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106|回复: 5

[行草创作] 年轻人,放开那个手机,我们去学书法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5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余秋雨曾说过:年轻人都要去学书法。我对这个观点很是赞同,如今这个社会,微信、微博等网络对年轻人可谓是病毒式的渗透,很多年轻人不离手的90%以上是手机。近年来,有个热词叫“汉字书写危机”。受到电脑、手机的冲击,提笔就忘者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作为中国人,自己民族的字怎么能忘呢?
  众所周知,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客观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对眼睛的损伤,更成为年轻人严重的健康问题。而如今的网络世界更是良莠不齐,沉迷手机,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与陌生人熟悉,却与熟悉人陌生。许多人尤其是90后已经习惯了用键盘敲打而不是用手写字,拿起笔后不是信手拈来而是困惑这个字那个字应该怎么写,挥毫写意更是在年轻人中罕见。
  对于现在很多人不重视书法,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愈加困难,书法实在是我们进入中国文化史的一个简要读本,所以我们的年轻人,如果有机会练练书法,读读书法,追一追书法,崇拜崇拜一些书法,我们浑身所谓的书卷气就会大大增加,字写得好,不仅可以增强年轻人的民族自信心,而且待人接物更具“中国范儿”。在书法学习中,吸纳祖国传统文化精髓,儒学等国学文化精华,养浩然之气,融翰墨精神。
  今天看上去我们用电脑了,即使不用电脑,也用钢笔了,很少有人用毛笔去写,好像已经不实用了,其实摆脱了实用有可能使它成为真正的艺术。康德讲过,“美其实是对于实用的一种超越”,如果完全处于一种实用状态的话,它恰恰是对美的一种侵害。
  请记住,这是一个最需要精神价值的时代,因此也是一个最需要真正艺术的时代,但是,恰恰又是最容易失去这一切的时代。外来文化的冲击早已使目前的青少年忘记了书法这一传统,“现在太多人认为书法难写,这是一种错觉。我们为什么不去尝试呢?
  行书大家方志恩先生认为,现在电脑、手机占据了年轻人大部分的生活,已经很少有年轻人会提起毛笔写字了,能写书法的就更少了。但在我看来,书法是中国的瑰宝,这也是保持中国文化传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体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方志恩·《大学》节句
  学书法能使人变“静”,培养人的专心、细心、耐心和毅力等优秀品质,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书法的内在规律决定了习书的严肃性。书法精品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自然的性灵、凝智的妙趣,人们在欣赏中可以得到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心灵的美化。
  书法学习是一个考验耐心和毅力的漫长过程,作为中国书法,我们应该有扎实的远古文化传承,方志恩先生认为行书是最方便人们和人们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的,我们有必要向年轻人普及书法文化,最重要的是让年轻人由衷地对书法产生兴趣,书法要符合现代社会的大众审美观,要学习古人,但不能做古人的复印机。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才能更好的将传统发扬光大。
关于方志恩的更多作品请关注方志恩微信号:fangzhien_art
方志恩二维码.jpg

发表于 2015-5-15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方志恩的更多作品请关注方志恩微信号:fangzhien_ar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8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8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3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方志恩的更多作品请关注方志恩微信号:fangzhien_ar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