对河南书坛总是有些误解,甚至有些不公和不恭。‘汪文’虽在谈河南书法的市场,但是文章有些地方流露出来的看法似有偏颇之处,而这些看法还涉及河南书法的一些关键问题。因此我不得不站出来简约地说上几句,今后我也不准备就此问题再多说些什么了。”: c+ i9 r& L+ T
0 H8 V( j+ X h+ f
相关链接
8 I3 b g% g0 X1 J# J/ g- {5 I$ I! D$ m; G5 ~& V
中原“七剑”纵横中国书协
9 T8 z6 D1 I( g
" G- c3 `& D* D 在2005年12月17日结束的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次全体代表大会上,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书协主席张海以高票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成为中国书协历史上第一位由地方书协产生的书协主席。同时,张海、王澄、王宝贵、李刚田、周俊杰、宋华平、王荣生等省书协7位正、副主席还被推选为中国书协理事,使河南成为理事最多的省份,再次在中国书坛上巩固了河南书法大省的地位。7 c. w" M9 J7 }& \, X/ \, x( k
) I/ m6 v! w6 [4 K/ _& q$ F+ L 在整体风格上,河南以雄强豪放为特征的书风在全国独树一帜,被理论界推为“中原书风”,在当今书坛以地域命名而得到书法家公认的,只有河南一家。“中原书风”以继承传统为前提,强调在继承中创新,广收博取,形成丰富多样的开放式格局,从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书法的许多分类领域,河南均有当今中国书坛的代表人物,如张海(隶书、小行草)、王澄(魏体行书)、李刚田(篆书、篆刻)、王宝贵(篆隶、篆刻)、周俊杰(隶书、书法理论)、宋华平(行书)等。/ v6 e- w- A% w Y) A; c6 ~
+ n$ v" Z9 ]$ p; {) J% ~
6 a0 c3 F5 ~+ O" w% j- S
为了提高河南书法整体水平,河南书协每年都举办作品评点会。图为周俊杰在评点会上发言。$ `# o+ e4 @9 e& c/ J! g
- A& v5 q& z* n- w4 ?2 X5 w □首席记者张体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