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76|回复: 2

丛文俊书法欣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1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田志华 于 2014-12-11 16:24 编辑 # Y3 y8 W& p) Y5 c5 @

, N1 r( {- N3 v
丛文俊的书法欣赏
丛文俊,1949年生于吉林市,考古学(古文字学方向)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青展评委、吉林省书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 H. C- E- R' r4 \  ~& q( a" _4 K6 ]    他是是靠苦读从一名工人成为集研究、创作、教育于一身的著名中年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他是当代中国最负盛名的学者、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之一。长期以来,他坚持学术、艺术研究与艺术创作的民族化道路,本着创意、建树的原则,甘于寂寞,勇于探索,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国内外学术界、书法界产生很大影响。
6 ?9 G6 k8 ?- F$ D    丛文俊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独到的学术思想和方法,长于多学科的综合考证与研究,并多有发明和创见。在书法史研究上,他独辟蹊径,系统地整理了考古及传世所见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文字遗迹,发表了一系列学术文章,大都为填补空白之作,影响极大。他在书法文献和书法理论研究上尤具创意和开拓精神,所取得的学术成就至今尚无人能与比肩。其积学卓识,使当代书法理论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P3 P* t( {) _0 [' O
    丛文俊以治学严谨,功力深厚享誉学林书坛。讫今为止,他已出版九部著作,发表学术文章一百六十余篇,其中二十余篇为海内外学术、专业刊物转载。据南京大学权威统计,其论文总被引率居全国艺术学前十名。目前,由他创立的吉林大学古代书法文献与书法史研究硕士点,已发展为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他和他的学生的书法研究,受到海内外同行的普遍关注,被誉为丛家军"东北风",在当代书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力量。+ t3 H2 j6 `" Q/ h+ F( N! l
    丛文俊的书法学习与创作的路子极宽,举凡甲骨、金文、简牍帛书、刻石、砖陶等文字遗迹,均有深入的研习和独到的体味,对唐宋以后的传世书家墨迹,刻帖,也曾下过很大功夫。其创作以传统为主线,审慎加入新意和个性,在取法上不主张走险路,但要能体悟险绝之美。其书大气而不霸悍,于劲健、洒落之中体现出一种跌宕、朴茂的阳刚之气。大篆、小篆、隶、行等均臻高境。所以,他能在各体书法上取得全面的成就。他的书风以深入传统,明晰个性,渊雅脱俗见长,一如其学其文。
! x- b# b1 l5 G+ M5 j4 N3 Q' z    丛文俊曾多次应邀赴国外和台湾参加学术会议和讲学。他的作品经常参加国内外书法大展和名家邀请展,并广被收藏、刊录和刻入碑林。
丛文俊书法6.jpg 丛文俊书法5.jpg 丛文俊书法4.jpg 丛文俊书法3.jpg 丛文俊书法2.jpg
丛文俊书法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 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碧甫 于 2015-1-21 01:23 编辑
/ b5 ^1 E' k. d4 @. F8 ^+ I! F, p9 N. F, T* l+ g1 X# Z
这大篆写得姿态有点单调,大多是左上高。这些可能都是当代写大篆的毛病。而古时器铭上的字倒是姿态很丰富,乱举一器都是:  E) h! i8 k. q, I: q/ j4 E
1.JPG 3.jpg ! ]& E2 N9 i# v; ~- ]

2 }0 k* {3 w- E+ v+ n楼主,是否考虑一下这句话吧:当你认识一个字的时候,你就犯下了错误,而当你把一个写得很“熟悉”的时候,你的错误是不可救药了。
/ `8 U3 W1 n9 H( s* T& r
" \# f& M1 a, a( l* I) }
) D7 O8 `+ B*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