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7-2-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800896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15-4-2 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书法江湖网的声音——
j0 x8 e) n4 p. _扯谈师傅:
& P) Z$ K) ~( c8 ?6 r2 C8 t要从师傅我的角度看,当然他的这些表述就相当之糟糕。至于他的字,我连看的兴趣都没有。
+ `" q9 p g2 ]3 z5 @1 I不过不必认真,当娱乐看就行。& O/ ]9 Y' U/ ?
邱的书法理论大多是形式方面的内容,并不深刻,对人有一定启发意义。他习惯给陈述赋予文学情绪,因此显得象个哲人,风格独特。
" l1 Y. k( k0 P' `这是我早年读过他的一点理论所留下的印象。现在看上面的内容,显然他这一风格一直沿续下来了。# \- V2 f% x4 K& s+ ?+ i% @
老是这样引经据典,其实说明的是他不自信,要拉些东西来装点一下。
* B7 N! a, r: z扯谈师傅:
- n! d: h; i1 H2 o. R( k) ?) j看了下百度本雅明条目,原来是位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哈哈,这么说来就不奇怪了。
, A9 I7 d7 p5 W; i哲学家们也分类,有一类象诗人一样,是最不严谨的家伙,反正他们说的一切都是有道理的,你读不懂那是你的问题。嘎嘎。。
, ]! k& O' f3 O& C- `1 T扯谈师傅:. K9 Q3 ?% {6 f7 C( c+ B
其实这些西方学者也不过尔尔,只是陈述时不时地被赋予了文学情绪,因而似乎显得深沉。这方面倒是有些象佛典的一般陈述。当然佛学有不少很深刻的东西,它们主要包含在独特的概念体系之内,倒是和其陈述相得益彰。 R7 m* L5 ]0 y& i, M8 S7 T
历史是个什么面貌呢?。。不是翻译的问题,就是这个学者不高明。
+ v% J0 [6 W5 W2 @+ Z7 F历史是没有什么面貌的,因为是对过去的统称。. ~" F d# p$ m1 d( N D
这是不是有点钻牛角尖了?
" i$ s' r/ e2 Y7 `0 F& v; ?不钻的话,又实在看着难受。因此还是得钻。
$ G5 q& G$ }1 `. J, _: L! w扯淡师傅:
; W; D! T# D2 q% v# _5 t& @# ^我这里的理解有问题,可以说不再自圆其说的话,就是错的。, y* n- \/ z$ `, {5 ~
历史,是一个对象,指权威性的载体。意即权威性以历史的身份或标识呈现,即以过去的一种存在呈现。这么陈述是成立的。2 t1 W6 w4 z, m; R
这个失误不影响前面的判断。这只是个摘出来的可以独立的语文问题。& {4 {/ l+ J% ?" T8 F
“因为过去已经变成传统,所以具有权威性;因为权威性以历史的面貌出现,所以变成了传统。”
; d% D1 w2 Z& l( o——看这个陈述:因为过去已经变成传统,所以具有权威性;
9 N5 r, }" A3 Y6 L它在逻辑上是很不严谨的,因为忽略掉了“经典”这个环节。只有经典才具有权威性,才能代表传统。可这个陈述并没有从传统推导到经典,是致命的纰漏。* d0 V, v' p+ U6 v. @
——再看这个陈述:因为权威性以历史的面貌出现,所以变成了传统。
2 L9 M7 A5 Z* I8 ?! p2 E* J1 j这完全是感性描述,其中没有逻辑。
0 P1 u; c! i: `5 |# G4 C权威性从来不是以历史的面貌出现,而是以经典的面貌出现。从量上来说,凡过去的都是传统,不是什么变成了传统。。。我都不想再分析这个陈述了,反正其中挺乱的。哈哈。6 j, r( ]. q5 o' t- M9 G* I
看来要看原著的上下文,孤立地这么评论它,要冒风险。当然,孤立地引用它,更要冒风险。4 z* ?* f& I. u% t" ], [# x
仅仅是这么看,我前面的判断有效。也就是说,引用它,无效,或有负面之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